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谣俗语

时间:2012-06-28 11:25   来源:滨州日报

  农谚是各地历代人们从长期实践中得来的智慧结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国幅员辽阔,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不同,各地的农时、农谚也不尽相同。黄河三角洲一带的农谚,源远流长,包罗万象。笔者是听着农谚长大的,部分农谚、俗语烙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又经多年了解和搜寻,可以说耳熟能详,现予以归纳,以飨读者。

  关于天象、节气方面的农谚尤其多,而且大都带有农民的美好祈愿。由于早先靠天吃饭,勤劳质朴的人们总是把丰收的希望寄托于老天的恩赐。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各家在村内街道点燃谷草篝火并口中念叨:“年年收,年年有,正月十五打灯笼,发财,盖屋,收了麦子耩谷。”当月亮升至天空正中位置,人们会将一块新砖竖在院子中央,用尺子测量砖的阴影,此举源于“一寸二寸不见面(灾年无收),三寸四寸收一半,五寸六寸好年景,七寸八寸水来淹”之说。若测得五寸六寸,大人们甭提有多高兴,喝茶或喝酒拉呱能直至天明。“收花不收花,但看正月二十八”,这天天气好,预示着当年收棉花。每当二月二这天,很多人家都会用灶灰撒出弯曲的“长龙”,边撒边念叨:“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吃喝穿戴不用愁;二月二龙摆尾,黄河别再发大水,扒旧屋、盖新房,幸福日子万年长。”“五月十三,淋破瓷罐”,指这天前后是下雨的日子。“旱了云浓不下雨,涝了云淡雨连绵”。“早晨火烧云,傍晚大雨淋”,是说夏秋季早晨若东方云彩如火烧,当天必有雨。“七月初七(乞巧节)雨连绵,牛郎织女隔两边”。“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八月初一(天医节)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意思是此日忌雨喜晴,若下雨,来年必定春旱。“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十月五日九月九,神仙不敢江边走”。还有“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冬天下大雪,来年吃馍馍”。“春雨贵如油,耩地来了愁;春下及时雨,丰收就有谱”等等。

  过去,麦子是上等粮食,因此关于小麦的民谣也比较多。如:“白露麦,不上粪”,指白露播种的小麦,苗旺分叉多。“霜降五,倒倒股”,是说霜降五日前耩小麦还可以。“麦苗返青,仨月就中”。“三月三,没老鸹,四十来天吃馍馍”。“麦收八十三场雨”,是指每年的八、十、三月各下一场透地雨,小麦定能丰收。

  关于蔬菜的农谚也有不少,如:“一亩园,十分田,种园整天不能闲”。“头伏萝卜末伏菜,如若不种冬没菜”。“西瓜蔓不压,不如地白瞎”,是说西瓜不压蔓,个头长不大。“白菜裹心,赶快缠筋”,指白菜裹心,需用细草绳将白菜拢起来,白菜才裹得粗而瓷实。

  此外,还有关于畜禽的农谚、俗语,如“猪懒长膘快,鸡懒下蛋少”。 “牛夜甭喂草,喂草妨倒嚼”。“ 马不得夜草不肥”, 是说马需分早中晚夜四次喂草料, 驴亦如此 。 “骡马跑得快,不如牛能耐”,指骡马的耐力不如牛。

  关于农时等方面的农谚也不少,如:“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老少皆知。“枣树发芽耩棉花”。“耩完高粱点花生,玉米大豆不可松”,指基本同时播。“六月六,看谷秀”。“玉米吐缨,一月就中”。“高粱秀穗,四十天上囤”。“花生扬花,馋人偷扒”,指花生开花开始坐果。“地瓜不翻蔓,产量减大半”,是说地瓜不经常翻蔓会乱扎根,长不出成样的地瓜。“春苗收一担,夏苗减一半”,指某些庄稼如谷子、大豆等夏播不如春播高产。“高粱开了旺,十天长一丈”,形容高粱开旺后长得特别快。“雨后高粱长,拔得‘吱吱’响”,高粱开旺天降雨,夜里在高粱地里确能听到“吱吱”的长声。“玉米扬花遇大风,籽粒稀少产量轻”,指因受粉不好影响产量。“棉花坐桃连阴天,人们愁着没啥穿”,棉花坐桃后喜晴天,否则,棉桃会霉烂。

  关于种地需吃苦的俗语,如:“种地不钻研,干脆焐白脸”,指种地不动脑等于白干。“耕作学问宽,一生不到边”,是说耕作的学问宽而深,一辈子也钻研不尽。“种地不投入,白白费力气”。“人勤地不懒,水肥最当先”。“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锄地卖晌,功夫值当”,指中午锄草死得多。“早起把地耪(锄地),胜过大半晌”,指要早下地出活。“七分管,三分天,豁得流汗才高产”。“坡里开了活,冬前甭想歇”等等。黄河三角洲一带,县与县、甚至同县异乡方言有所不同,许多俗语说法不一,但意思相同。如:“高粱大豆,轮换播种”。“种地靠着粪,粪少地没劲”。“种地不懂行,等于瞎胡忙”。“耕作学问深,动脑是根本”。“懒汉成不了把式”等等。

  由于早先农作物品种退化,根本没有优良品种,产量较低,小麦、大豆、高粱、玉米、谷子产量一般在三四百斤之间,年年粮食不够吃,野菜、野草种子、谷糠占人们主食的一半左右。所以,还有不少关于野菜的俗话,如:“春食荠菜,一年自在”,春季适量食用益身体。“曲曲菜含三分米,吐虂酸含三分面”。“马扎菜(马齿苋)人人爱,防治痢疾好药材”。“灰菜扫帚菜,多吃没有害”。“多荙种子(黄蓿菜种子)皮菜根(盐碱地一野生植物,其根手指般粗,蒸食面中带甜涩),大灾之年能保身”等等。野菜尝个新鲜倒感觉不错,若长年作为主食人体受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人们净吃野菜、草根、野草种子等,多数人不是水肿就是干瘦,死了不少人。

  如今在吃食方面,早已极大丰富,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虽然有些农谚俗语早已过时,但弘扬这些凝聚劳动人民劳动与智慧的传统民间文化依然有着重要意义与价值。(牛新元)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芮益芳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