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台湾慈济基金会长沙抗洪赈灾:传递爱心 播种希望

2017-07-11 13:49:00
来源:华夏经纬网
字号

  近期,湖南省遭遇暴雨袭击受灾严重,长沙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尚未解除,湖南汛情防汛抗灾形势依然严峻,洪水无情人有情,7月3日、4日,台湾慈济基金会的80余名志愿者先后来到长沙县 梨安置点梨江中学、大元小学、黄兴镇黄兴中学等为受灾群众送来慰问物资及心灵抚慰。

  7月3日,慈济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和义工车队排成长龙,统一出发,驶往受灾群众应急安置点。这些志愿者们,主要来自湖南省各地区,现在都在长沙生活、工作或学习,最远的有来自宝岛台的潘癸舟夫妇。慈善赈灾的代步车辆,均属志愿者私家车,所需交通费都由志愿者自费,不占用基金会资金。

  夜幕将下,志愿者们迈着坚实的步伐,向灾民安置点行去。为了不增加安置点接待处负担,志愿者们自带饮用水和实物。后图中,志工们手中抬着的桶子,是他们自备的干粮和茶水。

  沙县台办黄柏强主任(右一)和慈善赈灾活动志愿者中的台胞潘癸舟(左一)亲切交谈,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据了解,台胞潘癸舟夫妇均在长沙市工作,加入志愿组织多年,多次参加慈善活动,也是这次慈善赈灾的组织者之一。

7月3日,慈济慈善基金会在长沙县 梨梨江中学给受灾群众赠送物资

7月3日,慈济慈善基金会在长沙县 梨大元小学给受灾群众赠送物资

台胞潘癸舟先生(左一)向受灾群众赠送物资

  7月4日,慈济慈善基金会在长沙县黄兴镇黄兴中学给受灾群众赠送物资,并教孩子用手语表达“我真的很棒”,让孩子们重拾信心。

  7月4日,志愿者来到了榔梨龙华小学,发放福慧床。没有床,乡亲们只能将席子铺在地上度过漫漫长夜。和合互协中,搬运的队伍就象是一条长龙,传递不仅仅是床,还是满满的爱心。

福慧床布置的活动现场,孩子们坐在福慧床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今晚终于有舒服的床可以睡了。”

志愿者举行心灵安抚活动,与受灾群众手拉手一同合唱《我们是一家人》、《谢谢你们》。

慈济基金会志愿者抚慰受灾群众,鼓励他们提振重建家园的信心。

  便携的拌面和泡饭,是志愿者们的晚餐。难以想象,不断奔波忙碌于各地抗洪赈灾的志愿者们,就是用这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实物解决温饱问题。

  志愿者队伍里唯一还在上大学的成员,名叫杨晓江,一个阳光灿烂的大男孩。他就读于湖南中医大学,因家中经济情况不好,慈济慈善基金会资助他完成大学4年的学业,他非常感激,此次洪灾也侵袭了他老家宁乡市,无法回家帮助家人的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基金会的活动,一是为了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对他的帮助;二是通过在这里防汛抗灾,帮助长沙人民,为家乡祈福。

  在此次洪灾中,宾斌(右一)家庭也是受灾群众中的一员。宾斌自己经营一家私人诊所,受暴雨影响,家中门店被水浸没,很多药材、器械报废,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但是宾斌夫妇安置好家人后,毅然结伴赶赴抗洪赈灾一线,帮助更多的受灾群众。

  学校食堂角落里的两道特殊的身影,姐姐正在为妹妹夹菜。作为志愿者队伍里最小的成员,姐姐在读中学,妹妹才8岁,还在上小学,放弃了假期的安逸,不惧赈灾途中的劳累与奔波,感恩社会,延续爱的基因。

  温馨的一家四口,这是自愿者队伍里最特别的成员。父母都是慈济慈善基金会的会员,孩子都还是学生。暑假期间,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参加慈善赈灾活动,从小培养孩子乐善好施爱的品质,让爱在两代人之间潜移默化的传承。

[责任编辑: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