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说兔:跳跃在文化键盘上的小兔子

时间:2011-01-30 14: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玉免捣药

  兔子是食物生态链上的弱者,也是适应生存环境的强者,是祥瑞文化的使者,是人类文明键盘上一个欢快的小“音符”。

  兔子是人们最喜爱的小动物之一,是各种神话、传说中的常见角色,也是民间文化中的“宠物”。作为文化符号,它早就跳跃在人类文明的键盘上,且描绘、点染着万紫千红的中华文化生态园。

  顾菟在腹

  兔神话最早见于《楚辞·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为,对月亮有何好处,顾菟能常在其腹?“菟”同“兔”,顾菟有两解,一说兔性多疑,行走时常返顾,故曰顾菟;一说天下兔皆雌,唯月中兔为雄,天下兔皆顾望禀气而生兔,故曰顾菟。耐人寻味的是,月中“顾菟”与日中“金乌”神话联袂而生。《天问》中说:“羿焉弓毕日,乌焉解羽?”羿为何要射落太阳,金乌的羽毛又散失何方?古人认为,日者阳精之宗,积精成象,故曰“三足金乌”;月者阴精之宗,积精成象,故曰“四足玉兔”。金乌玉兔几成后世日月的代名词。

  兔与后羿有一段“神话情缘”。元代陈芬《云窗私志》载,后羿在巴山猎获一兔大如驴,后羿惊异,将兔装进关猛兽的木笼里。返途木笼从没打开过,可大兔子却离奇逃遁。当夜后羿梦见一人,冠服如君王,气愤地对羿说,他是鹓扶君,是掌管这一带的“土地神”,为何要玷辱他?他将假手逄蒙,惩罚后羿。第二天叛臣逄蒙弑羿,且夺了王位。故而,兔又名鹓扶,尔后此地之人再也不敢猎捕兔子了。

  兔与文王有一段离奇的传说。商纣为试“文王预测是否灵验”,用魔法将其长子伯邑考幻化为一只白兔,并命文王猎捕。文王从羑里一直追上太行山,追至长治郊区西白兔村时,终于捕获,携回羑里。纣将白兔烹杀,且让文王食其肉,文王心知肚明,当着纣面吃下,回到屋后又吐了出来。至今羑里还有“吐儿冢”,百姓皆知白兔是伯邑考精魂所化,见到白兔从不捕猎。“兔者,吐也”——兔子是周文王“吐”出来的。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