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样过元宵:年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时间:2012-02-06 09:29   来源:文汇报

  春节之后,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又一个大节日来到,那就是元宵节——正月十五,这一天也叫上元,因此这个节也叫上元节。

  元宵节的“元”当然是指上元,宵指晚上,就是说,这个节日与除夕、中秋节一样,也是一个以夜间活动为特色的节日。而夜间的节俗活动主要是放灯、观灯,所以这个节日也叫灯节、灯夕。

  虽然说元宵节的正日子是正月十五,但节期可远不只十五一天。正月十五,只可以说是元宵节的正日子,节俗活动的延续时间前错后挪,要长得多。在唐代,在十五前后各展一天,为三天;到宋代,由三而五,又加上了十三和十八,十三叫试灯,十八叫收灯。

  元宵作为灯节,节俗当然多与灯有关,比如开灯市售买花灯、街衢张灯挂彩,人们逛灯市、赏花灯、猜射灯谜,妇女乘月光灯影走桥摸钉,与夜有关的还有放焰火,还有昼夜都可以闹的舞龙舞狮、高跷旱船,当然还要吃元宵……

  节俗原始

  关于元宵节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认为在汉代就粗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在夜里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史记·乐书》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祀太一甘泉,以昏夜祀,至明而终。”太一也叫“泰一”、“泰乙”、“太乙”,早在战国时期即被人所奉祀。据称,太一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武帝。相传另一位汉代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他是在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之后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

  不过,和前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代的另一位皇帝——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汉明帝敕令燃灯与佛教有关。《西域记》称古印度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日有观看佛舍利放光雨花之举,届时僧徒俗众云集,颇为可观。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

  元宵节的形成,还关系到古代国家制度的一些调整。中国历史发展到汉代,已经远离了自由的、朝气蓬勃的先秦,社会管理趋于严格。当时的都市实行“宵禁”,专门有执金吾者站岗执勤。但宵禁不利于元宵玩乐,所以朝廷调整为金吾不禁。《汉书》说:“执金吾掌禁夜行,唯正月十五敕许弛禁,谓之‘放夜’。”汉代以后,战乱连年,民生凋敝,娱乐活动难以展开。至隋,国家又趋于统一,节俗活动也就盛行起来。而当此之时,却有人出于礼教和国力的考虑,上疏奏请禁止元宵活动,结果隋文帝“诏可其奏”(见《隋书·柳彧传》)。史载文帝在位期间,还有官吏因元宵夜禁不力而被罢官的,可见当时禁令之严。富有喜剧色彩的是,隋文帝禁元宵,他儿子隋炀帝则一改父制,大开元宵之禁,带头大肆铺张元宵的张灯、游玩活动,以至于后人称“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资治通鉴·隋纪》胡三省注)。

  唐朝是自汉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国力之雄厚、社会之繁荣则更是空前绝后。唐都长安也和西周两汉一样,例行宵禁,但唯独元宵节期间特许弛禁放夜。

  此后的宋元明清,元宵节一直是热热闹闹,花样翻新,新意叠出,一代盛过一代。今天,无论乡村还是都市,元宵节也仍然是一年里最为热闹的节日。

  食元宵

  谈元宵节不能不涉及吃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圆”、“水圆”、“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上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元宵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大头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所以下令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83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元宵节食元宵,其来历有诸种说法。一种说法与后羿、嫦娥有关:嫦娥奔月之后,其夫后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来求见,说是“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嫏嬛记》所记的这则传说,即说明了元宵“团团如月”的形状,也隐约透露了食元宵求团圆的意念。另一种说法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部出征,归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为了犒赏出征将士,便在上元节设宴款待。宫廷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吃起来又香又滑,颇受欢迎和称赞。于是,这种食品被称为“唐元”,象征唐王朝的一统江山。

  现实生活中的食元宵也正是从唐代开始的。据载,唐代的元宵叫油,以面包枣,用手挤丸子似的挤入汤锅中煮熟,捞出放在井水中浸凉,然后再放入油锅中煎炸。这其实就是今天的热元宵。宋代人除食油外,还食圆子,有乳糖圆子、澄沙圆子、珍珠圆子、山药圆子等名目,这与今天的元宵已无二致了。南宋时,元宵已是上元节通行的节日食品。明代也是如此,《明宫史》记载说:“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清代的元宵更是名目繁多,花样新奇。今天,元宵因所包馅料的不同,分出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皮除了江米面之外,还有黏高粱面、黄米面、荷包面等。形制上,有大如核桃的元宵,也有小似黄豆的百子元宵。

  元宵如同月饼一样,家制者少,市卖者多。旧时的北京,市卖的元宵是当众摇的,糕点铺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边做边卖,形成了一道难得的民俗风景。

  元宵节吃元宵,与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的心愿;而送亲朋元宵,则是借以表示百事顺遂圆满的祝愿。

  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闹”。所以说“闹”,是因为节日里有许多热热闹闹的社火百戏,人们也参与、沉浸在这热闹之中,如醉如痴。

  一般来说,初十刚过,十一二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到清代,这类杂戏更多。

  杂戏,也就是现代所谓杂技,仅是元宵之闹的一部分。此外就是社火,这是规模和影响更大的,诸如踩高跷、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

  元宵节习俗尽管最初与祭祀等信仰活动有关,但后来的主要性质是游玩娱乐。不过,在这个节日里,也有一些信仰习俗留存到近、现代,那就是走桥、摸钉等。

  走桥一般在正月十六进行,所以这一天也叫“游百病日”。走桥习俗有许多别称,着眼于除病、去病,称“走百病”、“除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而其中的走、散、烤、游以及桥等则显示了方式方法的不同。就方式方法而言,游、走、散基本是一致的,参与者是妇女,并且需是“联袂出游”。明清两代的妇女们是罩白绫衫,成群结队,肩并肩、手挽手地出游,打头的一人举香开道,其他人尾随其后。烤则不同,它和火联系,也叫跳火。十六日夜晚,拢一堆小火,孩子先跳,大人随后,不能行走奔跑的幼儿也要象征性地烤一下。有些地区的游走还规定了地点,即需过桥(如北京)或走城墙(如南京)。这种习俗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驱除百病,保佑健康长寿。

  走桥之外,旧日北京还有摸钉的习俗,也是妇女参加,两者其实是相关的。所摸的是正阳门的大门钉,俗说如此“识宜男”,就是有利于生男孩。冯溥《元夜春词》同时写到了北京的这两种风俗,其词云:

  一望平沙万里遥,月明何处尚吹箫?旁人争说前门好,姐妹牵衣过小桥。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