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周落幕:燕京绝技登宝岛

时间:2012-03-09 15:08   来源:华夏经纬网

  本周末,持续了二十多天的“2012年两岸城市文化互访系列——北京文化周”将在台北落幕,连日来,悠久厚重的北京文化以各种艺术形式登陆宝岛。北京人艺的《李白》、北方昆曲剧院的《红楼梦》、北京京剧院的《龙凤呈祥》、《四郎探母》等大戏轮番登台。不过整个文化周期间最亲民、最具互动感的莫过于由北京市文化局、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市文化基金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燕京绝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此次展览汇集了包括“燕京八绝”在内的国家级、市级25项非遗项目,14位传承人进行现场技艺展示,让岛内同胞近距离领略了北京的古都遗存,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归属与认同。此次“燕京绝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通过图文、实物、绝活表演等丰富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独有的京腔京韵,更体现了北京在传统文化上的传承与发展。整个活动在引发台湾民众尤其是文化界人士强烈共鸣的同时,更为两岸民众打开了一扇文化交流之窗,共同传承、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或可将成为两岸民众的一种文化自觉。

  据悉,此次展览自去年12月开始筹备,集中涵盖了具有完整工艺流程、鲜明地方特色的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和民间手工技艺珍贵展品200余件,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首次大规模走进宝岛。600平方米的展区,结合图文展板、精品陈列和大师现场演示,立体化地展现了北京“非遗”资源的独特魅力,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古都北京传统文化中的“皇家气韵”和“市井民生”。在为期六天的展览展示活动中,台湾民众近距离欣赏到了“燕京绝技”的精湛技艺,直观感受到了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中宫廷漆器绘画的婉转纯熟;亲手尝试了以“铜胎掐丝珐琅”著称的景泰蓝点蓝填画工艺;在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统药香制作技艺“琴”、“香”缭绕的氛围中以茶会友,共叙传统佳话;更有年近八旬的“面人汤”代表性传承人汤夙国为观众现场讲授、演示面塑技艺,用糯软的面团捏塑人间神界,唤起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很多台北民众对展览意犹未尽,携亲朋好友多次观展,并与传承人亲切交流和互动。

  最能够拉近两岸民众距离的是北京皮影戏和抖空竹两个项目。北京皮影剧团为此次展览特别准备了两出传统剧目,《骨洞魔影》和《龟与鹤》,幕布后的十指翻飞吸引了无数观众驻足,除规定演出场次外,每天都要额外加演一到两场,更有许多小朋友亲手体验演绎皮影的乐趣。此外,已故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的景泰蓝作品《盖碗型瓶》、金漆镶嵌髹饰技艺的仿汉代《卷云纹漆陶罐》、北京绢人的《捣练图》、雕漆技艺的《剔红“四时花鸟”四扇条屏》等珍贵展品均为第一次在台北展出。

  展览期间,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及台北市市长郝龙斌到场参观,郝龙斌观展后更亲笔题写“加强交流”四个大字。对于台湾记者提出的“为什么要在台湾举办非遗展?”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表示,“两岸同根同宗,非遗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技艺是两岸生活的共同经验和精神纽带,这些生活内涵和美学理想,需要大陆和台湾共同去注入、去解读。”

  台湾民众感言

  ■我曾经是台湾景泰蓝厂的工人

  “我们这儿本来也有景泰蓝,我就曾经是一个小景泰蓝厂的工人。”在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展台前,一位台湾退休老人看到北京珐琅厂带来的作品,感到无比亲切。据他介绍,台北的珐琅厂大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渐消失,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这些产品。即便是以前生产的时候,也大多以小件儿作品为主,而且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作品上常常有砂眼儿。看到北京珐琅厂带来的众多精品,这位老先生感慨北京的景泰蓝工艺精致多了,带着皇家风范。

  由于现场展示了景泰蓝的掐丝、点蓝、铜胎制作等工艺流程,前来亲自上手体验景泰蓝制作的台湾民众非常踊跃,大家亲手制作的半成品,还成了拍照合影的热门对象。

  ■我还以为老手艺都已经被破坏了

  年近60岁的台北市民颜先生特别希望能在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上,为自己即将出嫁的女儿寻得一件礼物。最终,金漆镶嵌髹饰技艺展台上的几个首饰盒吸引了他的目光。“我们这儿也有漆艺,但那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我觉得不如北京的好。”颜先生说。而且,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第二天,他又来到展台前,带了两把台湾的漆艺小勺,说自己很难在台湾找到满意的漆艺。“大陆有很多流派和品种的漆艺,金漆镶嵌的特色是皇家风范,宫廷艺术。”工作人员的介绍一下子说到了颜先生心里。

  就在这时候,一个台北小伙子插话道:“这些不是都已经被破坏了,没有了吗?”小伙子说,多年前他曾经去大陆游历,当时感觉传统技艺并不受重视。经过展台工作人员的耐心介绍,小伙子才知道如今传统手工艺的境遇已经今非昔比。全社会都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艺人们赶上了好时候。再加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愿意花高一些的价格,购买纯手工制品。“就拿我们金漆镶嵌公司来说,我们是由16家宫廷作坊合并而成的老企业,已经有50多年历史。去年,我们的销售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重视分不开。”

  ■家乡的唢呐成了无数次午夜梦回时的牵挂

  “我老家在山东,家乡人喜欢吹唢呐、吹笙,那会儿农村里小乐队用的东西都很简单。没想到现在的国乐乐器这么精美。”展览除了吸引对传统文化充满敬仰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早年从大陆到台湾定居的老人前来怀旧。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的胡伯骏就是其中之一。虽已年近90岁,但他还是和两个老伙伴一起来看展览。在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的展台前,老人们与吴氏管乐的传承人吴景馨聊了很长时间。

  胡老先生说,自从随部队到台湾后他再也没能回到家乡。家乡的小曲儿,成了无数次午夜梦回时的牵挂。听说宏音斋生产的笙、管、笛、箫多年前就广泛被台湾的国乐团使用,老人感慨,国乐是两岸联系的一条纽带。 “真希望你们年年来,我争取年年来看。”

  传承人感言

  ■80后传承人忙里偷闲台湾学艺

  北京传统药香的传承人、80后小伙子李时亮,借这次赴台展览之机,拜访了台北一位老制香师傅。在老师傅的工作室里,李时亮挽起袖子,跟着老师傅一起制作台湾风行的签香(祭祀用的一种香,香柱中间有竹签)。“老师傅告诉我,学手工制香的人当中,没有45岁以下的。年轻人都喜欢西服革履进办公室上班,看不上手工艺。”看到李时亮这么年轻就能够传承传统制香,老师傅自然非常高兴。

  不过李时亮觉得,光是他一个人传承远远不够。春节前后,李时亮因为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被很多媒体所关注,高曝光率引来不少人专程来拜师。但很多人都以为,手工制香一两个月就能学会。这让李时亮哭笑不得。“传统药香必须要懂得中医理论,要会炮制中药,然后才是学习制作香,几年都未必学成,何况几个月呢?”

  ■父亲作品引台湾民众精神溯源

  “春到海峡彼岸,抟谷人儿小展,观众拥如蜂,盼求供……”这是“面人汤”传人汤夙国回想此次台湾之行时写下的《昭君怨·2012年两岸文化互访北京文化周“面人汤”犹记》。今年78岁的汤夙国,用手中的小小面人,为台北观众展示了一个充满文化魅力的大世界。

  “这不是于右任吗?我和他在一起工作过,还照过相呢。你这作品不光像,还把他的那个劲头儿表现出来了。”一位90多岁的台北老人看到“面人汤”做的《于右任造像》时激动不已。老先生看了汤夙国名片上的家庭住址之后,就更感到亲切了。“你住在沙滩儿啊,我有个朋友就住在东区(这位老先生不知道北京现在的行政区划,只知道记忆中过去的名称)的文化部宿舍,离你那里不远。我明年要回北京,一定去拜访你。”

  据汤夙国介绍,大陆的面塑大部分塑造神话人物,而台湾的面塑大部分塑造卡通形象,但自己却因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喜欢用面塑制作文化艺术名人塑像。此次他带到台湾的21件作品中,既有香港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的造像,也有著名作家老舍的塑像。“老舍的造像体现了老北京作家的精神风貌,引起了在台的老北京人的回味,让他们很激动。”

  此外,汤夙国此次将自己的父亲于清朝时制作的面塑《木兰从军》也带去展出。因为,“面人汤”在台湾早有影响,英籍女作家韩素音也曾到北京寻觅他父亲汤子博的足迹。在父亲的作品旁边,汤老还展示了一篇台湾著名作家夏元瑜1972年发表在台湾《老生闲谈》杂志上介绍“面人汤”的文章。展场内很多观众站在那里静静读完全文,并对着汤子博的照片和作品合掌悼念。

  ■文人雅集以“琴”会友

  与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陈方式不同,古琴制作技艺在展台内,用雅致的琴桌、茶桌、席垫等营造出一个富有生活美学的展示空间。著名斫琴师王鹏与台北的诗人、作家、琴家们每天在这里品茗畅谈,颇有古代文人雅集的韵味。“其实,很多深入的交流就是在这些闲谈中实现的。”王鹏说,文化,妙不可言,文化交流亦是如此。在台北举办的此次展览,就是两岸文化界交流的一个美妙平台。两岸很多文化热心人借助展览,得以面对面交流感想和意见。

  ■民乐合奏离不开民间热心人

  “两岸民乐界之间的交流,离不开民间热心人的帮助。”吴氏管乐的传人吴景馨这样感叹。她说,展览期间,台湾商人陈绍箕每天都会到她的展台坐一坐。别看是个商人,但陈先生热爱传统文化,尤其热爱民乐。正是在他的撮合和介绍下,两岸的民乐团开始互访和演出。因此,他在两岸的民乐界都非常有名,而且现在还担任北大国乐团的顾问。吴景馨说,到了台湾后,自己非常想会会当地的民乐界人士,想不到,陈先生就像肚中藏着活地图,帮助找到很多业内人士前来相聚。“如果能多些这样的热心人,两岸的民乐交流会更好。”吴景馨感慨。

  ■文/《北京日报》李洋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