•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年终特稿|一封家书话亲情,听台胞讲述在大陆的小日子

2023-01-10 12:5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两岸同胞相向而行,不断走亲走近。由中国台湾网发起的“写给海峡彼岸的一封信”网络主题活动,受到广大在陆台胞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他们有的是深耕地方产业的台商代表,有的是两岸交流领域的资深人士,有的是初到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青年,还有两岸婚姻家庭中的台胞小朋友……
  2022年,他们过得怎么样?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讲述。
小台胞手写信《我想告诉你》。(中国台湾网发)
  青衫磊落泛归航,落叶归根又生根
  “乡愁只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当你想我们时,我和你母亲也想着你。”这句深挚诗性的话语,出自台湾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写给儿子的家书。在对抗“台独”势力时,戚嘉林是一名斗士,横眉冷对“绿色独裁”;但在孩子面前,作为慈父的戚嘉林既是“孺子牛”,更是领航人。
  戚嘉林在家书标题中,化用金庸《少年游(青衫磊落险峰行)》中的诗句,用“青衫磊落泛归航”描述儿子来大陆勇敢追梦、筑梦之行,全文意气挥洒,侠气逼人。他在信中表示,儿子从小对中华文化深感兴趣,很大原因就是源自对金庸作品的热爱,因为金庸笔下描绘出很多祖国的大好河山。
  戚嘉林写道,见你时时读到忘我,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是溶于血脉中对故土的羁绊,忧是从小就少了机会带你领略。但后来,儿子大学时期,有机会到大陆参加两岸青年交流的活动;两年前,又受到戚嘉林的鼓励,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MBA,跨出舒适圈,只身前往上海工作。
  对儿子在大陆的未来,戚嘉林充满期许。他在信中写道,去看看国际性的大都市,去感受日新月异的变化,去听听两岸青年不一样的声音。台北太小,万万不要画地自限。望你在大陆,为定格在爷爷奶奶记忆里的故乡,作一番见证。你的努力,便是落叶归根又生根的最好证明。
  “我们中华民族现在的强大,除了大陆同胞的努力,更是要透过两岸青年锲而不舍的携手打拼,才能更上一层楼。”戚嘉林在文末写道,“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日可待,也很高兴,你这一代肯定会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手写家书抵万金,小台胞真情讲述真实的大陆
  本次活动中,来自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的两位11岁小台胞蔡文珊、蔡元熹姐弟是年龄最小的参与者,但他们的亲笔家书却在两岸搞出了“大动静”。这对姐弟俩共同创作的诗歌体书信《我想告诉你》,通过小朋友的视角讲述了大陆的真实面貌。
  
  小台胞蔡文珊(左)和蔡元熹(右)的手写信《我想告诉你》。(中国台湾网发)
  “如果你问我,在天津和台北有什么不一样?我想告诉你,我现在天津,这里有条台湾路;我的家乡在台北,那里有条天津街;”小朋友的笔触稚嫩自然,但其中蕴含的巧思和趣味让人不时莞尔,倍觉感动。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手写下来,并录制了朗诵视频,在中国台湾网抖音、快手等平台收到大陆网友的一片点赞。不少网友留言“我居然哭了!”“为什么我眼泪都看出来了!”“好感动!”“两位小朋友非常棒”。
  蔡文珊、蔡元熹生长在两岸婚姻家庭中,幼时常年跟阿公阿婆在台湾生活,上小学后跟随父母到大陆生活和学习。两岸间的生活经历,让姐弟俩对生活在海峡两岸的至亲和小伙伴都抱有同样的惦念和情感。他们希望通过这封儿童视角的“家书”,让台湾的小朋友能够对大陆多些了解,也为“两岸一家亲”种下更多的种子。正如信中所写,“愿我们架起两岸之间友谊的桥梁,传递着两岸的风土人情,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勇敢、坚强的美德。
  从初学乍练到独当一面,来大陆是无悔的向往
  “这个暑假之前,苏州还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地名;现在,苏州是一页精彩的实习履历,是不一样的生活阅历,是一段初到这里在新视野下的新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大三在读台生张瑄育在信中讲述了自己在苏州实习的经历,她钟情于姑苏古城的古雅静谧,更被当地“园林式”的生活方式“甚慰紧绷的神经”。
  
  张瑄育在明基电通实习。(中国台湾网发)
  她在信中写道,从台湾到大陆,从懵懂到成熟,从初学乍练到独当一面,都是这个月的历程,这是一笔难忘的宝贵财富。“在苏州实习的日子里,我还结交了许多同在大陆的台湾朋友,很幸运可以在这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与他们相遇。”她也期待,以后有机会还能再与苏州结缘。
  台湾青年张毓中的经历与张瑄育有些相似,而他选择筑梦的城市是首都北京。“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是在夏天。2015年的北京大学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未名湖畔风光优美,漫步在校园里,我畅想着百年来历史人文,便感觉自己也成为伟大进程的参与者之一。或许便是在那时,我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大陆的时光,张毓中可一点没闲着。他担任过企业市场总监,写完了一本书,旅行过内蒙古、浙江、上海、广西等地,更带着父亲返乡寻根。现在的他有了多重身份,他是在京奋斗的台湾青年,是自媒体创作者,是摄影师。他选择用自己的双眼与双脚,见证这块土地。在他看来,这就是他所向往的“中国梦”。
  用脚丈量祖国山河,用心感受大陆发展
  “2012年,我第一次来到厦门,踏上祖国这片热土,眼前的一切彻底颠覆了我原先对祖国大陆的想象。”转眼间,厦门大学在读台籍博士生张博森已在大陆生活十年。
  
  张博森在上海外滩。(图片由作者提供)
  回顾青春十年,张博森感慨万千,“青春十年,我搭乘‘经济发展快车’在祖国大地上自由驰骋,用双脚丈量祖国山河”“青春十年,祖国科技进步增进民生福祉,无不彰显自立自强、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民族精神”“青春十年,在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脚步中,我听到了人民的呼声”……
  张博森在信中写道,新时代的台湾青年应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共享祖国盛世。此生无悔入华夏,初心不改中国魂。
  在大陆工作、生活已有30余年的台商陈定国,喜欢以骑脚踏车或步行的方式感受着祖国大陆的发展变化。这些年,陈定国去过西藏、青海、云南等很多地方,也和朋友自驾去过新疆。他在信中感慨,“祖国大陆太大,我越了解越敬畏,也深感自豪。”
  

  袁晴阳在内蒙古。(中国台湾网发)

  台湾青年袁晴阳对此也心有戚戚,她在主题为“祖国那么大,我想去看一看”的信中写道,大陆真的有太多旅游景点和数不尽的人文历史等着我们去挖掘探访,兴许穷尽一生都走不遍、记录不来、学习不完
  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参与本次活动的台湾同胞通过一封封“书信”讲述的故事,也是许多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其中蕴藏的温情与感动,正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不竭动力。
  走过2022,展望2023,大陆方面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积极推动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助力台湾同胞参与民族复兴进程。(文/中国台湾网评论员 高旭 张亚静 审校/许辉)
[责任编辑:高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