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纳福气美酒迎新年(图)

时间:2011-01-27 09:47   来源:扬子晚报

  踏过了冬至,春节的脚步也便不远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新民俗”油然而生。“放鞭炮”、“包饺子”、“拜神”等过往人们都会依循的春节习俗,或在安全考虑之下被禁止、或嫌麻烦而取消。

  但惟独,春节喝“福酒”的习惯,依然流传至今,即便是“禁酒令”出台,人们宁愿不亲自驾车,也难挡春节家人团聚、朋友聚会中饮酒助兴的兴致。某超市负责烟酒柜的张先生说,“春节,少了酒就没有气氛。因此,我们腾开更大的地方来销售酒类。根据这段时间的情况来看,带吉利敬酒语的白酒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比如金六福酒有"福运长久,六六大顺"的好意头,所以销售情况非常好。”

  春节凭“酒”助兴由来已久

  早自西周开始,我们的祖先在辞旧迎新之际,就会携美酒、羔羊欢聚庆贺祈祷丰收,由此掀开过年饮酒的先河。至汉代,“年”作为法定节日固定下来,春节饮酒已形成风气。

  明人沈宣有《蝶恋花·除夕》诗云:“分岁酒阑扶醉起,阖门一夜齐欢喜。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可见饮“分岁酒”,乃是古代除夕大餐的重头戏。

  时至今日社会,春节喝“酒”仍然是人们过节保留的习俗。中国人每每遇到喜事好事都需要用酒。春节需要美酒的装点;婚礼宴请需要佳酿的添喜;功成名就需要好酒庆贺,交朋结友需要美酒助兴,这是中国民族千古不变,代代相传的传统。在春节的日子能有几杯白酒,有几分浓浓的醇香,更能助兴。举一杯酒,祈求六福莅临。即便不能开怀畅饮,小酌几口就能暗自觉得沾了福气,便可畅怀。

  民俗在变,“祈福”情结一直没变

  随着时代变迁,中国人过年的方式也在与时俱进,人们都在选择着既喜庆祥和,又有着崭新形式的“新民俗”,来欢度春节。

  “年俗是不断推陈出新的,但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过年的精神内核从来没有改变过,那就是对"情"的召唤、对"吉祥"的祈愿。”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陈竟教授曾表示,所谓民俗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约定俗成的群体习惯。

  外在的物质可以替代,操作的方式可以简化,但惟独藏在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春节情感长盛不衰,人们渴望团聚、渴望温情,人们祈求幸运、祈求顺利,人们对于“福”的祈愿不曾遗忘。金六福酒在喜庆市场上广受大众欢迎,无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福酒”文化深入人心

  白酒本是一种非功能性、非生活必需品的助兴之物,是悠扬的文化赋予了白酒无尽的生命力。

  在春节,饭桌上人们举杯畅饮,在碰杯里充满了满满的情感,祈求六福临门,这酒中寄寓的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祝愿,然而,谁不想长寿福、富裕福、康宁福、美德福、合福福、子孝福等六福彼此共享呢?“金六福酒”便是取其六福之意,在人们饭桌上,备上一瓶“金六福”,更是呈现了浓浓的祝愿之情。

  大年之日儿女为慈父敬一杯福酒,祝他老人家 “福寿双全”,长寿延年;与妻子喝一杯福酒,添一份恩爱;与好友举杯,美酒助兴,祈福迎祥。

  福酒,俨然成了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