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不一样 市民忙过“文化年”

时间:2012-02-08 09:53   来源:资阳日报


  ■本报记者 王继

  随着昨(6)日元宵佳节的离去,一年一度的农历新春佳节在市民们的欢声笑语中悄然离去。今年的龙年春节与往年有点不一样,“文化味”特别浓。不少市民感言:“过了一个舒畅的‘文化年’。”
  镜头一:“家门口看了七天大戏,巴适得很!”
  昨(6)日元宵节,家在雁城鲜花香榭小区的进城落户农民工张晓娟吃了午饭就催促着老公往九曲河广场赶。原来一家三口是为了去看资阳市2012闹元宵广场文化大戏。“每天下午广场都是人山人海的,去晚了就找不到一个好位置了。”张晓娟告诉记者,从2月1日起每天下午她都会去广场看演出,“家门口看了七天大戏,巴适得很”。
  为了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建设成果,过一个充满文化味的龙年新春,市委、市政府为资阳500万市民精心烹制了一道龙年文化大餐:资阳市2012闹元宵广场文化活动周。
  广场文化活动周从1月31日持续到2月6日,每日下午轮流上演戏曲专场、社区文化专场、体育健身专场、民间文艺专场、青少年艺术专场等七场大戏。
这些专场演出,都具有鲜明的资阳地方文化特色,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各个阶层、群众的工作生活状态、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在市民面前。
  记者在现场看到,七天的专场活动每场都是人气火爆,观者如云。不少市民是全家出动齐聚广场目睹这一盛宴。来自资阳教育一线的毛军感触地说:“政府搭台,文化唱戏,百姓共享。这一极具创意的新春活动,让资阳普通百姓真真切切地在自家门口就欣赏到独具特色的文化大戏,过了一个地道的文化年,真是鼓舞人心,凝聚精神,与共建共享幸福资阳的民生宗旨一脉相承。”
  镜头二:“鞭炮烟花放了就没了,读书过年更有味道。”
  2月5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市图书馆看到,前来借阅书籍的市民络绎不绝。在二楼借阅室,市民黄女士正陪着孩子挑选一本励志处世的读本。黄女士告诉记者,今年读初二的儿子过年不再沉醉于烟花爆竹,而是呆在家里看书练琴。
“鞭炮烟花放了就没了,读书过年更有味道。”黄女士的儿子告诉记者,看书不仅是为了学习充电,更在于体味阅读过程中那种发现之美。市民刘先生也是一位从“牌桌”到“书桌”的转变者,往年春节多数时间他都是和同事鏖战在麻将桌上。去年底,单位组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刘先生就在谋划好好过一个文化年。“春节打牌,伤神又费钱。不如多看点书,多陪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春节的独特魅力。”
春节期间,记者走访雁城各类书店也发现,与平日相比前来购书看书的市民并不比平日减少,有些书店还多了一、两成。某书店促销员刘君告诉记者,读书过年已成为龙年春节中一道独特风景线,特别是中央与省上提出“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号召后,不少市民的文化意识修养明显提高,读书过年已渐成潮流。
  镜头三:“逛庙会、猜谜语、拉二胡……春节原来很有味!”
  正在上海某大学读书的雁城大学生杨劲松,最怕的就是节后回校舍友问起家乡春节有啥特色,“舍友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当地春节活动丰富,很有地方特色,而我们这里就是麻将逛街吃肉。”
  可今年春节过下来,杨劲松的底气足了。
原来,寒假前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回家记录当地春节的文化味。接到命题,他在春节当起了有心人。正月初一,杨劲松与家人逛了一整天的东岳山“庙会”,第一次零距离感受到“啥叫人山人海”,“‘庙会’虽小,但处处可见浓浓的‘资阳味’。”
正月初二,杨劲松陪着爷爷在雁城三贤文化公园学拉了一天的二胡。如今二胡拉得已是有模有样,“第一次深深体味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奥妙。”
  接下来的日子,杨劲松依然每天忙碌充实,学包汤圆、看广场文化大戏、猜谜语、抬花轿、敲锣鼓……“春节过下来,突然才发现资阳春节一样很有味,只是往年被我们自己忽视了,没有用心去体味和发现。”
  与杨劲松有类似感受的,还有在北京工作回乡的李萍,“春节过下来,总的感受就是龙年春节更热闹,理性过年的氛围更足了,传统的年味更浓了。”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