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论坛 | 博客
官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于论坛 | 最新播报 | 视频·直播 | 重要发布 | 重要讲话 | 人物访谈 | 嘉宾风采 | 论坛花絮 | 评论反应
中国台湾网专稿 | 主题论坛 | 论坛城市 | 现场图片 | 背景资料 | 关注海西 | 闽台交流 | BBS | VIP | 第五届 | 第四届 | 第三届 第二届 第一届
  海峡论坛官方网站 -- 评论反应·第六届

台媒:深化台闽交流 两岸和平共荣

时间:2014-06-17 17:41   来源:中国台湾网

  第六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厦门登场,福建省是大陆最早倡导改革开放之地,台湾重要祖籍地,也是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之一,厦门更是与金门隔海相望。2012年,福建省生产总值(GDP)1.97兆元(人民币),人均所得达52,763元(人民币);GDP增速接近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平稳增长,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工业及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皆有明显增加。

  2010年9月12日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生效实施后,成为两岸经贸往来的新合作机制,台闽两地人员往来更频繁,在经贸、文化、教育、宗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扮演更重要、活跃角色,不断深化两岸关系。尤其是妈祖更是两地共通的信仰文化,每年六月由台湾500余间宫庙组织的上万名妈祖信众将齐聚福建,在福州福清、莆田、泉州、厦门同安等地开展声势浩大的“万众齐拜进香活动”,为台闽两地宗教交流的重大庆典。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7日发表评论,就深化台闽交流,协助台商发展,两岸和平共荣提出了见地,文章摘编如下:

  台闽两地经济条件互补,其是服务产业。台湾企业富有创意、活泼、多元,在研发、设计、行销、管理、科技方面皆处于领先地位。除此之外,台湾的会计、法律、教育、公司治理、环保、医疗这些方面也都有相当成就,台湾的软实力其实是非常坚强的;而福建不管在高阶人才(厦门大学)、劳动力、基础工业与市场也都有其独特优势。

  台湾的服务业自1987年即占GDP之50%以上,具有非常强的软实力与竞争力。只是因为台湾的市场小、发展上有所局限;2013年中国大陆GDP总产值56.9兆人民币,其中服务业贡献达46.1%,首次超越工业的43.9%,代表大陆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进而转成消费王国,未来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快速成长的将是内需消费,未来20年都将是零售营收与获利巨大成长的黄金时期。

  服务业需要透过在地化、精致化以及国际化等方式,投入研发与创新,以创造出不同于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附加价值。随着两岸服务业方面的交流与日俱增,推动两岸知名品牌的合作或异业结合的方式,显着提升服务业的价值、促进服务业创新、开拓新的市场,以开创两岸服务业合作的新局面。在这过程中,网际网路,也就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运用,也促成两岸许多中小型服务业共同成长的动力。

  文章并提出几点建议做为台商经营及两地政府施政参考。

  首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附加价值。大陆目前已成为全球外资投入最多的区域,呈现过度投资,供给过剩的现象,加上劳动力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意识抬头,企业融资成本增高,自有资金不足等问题层出不穷,企业综合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再度被压缩,尤其是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出现较大缺口,间接制约一些高耗能台商企业的生产运营。这些压力无不说明部分台商企业依靠劳动力、资源环境投入而缺乏创新能力的生产方式,依靠扩大产能制胜的竞争方式,已经不再具有永续性。大陆劳动薪资长期上涨的趋势应该是已经确定。我们建议的因应方式一是加强研发,提高附加价值与国际竞争力;另一方式则是专注发展高毛利的利基市场。

  二是设置法案缓冲期间。台商在大陆多以劳力密集的传统产业为主,台湾目前的劳动条件并无法吸引台商回流或因污染问题不受欢迎,台商大多只能消极因应,有些走向至东南亚国家,有些走向大陆的内陆地区,例如重庆、成都与郑州等地区。企业可以把自身需求与当地政府多加够通协调,或透过陆委会与海基会,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重新思考经营策略,创造双赢。

  最后,大陆服务业市场是新兴商机。任何一个危机都是一个转机,大陆经济仍持续增长,制造效率高、市场规模大,且因工资长期上升的趋势,劳工收入提高后,消费市场必然愈来愈可观。换言之,大陆应该不再是一个以劳力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地方,与内需和消费相关的生产或企业活动,将是未来企业的利基所在。未来台商要进入大陆投资时,产业布局方向应该转变。

  结论

  我们对于两岸间的交流与合作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在ECFA的架构下,透过制度化的协商互动机制,诸如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两岸货品贸易协定等,未来两岸还有很多合作的空间。

  即使近日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审议中间略有波折,我们也会尽力克服,两岸货品贸易协定也将尽速推动,两岸将共同把饼造得更大,建立两岸经济共同体,双方本着求同除异、互信互助、共创双赢的宗旨,以扩大交流增进融合,优势互补,增加双方的共同利益,共创两岸美好未来。


分享到:
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