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奋楫搏浪潮头立——2020年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1-01-13 14:18:00
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字号

  海南日报记者 罗霞

  2020年,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海南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同时也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12号文件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应对“三个大考”,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为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战疫情、保民生、抓发展,海南用一个个经济指标的“转正”或“创新高”,标注着发展的韧性与活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明确肯定海南自贸港建设实现顺利开局。

  新起点,新征程。12月19日,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引领,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为重点,精心谋划开展明年经济工作。

  稳发展

  经济实现“V”型反转,稳定向好

  冬日暖阳,三亚国际免税城,绽放的“海棠花”内迎来排队购物长龙。

  一天卖出3.65亿元!这是今年11月11日海南离岛免税店创下的销售业绩。

  全年突破300亿元!今年1月1日至12月24日,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315.8亿元,其中,自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开始实施起,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额224.5亿元,同比增长226%。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战疫情——从年初暂停营业,到复工复产控制人流量,再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购销两旺,每迈一步均拿出十足的用心。

  促增长——海南积极推进离岛免税新政落地实施,有序引入免税经营主体,推动购物体验便利化,加快实现免税品与原产地在品牌、品种、价格上“三同步”。

  攻坚克难之力度,抢抓机遇之活力,恰如今年海南经济走出的节奏。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外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海南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深入推进。

  一手抓防控:稳步有序推进分区分级防控,毫不松懈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手抓发展: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推出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措施、43条超常规措施……

  既积极应对挑战,又抢抓历史机遇。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一股奋力书写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宏伟篇章的热潮在琼州大地迅速兴起。

  一季度海南GDP同比下降4.5%、上半年同比下降2.6%、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1%……全省经济运行实现“V”型反转。

  前三季度GDP累计增速转正、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转正……一项项“转正”接连而至。

  转正,来之不易。

  “与全国其他一些省份相比,海南GDP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尤为不易。”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研究员张湧分析称,海南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受疫情的冲击相对更大。

  “总体来看,海南为加快经济发展采取的各项措施成效显著,尤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社会投资、消费信心加快恢复,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活力彰显,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稳定向好、经济加速发展的态势明显。”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正,成色不俗。

  横向看,“好于全国”——在与我国GDP同步实现正增长的同时,前三季度,海南GDP增速好于全国0.4个百分点。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好于全国7.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好于全国2个百分点。

  纵向看,“创近年新高”——今年第三季度,全省GDP、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7%,增幅均创2018年以来新高。

  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亦是收获不凡的一年。海南用拼搏实干,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抓机遇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

  洋浦湾畔,清风拂来满目新。

  打造自贸港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洋浦,在下一盘大棋: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落地,入籍“中国洋浦港”的国际船舶已达21艘……

  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抓紧落实自贸港早期安排、取得早期收获,确保海南自贸港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蹄疾步稳推进自贸港建设。”沈晓明强调。

  红利密集释放,一批政策落地见效——

  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落地实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礼包”抵达;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出台;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出台;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落地;第七航权试点开放;《进出岛航班加注保税航油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海南保税航油销售价格全国最低;《海南省关于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股权投资暂行办法》印发……

  一个个“首单”,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生动注脚——首单融资租赁船舶“中远海运兴旺”交付使用,这也是首艘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注册的货轮;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将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这是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

  海南逐步健全完善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成近海、岸线、岛内“三道防控圈”,确保既“放得开”也“管得住”。

  “量点”凸显“亮点”,重大功能平台加快发展——

  园区是自贸港贸易投资政策的重要承载地,是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试验田和改革开放新高地。6月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11个重点园区在全省各地同步挂牌。

  省委、省政府向园区赋能,制定了《关于完善十一个重点园区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并深化“六个试行”极简审批,真正做到让园区说了算、有权能定事。

  海口江东新区加速推进建设,国内知名公务机企业落户,海南自贸港首个国产飞机租赁项目落地;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首个中国与全球患者同步使用的新药正式落地,可使用国内未上市药械超过110种……

  海南坚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及任务清单(2020-2022年)、海南自由贸易港首个园区制度集成创新改革方案出台;截至目前海南已先后发布10批103项制度创新案例。

  创一流营商环境是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目标要求。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海南自贸港创一流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对获得第一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的18个改革和制度创新项目进行表彰。省政府研究了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规则,强调要切实做到“六要六不准”。《海南省创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20—2021年)》制定31项措施。完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单一窗口”。

  海南推动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立法进程;出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洋浦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园区管理体制的决定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

  增速全国第一——今年6月1日以来,伴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我省市场主体实现快速增长。截至11月20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8.09万户。其中,新增企业9.91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85.47%,增速全国第一。

  外资加速进入。前三季度海南新设外资企业540家,同比增长130%,实际利用外资5.28亿美元,同比增长93.1%。其中,6月至9月共新设外资企业388家,占前三季度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72%。

  提成色

  产业优化升级,特色经济体系加快构建

  2020年的秋冬,海南“陆海空”领域喜报频传: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长八”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7000多名育种专家再次聚集南繁基地研究农业新品种……

  从一个个消息中,有人读到“国之大者”,有人看到海南的希望。

  海南产业基础差,需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重点领域,推动科技创新,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海南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保持战略定力的海南,积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具有海南自贸港特色的经济体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海南的独特优势。

  贯彻新发展理念,海南拓宽发展新空间——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沈晓明强调。

  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冯飞指出,要深刻理解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

  海南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南繁、深海、航天等重要科研基地,建设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着力推动“五网”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推动绿色发展,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坚持开放为先,努力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自贸港建设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构建新发展格局,海南塑造发展新优势——

  海南积极打造开放新高地,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注重引进外资、引进国际人才,积极推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发展,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对外交流合作更加广泛。

  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海南释放离岛免税政策红利,建设美丽海南“百镇千村”,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海南强化以项目投资推动自贸港建设,坚持“双月集中签约、单月集中开工”,今年以来先后集中开工4批共53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724.8亿元,先后集中签约5批共314个重点项目。“百家央企进海南”行动等得到推进。

  在12月13日举行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75个高质量项目签约,其中通用电气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南开大学等知名外企、央企、高校与海南省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

  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不断擦亮“新发展理念”底色,有力提升了海南经济发展成色。

  看结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前三季度,海南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有所提高。从投资类型看,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0.4%。

  看动能——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看支撑——光纤宽带网络和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率先实现5G“县县通”;印发实施《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年)》;“丰”字型高速公路加快构建;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获准建设。

  谋长远

  夯实基础开新局

  一次搬家,既利生态又能致富?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高峰村村民的回答是:“能”!

  11月24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白沙高峰村生态搬迁安置点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高峰村23户村民成为首批乔迁村民,正式搬出旧村址。

  “就在新村附近,政府为我们每人安排了10亩可开割的橡胶林。”高峰新村村民符志飞说,在割胶之余,还能开拖拉机跑运输增加收入。

  这是一次发展的多赢。

  打基础、利长远,将优势放大、将短板补齐——在海南,夯实发展基石、增强核心竞争力等工作得到积极推进,久久为功,毫不松懈。

  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大督察;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出台;禁塑、垃圾分类、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等方面工作加快推进,《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12月1日开始施行,四个地级市自10月1日起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海南开展了一系列密集的部署与行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贸港。

  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其中,6月至11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优良天数比例为99%,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

  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底线目标、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抓好农业扩种、增养和农民务工等重点工作,多渠道开拓农产品营销渠道;加快补齐“三农”短板;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殷切嘱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海南共建共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稳就业,积极提升教育医疗水平,持续实施“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加快建设平安海南和法治海南。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最短的短板、最紧缺的资源是人才。大力实施“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出台系列政策措施优化人才服务管理……据统计,6月1日以来,截至11月20日,我省共引进人才10.3万人,与“4·13”以前同口径相比增长1989%。

  12月3日至4日,省委七届九次全会在海口举行,审议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等文件。全会上,沈晓明强调,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找准定位,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进发!向着新征程!

  (本报海口12月29日讯)

[责任编辑: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