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北市:社会结构多元化,政党竞争尤激烈

  时间:2007-12-24 10:04    来源:中国网     
 
 


  一、特殊的社会结构

  台北市是一个高度化的都市社会,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加上大量移民的增加,未能形成地方派系,选举主要受社会阶层、群体、职业与同乡会等因素的影响。按社会阶层划分,台北市中产阶级与白领阶层比例最高,农业人口比例最低,这一社会结构对台北市重要选举有着不同于其他县市的影响。

  台北市外省人与客家人比例较高,与闽南人可以说是均势力敌。一般估计,外省籍人口占台湾省的比例为14%,而在台北市占28%-30%,按人口比例计算,台北市外省人口约在75万人至80万人之间。台北市客家人号称40万人,主要集中在通化衔,另外南门的克难衔、厦门衔、南昌衔、卧龙衔、合江衔、五常衔及士林、北投等也有不少客家人。但客家人在台北市的乡亲观念相对淡薄,凝聚力不强,在选举中的力量并不明显。客家人组织主要为“客属总会”、“中原崇正会”、桃园与新竹旅北同乡会与“长青会”。成员最多的是“中原客家崇正会”,会员和动员能力约8000人;桃园与新竹旅北同乡会动员能力约2000人,北区客家会动员能力约1000人,以年长人为主的“长青会”动员能力约800人。另外,市内20多个民谣、山歌团体,其中11个属崇正会,4个是自强会,3个属北区客家会,其他包括“世界客属总会”及其他客家团体如“客家人公共事务会”。客亲大会名誉会长为吴伯雄,理事长为陈子钦。吴的势力在桃园县,对台北市客家人群的影响有限。在第六届市议员选举中,各选区几乎都有客家人参加,却只有邱锦添一人当选。第七届市议员选举,邱锦添也告落选。相反,民进党则积极争取客家人的势力,陈水扁在市长任内,设立了“客家文化基金”,以争取客家人的支持与票源。

  不过,客家人在台北市仍有各自的支持对象。在1998年台北市长选举的民意调查中,马英九与陈水扁各有35%与34%的客家人支持率,可以说两者的客家票源相当,新党客家支持率只有4%。在另一调查中,客家人有41%支持马英九,有35%支持陈水扁。为争夺客家票源,双方展开激烈竞争。

  台北市是一个外来人口的移民城市,有许多同乡会。这些同乡会往往在选举中发挥重要作用。依非正式统计,台北市有200多个同乡会。不少台北市的政治人物在选举中均会动员乡亲力量来支持。如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嘉义县的省议员、县议员、乡镇市长与农会总干事等刊登广告,号召台北市的嘉义乡亲支持嘉义人陈适庸。较大的同乡会有台南同乡会、云林同乡会与宜立场同乡会等。客家崇正会理事长为范振中。台南县同乡会势力大,是民进党的有力支持者。曾代表民进党参选台北县新店市长的陈正忠于1975年当选台南县同乡会理事长,陈哲男任秘书长。台南县同乡会凝聚力强,成员约有30万人。台南同乡会较少支持国民党,而多支持民进党。关键在于国民党长期以老大自居,不重视同乡势力,主要依靠党的组织力量动员。民进党则因党的基层力量不大,从而采取多种动员手段,其中同乡会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1994年台北市长选举与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台南同乡会较少支持同为台南人的黄大洲与连战,而多支持民进党的台南人陈水扁。台北市的宜兰同乡会也有较大势力,也多倾向支持民进党。宜兰县被称为“党外故乡”,一直是党外势力的重镇。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在北台湾的选票,唯一赢得对手的只有宜兰县。云林县同乡会势力也较大,估计有10万人的选票,也是2002年民进党台北市候选人李应元的一个主要依靠力量。

  台北市也有许多外省籍的同乡会,如湖南同乡会、浙江同乡会与江苏同乡会等,在选举中多有特定的支持对象,如江苏同乡会长期支持前“立法委员”潘维刚与市议员蒋乃辛,湖北同乡会支持李庆华。
  在地域分布上,不同族群居住相对集中,各主要政党在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支持势力与群众。如民进党在台北市的主要票源集中在西北部的北投区、士林区、中山区、大同区、万华区等,陈水扁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在这些地区得票均获得领先地位,得票率在40%以上;泛蓝阵营的主要票源集中在内湖区、松山区、中正区、大安区、信义区、南港区与文山区,在多次重大选举中在这一地区得票处于领先地位。不过,在2002年台北市选举中,由于民进党的李应元在台北经营时间短,总体实力不足,加上民进党执政后经济形势不佳,在其主要票仓区也输给人气甚旺的马英九。

  二、市政府权力之争

  在台北市长直选前,市长由官方委派,谈不上权力之争,可以说是由国民党一手掌控。1994年进行民选市长后,台北市权力之争十分激烈,并且完全是一种政党竞争,不像其他县市受地方派系影响较大。

  在1994年市长选举中,执政的国民党提名现任市长黄大洲参选,民进党提名陈水扁参选,刚刚成立的新党推举赵少康参选。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选举。在选举后期,黄大洲因不善于选举而面临危机,而票源重叠的新党候选人赵少康希望增大。在这种背景下,李登辉主导的国民党为不让新党的赵少康当选,采取了“弃黄保陈”策略,即放弃无望的黄大洲,转而策略性支持民进党的陈水扁,结果民进党的陈水扁当选台北市长,获得台湾权力与政治中心台北市的执政权。就三党得票情况观察,民进党得票为61.5万长,得票率为43.7%;新党得票数为42.5万张,得票率为30.2%;国民党得票数为36.5万张,得票率为25.9%。这一结果显示,国民党、民进党与新党三个政党在台北市均有相当实力,也是台北市特殊社会结构的反映。

  在1998年市长选举中,国民党经过一番艰难的选举后推出马英九参选,民进党的陈水遍竞选连任,新党由王建煊参选,仍然是三党竞争格局。由于国民党是由外省籍的马英九参选,与新党理念一致,因此新党实际上支持马英九,王建煊完全是一种象征意义的策略性参选。选举结果,马英九以76.6万张选票当选,得票率达到51.1%;民进党的陈水扁虽然败北,但得票仍达68.8万张,得票率45.9%,显示民进党在台北市有较强的实力;新党的王建煊只得4.5万张选票,得票率不足3%,与上届选举相差甚远。这一选举结果也不意外,这是由台北市社会与选民结构决定的。民进党的选民支持者比较稳定,而国民党与新党本属同一政党,其支持者多有重叠,相互交叉,外省籍民众较支持新党与国民党内的非主流势力。若三党平等竞争,民进党就会像上届选举一样从中得利;若新党与国民党合作,选择性投票,国民党就会因此获胜。代表国民党参选的马英九是外省人,形象好,既获得国民党群众的支持,也获得新党群众的认同与支持,而在王建煊不易当选的情况下,新党支持群众为了不让民进党的陈水扁当选而弃王建煊支持马英九,王建煊本人在选举中也有类似的表示,即通过“弃王保马”策略性投票,击败陈水扁。

  在2002年台北市长选举中,台湾政局已发生变化,民进党已成为执政党,亲民党与台联党先后成立,台湾政坛逐渐变化为泛蓝与泛绿两大政治阵营的对抗,但各阵营内又面临内部的整合。泛蓝经过一番努力,实现了整合,推举国民党的马英九代表泛蓝参选;民进党的李应元代表民进党也即泛绿参选。经过激烈的较量,马英九以87.3万多票与64.1%的得票率大胜,但民进党仍然达到49万票与36%的得票率,显示了其稳定的基本支持群众。

  从三届台北市市长选举观察,民进党或泛绿在台北市有50万到70万票的实力,泛蓝则有80万至近90万票的实力。若泛蓝整合顺利或成功,就会在蓝绿较量与对决中获胜,否则泛蓝分裂,票源分散,就会让民进党从中获利。可见,台北市政坛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对抗激烈,泛蓝势力略大于泛绿势力。

  三、市议会权力结构与权力斗争

  由于台北市实现“半自治”,市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因此市议员是台北市权力争夺最激烈的机构。台北市议会实行自治民选时间相对较晚。1946年4月,台北市成立参议会。1967年7月8日,台湾“行政院”颁布《台北市议会组织规程》;1969年12月25日,台北市议会正式成立。

  台北市议会议员由市民选举产生,其名额以居民100万人为基数,选出议员35名,居民超过100万人部分,按其超过数,每满5万人选出1名,余数满2.5万人增选一名。议员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市议会设议长与副议长各一人,由议员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自1968年开始到2003年,台北市先后进行过九届议会直接选举。就各届议会议员背景后,国民党始终占多数,但所占比例一直在下降。就市议会议长与副议长党籍背景看,除第八届副议长费泰鸿为新党外,其余均为国民党党员。特别是议长连任情况严重,30多年来一共只有4人,其中林挺生连任三届议长,张建邦、陈建治与吴碧珠各任两届。尽管台北市议会没有明显的地方派系存在,但议长与副议长基本上都是有重要地方背景与财团势力的人。

  就台北市长民选后前两届市议会结构观察,国民党只战三分之一强。在1994年第九届台北市议会选举中,国民党取得20席,民进党取得18席,新党获得11席,无党籍获得3席。1998年第十届台北市议会选举,充分显示了政党政治权力结构。在这届议会52席议员中,国民党获得23席,民进党19席,新党9席,无党籍1席,不仅揭示了台北市议会三党政党的权力结构,而且无党籍也即地方派系与家族势力影响相对较小。此后,由于台湾整体政治结构的变化,2002年第十一届市议会选举发生重要变化,国民党取得20席,民进党17席,亲民党8席,新党5席,无党籍2席。

  不过在市议会,仍存在不同的次级利益结盟团体。其中以国民党的次级问政团体为多。市议会内所谓的“陈家班”是一股次政治势力,其领袖为前议长陈健治,成员包括了陈政忠、陈进棋、陈锦祥、陈永德等陈氏议员及老议员陈金璋、黄金如等。在第八届议会选举中,后两位不再参选,陈健治进入“立法院”,陈家班势力有所减弱,因此在议长选举中,原有望继承陈健治议长之位的陈政忠输给吴碧珠。不过,陈家班仍是一股政治势力,仍尊陈健治为精神领袖。“八人小组”也是国民党在议会的一股次政治势力,成员包括原有的蒋乃辛、林晋章、陈王梅(前养乐多集团陈重光之女)及新加入的李彦秀(李金璋女儿)、杨实秋、王正德、厉耿桂芳等。还有一个“好小子”团体,是国民党市党部为了新当选议员造势,而结合而成的新当选市议员。这个团体6人中有4人来自媒体,分别为东森电视台的王浩、华视记者陈惠敏、中视记者吴世正、警察广播电台的陈*(女字旁一个丽字下一个鹿)辉,另外两位是前“教育部次长”林昭贤之女林奕华与律师赖素如。

  民进党在台北市议会也有次级问政团体。早期有“八人绿色质询小组”与“孤岛组”,后则变为以党内派系为主的次级问政联盟。如“新潮系”新生代组成的“盖建康”,由江盖世、李建昌与段宜康组成。“正义连线”的柯景升、许富男、陈秀惠、罗宗胜、陈嘉铭等组成五人小组。“福国利连线”有颜圣冠、王世坚、高建智人;“美丽岛系”有蓝美津与陈正德等。其中王世坚经营日成营造公司,民进党中央办公室就是租借他的大楼,颜世冠是民进党“立法委员”颜锦福的女儿;蓝美津是前“立法委员”黄天福(民进党前主席黄信界的弟弟)的妻子。

  在台北市议会看不到明显的地方派系势力,政党是主导力量。但就议员个人的背景观察,除了政党力量的支持外,家族背景仍很重要。从当选的议员观察,不少市议员是前议员、官员或政治世家或大家族的后代。现任议长吴碧珠就很典型,有一定的地方势力与家族背景。她家早期经营猪肉铺与五金行,更重要的是她的父亲吴锡辉曾任多届阳明山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而这正是建立地方人脉关系的社会网。现在该信用合作社改为商业银行,前台北市议员、现民进党籍“立法委员”陈胜宏担任董事长,但吴锡辉仍为常务理事。这种背景是吴碧珠于1981年当选市议员、走上政坛的重要基础。同时,吴碧珠连续当选两届市议会议长,新党、亲民党与国民党等泛蓝阵营的支持是重要因素。

  四、政治结构的重组

  台北市是台湾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权力争夺激烈。总体上,泛蓝较有优势,泛绿力量相对较弱。

  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90年代初以前,台北市长一直由国民党中央官派。1994年进行民选市长后,民进党仅当选一届市长,国民党当选2届。在县议会选举中,以前当选的议员绝大部分为国民党籍。民进党成立后,当选议员不断增加。亲民党成立后,形势又发生新的变化。在2002年最新一届市议员选举中,国民党取得20席,较上届减少3席,得票率为32.1%;民进党得17席,减少2席,得票为32.7%;亲民党得8席,得票率为15.4%;新党得5席,得票率为9.7%。就蓝绿力量对比看,泛蓝共得33席,占总席次的63.5%,得票率为58.7%;泛绿得17席,占总席次的36.5%。

  就台北市“立法院”选举情况看,国民党与新党在“立法院”的席次下降,民进党、亲民党-台联党席次增加。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得7席,新党4席,民进党8席,无党籍1席;就得票率观察,国民党得票数为51.6万张,得票率为34.9%;民进党得票数为53.7万张,得票率为36.3%;新党得票数25.6万张,得票率为17.3%;其他党派得票数为16.9万张选票,得票率为11.5%。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获得大胜,取得8席;亲民党取得6席,国民党取得4席,台联党1席,新党未有人当选。就蓝绿两大阵营观察,泛蓝获得10席,得票数为62.8万张,得票率为51.4%;泛绿获得9席,得票数为48.1万张,得票率为39.4%。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泛蓝获得98万票,得票率达61.8%;属泛绿的民进党陈水扁获得59.7万票,得票率为37.6%。

  从上述近年来台北市多项选举观察,泛蓝占具优势,泛绿力量相对较弱,但泛蓝内部的互动对台北市政坛具有重要影响。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