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兔文化

时间:2011-01-21 10:19   来源:国际在线

 

  “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华夏送春来”,“兔年”来到了,红彤彤的对联,欢响的鞭炮,大红的灯笼,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悦。

  在中国,兔子一直被认为是瑞兽。古书《瑞应图》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那时,各地发现白兔之后,多要载歌载舞献给朝廷,显示君主贤明、海内大治。据记载,汉代建平元年、元和三年以及永康元年,3次向朝廷晋献白兔。古代的野生兔子毛色多为灰褐色,白兔极为稀少,是一种变异现象,因此被古人认为是“中瑞”,献给皇上。我们今天让你看到的白兔,它是由地中海穴兔人工驯化而来。事实上,在中国境内的野兔中也有白兔,如雪兔,生活在长白山区,全身缟素,耳尖乌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虽然古人盼望赤兔降临,以昭大瑞,然而还是没有见到,这种美好的愿望只好寄托在吕布的那匹坐骑上。但赤兔确乎存在,属兔科红兔属,生活在东非的灌木丛林中,毛色红褐。在古代,倘若用船运一只送达东土,必使朝野惊喜。   

  在汉代以前,古人认为兔子无有雄者,那么它们怎样繁育后代呢?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兔“望月而孕,口中吐子”。雌兔只须对月亮飞一飞眼就“有了”,虽高科技所不能及。而“吐子”,则是兔子的由来。这种看法到了汉代被纠正,《木兰辞》有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分得很清楚。在《说文解字》中,“兔”同“逸”,即飞奔。古人早就认为兔的最大特点在于奔跑。现代科学发现,兔的奔跑时速可达70多公里,比马跑得还快。兔在安静时心率为205下,它的鼻后部裂口很大,便于大量吸入氧气。这些特征恰如《孙子兵法》所言“动如脱兔”。《淮南子》中也说“兔子走火如马则追风逮日”。由于兔是食草类动物,因此被赋予躲避危险的才能,这也是进化的恩典。  

  兔儿爷,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产物,造型生动诙谐。兔儿爷披挂大将军行头,威风凛凛地骑在老虎身上,深受儿童喜爱。兔子在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是耳长,呈管状长在头侧,可摇动,便于侦听四方的声讯。塔里木兔的耳朵可前折至胸,长达身体的1/3。兔中也有短耳的,如鼠兔,耳短圆。兔眼长在头部两侧,属于全视野,但由于眼睛离得远,不能立体成像,无法判断物体移动的远近。此外,兔和大多数哺乳类动物,如狗、马、鹿一样,没有彩色视力。这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能够识别色彩。其它的动物,则只能见到黑白世界了。

  在民间的传说中,属兔的人以及兔年的人们可以步步登高。兔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它的前后肢比例为5∶9,因此宜于上攀而拙于下降。步入兔年,天下众生幸借此兆,飞速发展,步步登高。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连。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并不多,但都很有特点。 例如,“逸”是一个会意字。兔子跑得快称为“逸”。《说文解字》等书都认为“逸”字表示兔子“善逃”。这表明,兔子当之无愧的长跑冠军。于是又有“奔逸”、“逃逸”、“逸失”、“游逸”、“隐逸”、“安逸”、“逸闻”、“超逸”等语汇。《说文解字》解释说:“冤,屈也。”意为兔子在网罗栅栏之下,不能逃脱,只有屈从,不能舒展。引申为冤屈。于是有“冤枉”、“不白之冤”、“鸣冤”、“申冤”等一系列词语。而兔子居有冤之首。可见可爱的兔子最值得人们同情。  

  “兔”与“菟”相通。“菟”就是牵藤寄生的草本植物“菟丝”,也叫“菟丝子”,又名“女萝”,或写作“兔丝”。“兔”添“土”旁为“堍”,指桥梁两端靠近平地的部分,即上桥之处。“兔”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汉代王充《论衡》说:“卯,兔也。”二者组成我们的生肖“卯兔”。“卯”的本字描画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说文解字》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在十二时辰中,“卯”时是指早晨5-7时。   

  因此,“卯”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满着无限生机。“兔子”以其机敏驯良,乖巧可爱的秉性,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老百姓一直把它视为吉祥之物。我国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与之相伴就是玉兔。人们虚拟出一个凡人不可企及的“广寒宫”,让玉兔在桂花树下抱铁杵捣药,降福人间,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古之文学作品常将“玉兔”喻为明月,有“金乌西坠、玉兔东升”,“冰兔半开魄,铜壶微滴长”之说。《孙子兵法》有“动如脱兔”;《淮南子》有“兔子走火如马则追风逮日”;《三国演义》有“马如赤兔,关公千里走单骑” 之说。

  唐诗中有《小白兔》一首,“新秋白兔大于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明诗中有《白兔》一首,“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露下仙芝湿,香生月桂寒。姮娥如可问,欲乞万年丹”。作者通过人与白兔共鸣和态度,从侧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静美与可爱,手法十分高妙。   

  兔子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之一。中国有句成语:“兔子不吃窝边草”,讲的就是兔子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好自己的生存地盘,具有环保意识。小精灵留住窝边草不吃,窝边草是用来藏身用的,把它吃了,岂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眼里自取灭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成语说:“狡兔有三窟”,讲的就是兔子具有忧患意识,凡事都必须留有余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兔子刨土打出三个洞,为自己准备三个藏身之所,以谋求避祸之道。杜甫白说:“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人们嘲笑兔子:“该长的不长,不该长的却疯长”,当指兔子的耳朵和尾巴吧。兔子耳朵虽然长,却不干“包打听”的坏事。其实兔子耳朵长大而又可摇动,便于侦听四方的声讯,兔子“听觉灵敏,嗅觉敏锐”,在夜间数百米内能体察周围动静,以便及时保存自己,避免灾难。而成语“兔子尾巴长不了”,是断言各种不良现象必然短命,原意与兔子毫不相干。   

  有只不幸的兔子撞昏在树上,被某君捡了便宜,讲的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成语“守株待兔”告诚人们不要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与兔有关的歇后语也还有不少,如: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老窝,兔子的腿——跑得快,兔子的耳朵——听得远,兔子的嘴——三片儿,兔儿吹笛子——嘴不严,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兔子跟着月亮跑——沾光,兔子看人——红眼了,兔子拉犁——心有余而力不足,兔子跑到羊群里——小而精,兔子逃跑——不回头等等。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