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20多个民族“邀明月,共此时”喜过中秋

时间:2011-09-12 10:5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9月11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到了。民俗专家表示,不但汉族过中秋节,侗族、苗族、畲族、壮族、傣族、黎族、满族、朝鲜族、高山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过中秋节,“邀明月,共此时”。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被人们看做是亲人团圆团聚的节日。“月圆”象征着“团圆”,即使有时虽亲人各在异方,但当一轮明月顶空照之时,人们仍可以两地遥望圆月“千里共婵娟”。

  王来华说,作为全民性节日,我国20多个民族过中秋的习俗各不相同。汉族的中秋节曾长期被视为一个传统的祭祀节日。中秋之夜,一般是以家庭为单位,摆上香案,置上月饼和各色水果,祭天、祭地、祭祖,然后全家赏明月吃月饼话家常,追求和谐安详的家庭氛围。

  而一些少数民族则在中秋之夜走出家门,载歌载舞,热热闹闹。比如苗族的男男女女,每到中秋之夜,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像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畲族把中秋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一起,以壮声势。

  台湾高山族同胞每到中秋之夜,都要穿起美丽的民族服饰,齐聚在日月潭边的月光下,男男女女玩起“托球舞”的游戏。

  瑶族在中秋之日举行“舞火狗节”,舞火狗意在驱邪避邪。是日,姑娘们叩拜完祖先,然后舞蹈,青年男子则在一旁燃放鞭炮。待姑娘们玩够后,男女开始对歌。按照当地习俗,姑娘必须参加三次以上的舞火狗活动,才能结婚。

  壮族在八月十五这天,除了要赏月和吃月饼外,一项重要习俗活动就是“闹哥孩”,因为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女性,闹的对象是男性,所以叫“闹哥孩”,其实就是对歌,内容一般不涉及爱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

  民俗专家表示,虽然各民族过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向往,都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像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过得更充实更有品位,将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编辑:杨丽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