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妈妈”:有爱不苦

时间:2011-08-30 08:05   来源:中国文明网

 

 

   她命运坎坷,1岁丧父,12岁丧母,为谋生计她跑到铁路上捡煤渣,被从背后驶来的火车碾碎双腿。

  一天,她看到,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搬张小凳子学走路。她想,自己也可以用凳子把身子顶起来走路……于是,她主动请缨,撑着板凳,以残缺之躯做起了138个孤儿的妈妈,一做就是37年。

  她是许月华,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助人为乐类候选人。

  难以想象,一个失去双腿的姑娘,是用怎样的勇气和毅力“站”在了板凳上。

  从失去双腿的少女,到来去自如的“板凳妈妈”,苦难让只有半截身子的许月华释放出了强大的力量——

  就像,苦难中盛开的向日葵,面向太阳,顽强绽放。

板凳上的母爱:无腿妈妈的“敲打乐”传奇

138个孤儿在填履历表时,在“母亲”一栏,写的是同一个名字——许月华。 (素材提供:湘潭市文明办)

  【深度阅读】

  她没有腿,只能依靠两个小板凳艰难行走;她是一名孤儿,又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在湖南湘潭市福利院,身高不足一米、靠两个小板凳“走路”的许月华,37年来用自己感恩、坚强、甘于奉献的心,给予福利院的孩子们完整的母爱。

  今(2010)年9月,她的事迹被公布于网络,许多网民通过转帖、留言、评论的方式,表达了对她的敬爱,为之动容的网民称她为“板凳妈妈”。

  “半截人”重拾“板凳腿”

  许月华1956年出生在湖南湘潭板塘乡,1岁时失去父亲,母亲在她12岁时也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许月华没有上过一天学。就在母亲去世那年,为谋生计,她偷偷跑到铁路上捡煤渣,不幸被火车轮夺去了双腿。

 40岁出头的方正是许月华带大的孩子中年纪最长的一位,这位小儿麻痹症患者在家中的饭桌边特意准备了一对稍高的板凳,供许月华来时就坐。 戴焱淼 摄

 到了下班时间,同事们逐个离去,而许月华却没有上下班时间,几个房间的二十几张婴儿床就是她的板凳“不停绕圈”的工作场所。戴焱淼 摄

  醒来时,许月华望着臀部以下空空如也的身体,痛不欲生。1973年,当地政府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将许月华从农村接到湘潭市社会福利院收养。

  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细心照料下,许月华深感人间的温暖。看到福利院幼儿园里那些身体残缺、智力障碍的弃婴,她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学会走路,照顾这些孤儿。”

  “要走路、要奉献”的想法使许月华坚强地活了下来。

  没有双腿的她开始用两个四角板凳支撑着,学习一手一步地向前“行走”。每天天没亮,许月华就开始练习。深夜福利院的人都睡了,她仍不肯休息。摔倒、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等到手上的血泡变成了厚茧,瘦小的胳膊变得粗壮有力,许月华终于重新学会了“走路”,并成为福利院的编外保育员。

  “她靠自己的毅力学会了‘走路’,感恩的心态更让她乐于奉献。她的遭遇和精神境界怎能不让我们这些四肢健全、家庭幸福的人们羞愧呢?”网民 “duxl5656”评论道。

  许月华利用小板凳代替失去的双腿下楼。在湖南湘潭市福利院,身高不足一米、靠着两条小板凳“走路”的许月华,37年来用自己感恩、坚强、甘于奉献的心,照顾着福利院里没有妈妈的孩子们,带给身边的人无数感动。为之动容的网民赋予“半截人”许月华、“2010感动亿万网友的四位中国‘妈妈’”的称号,“板凳妈妈”的大爱精神在网民间的传递给网络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暖流。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2010年12月7日,许月华在家中喂猪。

 

 

编辑:王新妍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