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走了,谁来成为hold住春晚的那颗螺丝钉?

时间:2012-01-20 11:20   来源:钱江晚报

  本山大叔,走好,不送

  球王马拉多纳当年退役的时候,阿根廷糖果盒体育场竖起一幅3000平米的巨型海报,上书“迭戈,请继续踢”。赵本山退出春晚,对于国人来说,震动效应比肩老马挂靴。

  有人扼腕嗟叹,蝉联13年“最佳”的小品王,撂担子的速度比卖拐还快。

  有人击节叫好,多年拆不掉的钉子户,终于主动搬迁了。

  21届春晚,22个节目,赵本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春晚演员或演艺大鳄,而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甚至数度被传有“制定游戏规则”的能量。

  “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呐;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这句经典台词,也是赵本山春晚生涯的标准镜像。20多年来,因为各种原因而被焊死在春晚舞台的赵本山,始终变着法子让自己的存在更体面,比如这一次退出。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本山大叔深知这个道理。“缺氧”也好,“状态欠佳”也罢,碰上了咋咋呼呼的“春晚改革”,正好给了赵本山一个台阶。

  而一直看似味如嚼蜡的龙年春晚,终于在赵本山宣布退出的时刻,隐约有了盘口上扬的迹象。春晚“好不好看”这场原本百无聊赖的赌局,也突然透出了更多的“大魔术师”色彩。

  《本山啊,你带病排练为哪般?》,这种知音体的故事,不可能成为赵本山对春晚的忠诚度展示,也没必要弄成依附性表白。破与立之间,供奉和推倒之间,双方早已点头默认,各取所需,隔阂的气泡半径,远没有公众想象得那么大。

  现在的问题是,钉子户走了,谁来成为hold住春晚的那颗螺丝钉?以前的赵本山,年年被部分观众的审美趣味留住。如果担“驱赵”之名而继续坐审美粗鄙之实,龙年春晚一地鸡毛的危险系数还是很高,哈文依旧任重道远。 陈宇浩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