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大陆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海峡两岸合作前景

时间:2009-07-11 17:27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7月11日长沙消息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1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两岸经贸合作座谈会在下午召开,来自大陆的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做了题为《大陆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海峡两岸合作前景》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可再生能源是大陆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大陆一直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除水电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风电、太阳能、现代生物质能等技术应用和产业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发展,小水电、太阳能热水器、小风电等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十五”期间,大陆进入了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时期,水电建设大中小并举,开发建设速度显著加快;通过采取特许权招标等措施,积极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以送电到乡和解决无电人口生活用电为契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小型风电,推动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围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通过市场推动,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以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为先导,积极推动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开发利用。

  到2008年底,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约为2.5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比2005年的7%左右上升了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1.8亿吨标准煤,太阳能、风电、现代技术生物质能利用等提供了7000万吨标准煤的能源,向201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能源的比例达到10%的战略目标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年开始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标志着大陆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除水能外,大陆资源丰富、近期利用技术较为成熟、开发潜力较大的主要还有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地热、海洋能利用等在中远期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大陆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发展的形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风力发电规模化发展成绩斐然

  “十五”期间,风电发展提速,2006年加速发展,总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126万千瓦增长到2008年的1200万千瓦,年增长率超过100%。风电装机容量在2004年位居世界第10,到2008年底上升为世界第4位。

  目前,大陆已经基本掌握单机容量750  kW以下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技
术,2007年自主研发的直驱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研制的1.5兆瓦风电及1.5兆瓦双馈风电机组开始大规模化批量生产,2兆瓦级及以上的风电机组开始投入市场。

  在国家风电设备国产化政策的有力推动下,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齿轮箱、叶片、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

  到2008年底,大陆已经建成了250多个风电场,掌握了风电场运行管理的技术和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风电设计和施工的技术人才,并积极推动风力发电技术实验平台和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为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大陆的并网风电已经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专家们普遍估计,经过10年左右的准备,大约在2020年前后,使得风电能够与其他常规能源发电技术相竞争,成为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常规发电电源,至少达到装机容量1亿千瓦,积极创造条件实现15亿千瓦,占届时发电装机容量的10%左右。到2030年和2050年实现3亿和5亿千瓦,在届时的发电装机和发电量中占据20%和10%以上。

  离网型小风电也是大陆风电发展的重要方面,大陆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小风机产业和市场,到2008年,已经推广了约38万台小型风机(总容量约7.5万kW)用于边远地区居民用电,估计目前有约30万台小风机在运行。大陆已经形成了单个系统容量从100W到10kW的系列成熟的小风机产品,在2008年生产的50000多台小风机中,有20000多台出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生物质能源发展稳步前进

  目前,根据目前大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生物质能利用重点将是沼气、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

  大陆的沼气利用技术基本成熟,尤其是户用沼气,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
史。到2008年底,全国已经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约3000万口,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14万处,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达到2700多处,年产沼气约100亿立方米,为接近8000万农村人口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燃料。

  除沼气外,大陆其他生物质能技术的应用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在生物质发电方面,已经基本掌握了农林生物质发电、城市垃圾发电、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等技术,但目前的开发利用规模还有待扩大。

  到2008年,大陆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170万kW,碾米厂稻壳发电5万kW,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 100万kW,此外还有一些规模不大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的示范项目。

  目前大陆已有50多个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在建,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混燃项目装机约50万千瓦,估计2010年新增的生物质发电可以投产150-200万千瓦。但是,对于达到2010年和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550万千瓦和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仍需解决资源分散、原料收集成本高、原料供应的连续性和保证度等问题。

  在生物液体燃料方面,为了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大陆积极推进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的研发和试点示范工作。“十五”期间批准建设了4个以陈化粮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成年生产能力102万吨,自2004年,先后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个省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4个省的27个地市开展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2006年产量达到了165万吨。2007年以来,大陆开始限制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势头变缓。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超常规发展

  大陆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较丰富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年辐射量超过60亿焦耳/平方米,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1.7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具有良好的太能利用条件。特别是西北、西藏和云南等地区,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

  到2008年底,大陆光伏电池产量达到了2000多兆瓦,居世界第1位,实现了跳跃式发展。自2006年以来,一些光伏生产企业又鉴于光伏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即上游环节(硅锭/片的生产)能力小,下游环节(组件的封装)能力大,造成国际市场多晶硅原料的紧缺和涨价,开始考虑投资硅材料的生产,2007年已经形成了1000吨左右的生产能力,2008年生产量达到了5500吨,估计2010年大陆的光伏发电产品产量可能突破5000兆瓦,多晶硅产量可以突破2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电池和主要的硅材料生产地。

  在太阳能光伏市场应用方面,2002-2004年,大陆组织实施了“送电到乡”工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安排47亿元的资金,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四川、西藏和陕西等12个省(市、区)的1065个乡镇,建设了一批独立的光伏、风光互补、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站,其中光伏电站占大部分,应用了1.7万千瓦的光伏电池,促进了国内光伏产业的兴起。

  最近大陆连续颁布一系列的文件支持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财政部和建设部联合颁布了对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给予补贴,以期推动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的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了敦煌10兆瓦光伏发电特许权招标,以期推动大型荒漠电站的规模化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连续核准了4个光伏并网发电项目的电价,以期解决光伏发电发电上网及价格问题,推动光伏发电产业的商业化发展。原来大陆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光伏系统在这3个方面的应用总量将达到约40万千瓦和180万千瓦。现在看来这一指标将会大大突破。

  四、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稳步推进

  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技术是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用于提供生活洗浴热水,为提高中小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8年,大陆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运行保有量约1.35亿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超过2500万平方米,比2007年增长10%,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随着与建筑结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陆建设完成了一批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项目,太阳能热水器与房地产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理念逐步被建筑行业所接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开展,为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越来越多的农村的新农村改造项目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北京等一些地区还开始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为农户供暖。

  2005年底,建设部颁布了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结合的技术规范,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联合召开全国太阳能热利用大会,鼓励地方出台太阳能热水器强制应用的政策,承诺加大对太阳能热利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

  除了太阳能热水器外,大陆正在开发和扩大太阳能热利用的领域,包括太阳能供暖、制冷空调、海水淡化、工业加热、太阳能热发电等诸多领域,已经开始前期的研究和示范系统建设工作。

  大陆将继续在城镇推广普及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并建设太阳能采暖和制冷示范工程,在农村和小城镇推广户用太阳能热水器。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加上其他太阳能灶、太阳房等太阳能热利用,年替代能源量将超过5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五、中部地区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性很高

  发展潜力大大陆的中部各省区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很大,地方政府正在或已经出台了扶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措施,也涌现了一批领军企业,例如湖南湘电、江西赛维等。

  六、海峡两岸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的建议

  海峡两岸都十分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一领域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合作的优先领域主要有:

  1、联合技术研发与创新。面临共同的市场需求,海峡两岸双方可以在风力发电技术、太阳能发电技术、生物质液化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技术等方面的联合研发,组织联合研究工作组,由两岸可再生能源产业协会组织,支持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联盟,就具体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进行具体的和实质的合作。

  2、技术的相互转让。海峡两岸双方都有一些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双方可以推动技术转让领域的合作,比如太阳热水器技术、太阳能多晶硅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以及第二代、第三代生物质液化技术的合作研究等。并支持双方的企业进行技术合作,迅速实现这些技术的工业化和商业化发展,大幅度降低成本。

  3、建立共同市场。海峡两岸双方可以考虑对双方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开发市场,在产品标准、检测和认证等方面进行合作,通过优先开放风电装备产品、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发电产品的市场,双方均给予最优惠税收优惠待遇,支持双方的企业到对方投资建企业等措施,建立可再生能源产品的共同市场,建议由先进行可行性进行研究,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4、建立可再生能源合作对话机制,推动两岸产业合作。每年进行一次的互访等合作交流,建立两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论坛等,交流信息、沟通对话,促进两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事业的发展,为两岸乃至世界人民造福。

编辑:肖燕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