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加强实体经济合作正逢其时

2012-10-09 15:01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范乐

  美国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发展,终于酿成次贷危机,并波及全球,令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世界各经济体重新审视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中国大陆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虽然与美国提出“再工业化”的经济背景不同,但也必须将实体经济提到重大经济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努力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两岸在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方面调整转型的有利机遇,加强合作,共谋发展。

  能够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的实体经济是财富之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纷纷进行反思,实体经济日益受到各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是涉及生产与流通货物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贸物流业、建筑业等提供实实在在物质产品和服务的部门,以及教育、文化、信息、艺术等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相对应的,虚拟经济是脱离了实物价值形态的资本运动,也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例如股市、楼市、高利贷等市场活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本在循环运动中是否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的资本活动,一般不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绿豆价格炒得再高它还是绿豆,并没有增加新的功能或口味,资产证券包装得再精致实质也是一样。实体经济代表真实的产品和服务,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性经济活动,是现代经济的运行根基和财富创造的真正源泉。

  在国民经济中,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建构整体经济和社会政治的根本力量。没有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和源泉,虚拟经济、社会财富最终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一是实体经济是整体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比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虚拟经济可能会过度繁荣,其表现是利润率远远高于实体经济,由此导致大量民间资本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表面看来GDP增速很快,但民生所需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没有增加,实体产业由于资本转移反而被削弱,虚拟经济则随时会有泡沫破灭的可能,这就是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实体与虚拟的“二元经济”矛盾。实体经济萎缩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前几年大陆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依次出现过度火爆的行情,实业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导致大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效果这两年已逐步显现。

  二是实体经济是大量中小型企业生存的关键。据估计,两岸中小企业的数量都超过95%,就业人数也都占80%左右。中小企业从事的大多是实体经济领域,比如为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提供零部件生产和配套服务,为民众提供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服务。实体经济的稳定,攸关中小企业的生存,也有助于创造社会财富、保障就业和改善民生。

  三是实体经济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体经济搞不好,虚拟经济也难逃“泡沫化”的命运。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会使虚拟经济迅速膨胀,将大量资源吸引到非生产领域,推升房地产、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提高生产成本,加大经济运行风险,同时会严重挫伤企业家做实业的积极性,并将最终形成资产泡沫,威胁金融稳定,扩大贫富差距,增加社会风险。

  四是中国大陆尤其需要重视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中国大陆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适应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无论是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还是就业的不断扩大、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都需要以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为基础,以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能力为条件。离开实体经济,或低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都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今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更多精彩请点击中国台湾网金融频道 专家专栏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