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兰州眼中龙年的元宵节变迁

时间:2012-02-08 09:52   来源:中国甘肃网-鑫报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这首古老的童谣,总是会勾起很多人对于元宵节的记忆。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2012年是农历壬辰年,俗称龙年。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的象征。而从1940年的农历庚辰龙年到2000年的农历龙年,龙年的元宵节在不同年代人的记忆中留下温馨的回忆……,在喜庆元宵佳节的美好时刻,让我们一同和老兰州回忆五度龙年的元宵节变迁!

  庚辰龙年

  时 间:1940年元宵节   关键词:会馆灯会全国有名

  受访者:徐枫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兰州在解放前过元宵节,除了历史传承下来的民俗展示活动之外,最有特色的就是会馆灯会和唱对台戏。”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枫告诉记者,从清咸丰之后到民国期间,由于兰州聚集了全国各地大量的商业性会馆,比如广州会馆、徽商会馆等,作为春节的最后一天,也是各种商业活动在新的一年重新恢复的日子,各会馆都会举办各具特色的灯会、茶会、酒会,在会馆的元宵节中,灯会和灯谜是主要内容。由于兰州是一座文化交汇和文化包容的城市,在兰州各会馆所举办的灯会中,集合了全国各种流派、各种艺术的花灯,灯会活动不仅五花八门,也显示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流派文化。如果说在四川看灯会只能看到自贡灯会的话,在兰州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各种不同流派都能看到。

  而“唱对台戏”则是老兰州在正月十五的又一特色。徐枫说:“以前在元宵节,唱对台戏在老兰州是比较普遍的一种过节方式。唱对台戏就是在一个地方有两个戏台,请两个戏班,双方通宵达旦地对着唱。这在以前的隍庙和农村地区都非常盛行。由于老兰州对过年的概念是要过完正月十六,各社火队封箱之后才算年过完。”记者 李鹏

  庚辰龙年

  时 间:1940年元宵节   关键词:满大街挂着清油灯

  受访者:苏殿军 退休邮递员

  说起解放前的元宵节,苏殿军老人回忆道,同如今相比,民国时代的兰州城显得狭小而安逸。而城里最繁华的地区,就是商铺云集的如今中街子、张掖路一带。一到正月十五,在这一带的各家商铺门前,悬挂着荷花灯、宫灯等各式各样的灯笼。这些颜色艳丽的精美灯笼,大多是由绸子、红布等扎制而成。而这里也就成为了当时兰州城中最耀眼的地方。

  “我们普通的老百姓家,由于手头也不宽裕,当然挂不起那么好的灯笼。一般在家门口悬挂的,就是清油灯。”苏殿军说,这种清油灯,形状与现在的高脚杯很相似,有着一根灯芯,浸在清油里面。而在那时候的元宵夜,满大街悬挂着的清油灯,也成为了兰州街头最常见的景观。一盏盏朴素的清油灯,看起来颇有几分黯淡的火焰,却诉说着当时兰州百姓新年的喜悦和家中的温馨。

  “有句老话叫做小年大十五。当时的兰州人,在忙忙碌碌中过了腊月,很快,一年中最热闹的正月十五就来临了。在老兰州的民俗中,正月十五就讲究个红火,不仅要锣鼓喧天,而且要灯火通明,而兰州人们也借着灯火‘游百病’。”苏殿军回忆道。

  “那时候,社火表演是从初八就开始了。到了正月十五那天,从早晨10点多一直到晚上,兰州城的大街上,满是长长的社火队伍。一眼望不到头的社火队伍,在东面从东稍门(现广场东口)进入兰州城,而西面则由西稍门(现文化宫一带)进城。”苏殿军回忆道,正月十五的社火队伍,要比前几天长出不少。那时社火队头到了城隍庙,而尾巴还在西稍门门外面。

  苏殿军说,当时社火队伍最前面的是牌灯,用来给整支队伍照亮。牌灯后面就是锣鼓队,也就是太平鼓队,接下来是竹马旱船,后面则是拉花姐儿、船姑娘等,而灯在社火队伍的最后面。而各乡村进城的社火队,还要相互比赛,看看谁的表演更吸引观众。其中,灯的优劣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时的灯有竹马灯、花篮灯、滚灯、走马灯等。社火表演会持续到晚上八九点钟。而当时的兰州人们,就在这样的喜庆和热闹中,结束了新年的喜悦,走向新一年的奔波和劳碌。记者 颜晨

  壬辰龙年

  时 间:1952年元宵节   关键词:白天演故事 晚上耍社火

  受访者:徐枫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据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枫介绍,在解放后,兰州的元宵节依然延续了古老的传统,但与现在我们在元宵节见到的却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不同。“那时兰州人元宵节讲究的是‘白天演故事,晚上耍社火’,而且每年都会评选出‘社火王’、‘社火状元’。在白天的时候,人们运用高跷、旱船、芯子等各种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讲述一个个民间故事;而到了晚上则点起火堆来耍社火。现在有人也在正月十五晚上跳火堆,但以前人们跳火堆的方式和寓意却基本上不复存在了。跳火堆是根据‘萨满遗风’所保留下来的传统习俗,火堆是要用麦草燃烧,在跳的时候人们带着傩面,跳完后将傩面丢入火堆烧掉。在火基本灭了的时候,由有威望的年长者进行‘扬火灰’的习俗,用铁锨将尚未燃尽的火灰高高抛弃,然后根据火灰里火星的大小来预测来年庄稼收成的好坏。至今,在永登、皋兰水阜乡等地依然保留着这种习俗。”

  同时,徐枫告诉记者,当时在元宵节并不是人人都能吃到元宵的。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山区,由于当时没有发达的制作工艺、商贸物流,使得当地的人是吃不到元宵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地人便自己制作了元宵的替代品,如“盒盒”(音gege)、用糜面做的“糖油糕”等。

  而且,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元宵节的灯谜射虎活动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影响的,当时在五泉山、文昌宫、白塔山、隍庙,以及莲池(现小西湖)的灯谜会都吸引着人们的参与。记者 李鹏

  甲辰龙年

  时 间:1964年元宵节 关键词: 最盼望的是吃汤圆

  受访者:郑元杰 年龄:62岁

  “上世纪60年代初是一个特殊时期,物资很匮乏。那时我已经上小学了,当时过元宵节,我印象最深也最盼望的就是饭后的汤圆了。”市民郑元杰说,那个时候过元宵节,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做汤圆。汤圆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粉、芝麻、花生、糖。由于材料不多,做的汤圆个也很小,这样全家人才能分上几个汤圆吃。

  “那个时候,大家能吃上几个汤圆已经很不错了。不像现在,餐桌上的食物丰富得每天都如过节。在那个年代,汤圆在平时是吃不到的。”郑元杰回忆说,那个时候过元宵节,菜肴不多,一般在年初三时,基本就没啥好吃的了。等到过元宵节时,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就可以在一起吃汤圆了。当时感觉汤圆特别香甜,那味道至今记忆犹新。

  记者 崔凯

  丙辰龙年

  时 间:1976年元宵节 关键词:自制灯笼 扎出欢乐

  受访者:王玉明 年龄:45岁 小学教师

  现在的元宵节,人们总与吃元宵、赏花灯、放鞭炮等联系在一起,形式和内容上虽多有创新,但一些旧的元宵节习俗,正在成为再不复见的尘封记忆。

  “虽然现在的烟花、彩灯变着花样地出新,视觉和感官的刺激更加强烈,但与过去相比,元宵节的一些传统正逐渐消失。以前十几岁的小孩挑着自己做的灯笼,边跳边唱地跑马灯,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了。”王玉明回忆道,八十年代的元宵节时,整个兰州城就像变成了“灯笼的海洋”。走遍兰州的大街小巷,到处是卖灯笼的,有宣纸扎成的里面放置着蜡烛的灯笼,也有塑料的安放电池的电动灯笼,不少灯笼下面还挂着流苏。可现在,走遍兰州的商场、超市和小店,也很难寻觅到这些灯笼的踪迹。

  在那个时代,对于家庭并不富裕的孩子们来说,在元宵节自己动手制作灯笼,成为了他们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比较紧张,没钱给我买灯笼玩儿,我就拿纸盒自己糊灯笼。离元宵节足足还有七八天,院子里的孩子们就会不约而同的忙活起来。我们先用铁丝扎两个圆圈,做成灯笼的一上一下两个箍,然后,再用弯曲成弧形的铁丝,从上到下,一条一条把两个铁丝圈连接起来,这样灯笼的骨架就做好了。接下来,用浆糊或胶水,把红纸贴到骨架上,再在底下的铁丝圈上垫一块硬纸板,一个崭新的灯笼就扎好了。等到正月十五那天,我就和院子里许多小伙伴一起,充满自豪的挑着自制灯笼,在大街上到处闲逛。”回忆起近三十年前的往事,王玉明依然是恍如昨日。

  说起如今的元宵节,王玉明不禁感慨道,许多的传统节日,都只剩下吃了。一说起元宵节只会想到吃元宵,端午节只会想到吃粽子,中秋节只会想到吃月饼…….如果再深入地追问这些节日的起源、民间习俗、活动内容等等,能说上来的人便寥寥无几了。与此同时,不少昔日兰州街头热闹的景观,也只存留在当时人们的记忆中,再不复见。记者 颜晨

  壬辰龙年

  时 间:1988年元宵节 关键词:坐在电视机前看节目

  受访者:王女士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说,相比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的元宵节就“富裕”了。

  家住兰州市区的王女士是1974年出生的,他记忆中的元宵节,虽然没有现在的大商场、大超市,但市场里的物资已经比较丰富了,在节日里,想吃点啥,还是能够满足的。

  “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和父辈们,老是说我们生在了好时代。”王女士说,由于经济发展了,娱乐文化也渐渐多了起来。除了传统的灯会、舞龙舞狮外,不少家里有了电视,一家人坐在电视前看节目也成了不少人的娱乐方式。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