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歌声传四方

时间:2012-02-22 11:15   来源:广西日报

  1月19日至2月12日春节期间,自治区文化厅根据文化部的委派,派出了广西文化代表团、广西青少年艺术团、广西柳州艺术团、广西民族民俗文化展演团共4个“欢乐春节”活动代表团150余人,先后分赴新加坡、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韩国等6个国家进行演出交流,共演出了44场,约200多万人观看参与。这是广西文化系统有史以来组织的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活动区域最广、活动时间最长、节目内容最为丰富的国外春节文化展演活动。广西民族歌舞、器乐、杂技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民俗风情展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农民画展、风味小吃品尝等,为他国人民献上了一场场精彩纷呈、民族风情浓郁的文化盛宴,吸引了当地民众的目光,完成了文化外交使命,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抹亮色。

  “三姐”歌声醉狮城

  作为2012年广西海外“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之一,我区派出了由广西歌舞剧院为主的广西文化代表团,赴新加坡参加2012“春到河畔”迎春系列活动,充满魅力的壮乡文化走出国门,与新加坡民众相伴欢度春节。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刘三姐》在新加坡放映3个多月,每家影院每天连放5场,片中的经典歌曲早已深入人心,可以说,《刘三姐》已成为新加坡人民心中难舍的文化情结。因此,此次新加坡“春到河畔”演出组委会提出,广西代表团一定要用《刘三姐》的歌曲,每场演出中《刘三姐》的节目不能少于三分之一。《山顶有花山脚香》《多谢了》《采茶歌》《对歌》《小小鲤鱼不吞钩》《三秀才对歌》等一曲曲电影《刘三姐》中的经典唱段组成的精华版舞台剧《刘三姐》,在“春到河畔”活动中大放异彩,使得新加坡再度掀起一阵“三姐”热。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观看完演出后表示:“今年的‘春到河畔’相当精彩,我每年都来,今年的表演真的很不错,尤其是刚才看了《刘三姐》的演出,勾起了我的回忆。广西艺术团表演的节目内容丰富、很有广西特色,不仅丰富了新加坡春节活动的文化氛围,而且增强了中新两国人民的友谊,增进了新加坡人民对广西及广西文化的了解。”东南亚知名学者与表演艺术家、维多利亚舞蹈学院荣誉院长蔡曙鹏博士说:“广西与新加坡的文化交流可以说从电影《刘三姐》开始,当年黄婉秋主演的这部电影打破了新加坡所有电影的票房纪录,马来西亚许多华人也到新加坡来看《刘三姐》……”

  这次广西歌舞剧院演出的《刘三姐》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0来分钟的精华版《刘三姐》虽然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热切期待,但每一首歌都牵动了观众的美好记忆。不少阿姨、叔叔跟着演员哼唱起他们熟悉的山歌……据广西歌舞剧院院长林燕飞透露,在演出结束后,新加坡联合报业控股集团的董事提出要与广西合作排演《刘三姐》剧目的愿望,将作品推向东南亚市场。林燕飞说,如果合作成功,将开创广西歌舞剧院与国外共同开发演出市场的先河,“走出海外,才知道广西的文化艺术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这提升了我们走出去的信心”。

  此外,“春到河畔”活动还涵盖了演艺、展览、销售、美食等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人流如织,人头攒动,现场展卖的壮锦纺织、蜡染工艺、绣球制作等近万件精美、独具特色的广西传统手工艺深受新加坡民众青睐,几天时间全部售罄。10位烹饪大师现场献艺,精心制作的老友粉、桂林米粉、贵妃醉鸡、荔芋红扣肉等广西特色小吃,让新加坡民众品尝了广西独特的饮食文化。

  民族文化放异彩

  赴韩国举办的“欢乐春节”选择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举行,广西民族风情风俗展演团特意为韩国观众设计、安排了广西山歌、芦笙表演、传统美食、美术展示以及具有韩国文化元素的节目,安排了象征中韩友谊的“多彩广西、壮美天堂”壮锦签名活动。2月6日至11日,广西民族风情风俗展演团先后在首尔、安养、大田3个城市表演了7场广西民族民俗风情、绝技表演,包括原生态舞蹈“欢乐瑶都”、黄泥鼓舞、壮族“板鞋舞”、“笀篙”、苗族舞蹈“摆呀摆”、竹竿舞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民族民间美术展、传统美食等,突出了广西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罗征向记者介绍,广西民族风情风俗展演团首演是在首尔的梨泰院地铁广场进行,广西的民俗表演吸引大量游人驻足流连,互动活动笑声、掌声不断。在韩国整个演出中,每到一处,特色壮乡民俗游戏都能吸引大量的韩国观众,特别是广西的山歌敬酒活动也让韩国观众倍感新鲜,积极地参与到广西风俗“扭着耳朵敬酒”、“山歌不断酒不断”等活动中来。

  柳州市艺术团赴中亚四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称赞和肯定。据柳州市艺术剧院副书记党亮光介绍,整个演出过程非常艰辛,1月28日到达第一站时,大雪纷飞,机舱内与外部温差达50多摄氏度,大部分广西演员因水土不服都出现了发烧、腹泻等症状,但依然以饱满热情在杜尚别的“团结宫”大剧场献上了精彩首演。全体演职人员不顾奔波数地、连续演出的疲劳,克服了时差、温差、饮食习惯等困难,以高水准的艺术表演为当地民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展现了中国多彩的民族风情,传递出“欢乐春节、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赴中亚四国演出活动,在节目安排了既凸显了“八桂大歌中亚行”这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又兼顾到了庆祝中亚四国建交2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的意义和特点,在节目的策划上也注重将中亚四国的文化习惯和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融入。在演出中,身着侗族服饰的原生态歌手杨光春高歌一曲《侗族蝉歌》,天籁之音引得满堂喝彩;广西艺术家们演出的新疆民歌《玛依拉变奏曲》,琵琶独奏《送我一朵玫瑰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琵琶与笛子合奏《欢乐的塔吉克》等,也受到了当地观众的欢迎。

  据悉,文化部自2010年起在全球各地开展了“欢乐春节”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演出、展示和交流,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分享中国春节的快乐,传递“欢乐春节,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此次广西海外“欢乐春节”活动不仅走向了东亚地区,而且还走向了欧亚大陆,是文化地域的一次大跨越,扩展了各国人民对广西文化的了解。自治区文化厅有关领导表示,今后将继续通过增强民族文化原创力,挖掘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既体现广西文化气派,又符合各国审美心理和消费方式的艺术精品,从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

  广西举办这次海外“欢乐春节”系列活动取得的显著效果,将源源不断地引发许多无形的后续辐射与影响。今后,广西将继续借助“欢乐春节”的品牌和平台,扩大广西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放大对外交流效应,努力推动广西民族文化“走出去”,全面展示广西民族文化感动世界的“软实力”,展示广西开放文明和谐的新形象。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