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澎湖县七美乡概况

  时间:2009-02-17 09:23    来源:中国台湾网     
 
 

旧称

南屿、大屿

行政区管辖

澎湖县

行政区类别

经纬度

东经119.40度,北纬23.16度

总面积

6.9868平方公里

户数

1,147

人口

3,296人(2009年1

乡长

吕明广

区划

661

民意机关

七美乡民代表会

邮递区号

883

毗邻

无(四面环海)

 

  七美乡是台湾澎湖县最南端的一个乡,全乡均在七美屿一个岛屿上,约在县治马公市南南西方29海浬(36公里)处。

  词源

  七美乡原称为“大屿乡”。1949年,当时的澎湖县县长刘燕夫前来巡视时,为纪念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本岛,逼迫七位美女投井殉节的“七美人冢”贞烈事迹,经呈报省府核准后,始正式更名为“七美乡”。

  地理

  七美乡位于七美岛上,经纬度为东经119度40分,北纬23度16分,约在县治马公市南南西方29海浬(36公里)处。东南东距台南约48海浬,东南距高雄约58海浬。全乡总面积约6.99平方公里,周围长度14.40公里。七美屿乃一块切割的方山岛屿,面积为澎湖群岛第五大岛。

  七美本身并无测候站,其气候可参考临近的澎湖测候站相关资讯。澎湖群岛位于北回归线上,全年平均温度为摄氏23度,二月均温为摄氏16.2度,七月均温为摄氏28.3度。虽然四面环海,但因为缺乏良好植被,夏季仍感烦躁;冬季在强烈东北季风吹袭下,使人体的感觉温度低于气温约摄氏7度。

  历史

  依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七美地区在史前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活。1983年发现的“南港文化遗址”位于七美人冢东北方约250公尺处,是一处“细绳纹陶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1983年、2000年发现的南港、东湖、西北湾三处“石器制造场”,使七美成为台湾史前时代的重要研究据点之一。

  七美乡居民以讨海为主,每发生海难,就可能多出几个寡妇,所以曾有“寡妇岛”之称。七美岛为澎湖列岛最南端最大的孤悬岛屿,故原名为“大屿”、“南屿”及“南天岛”,日据时期原属澎湖厅望安支厅“望安庄”管辖,日据末期成立“大屿庄”,战后因改制为乡,又改称为“大屿乡”。1949年更名为“七美乡”迄今。

  行政区划

  七美乡总共分成6村,包括西湖村、东湖村、 中和村、平和村、海丰村及南港村,其中除南港村有11个邻外,其余均有10个邻,合计全乡共61个邻。

  产业

  七美乡的产业有水产养殖业、渔业、农业与畜牧业。

  水产养殖业是七美乡产业的大宗。由于水质无污染,养殖渔业品质高且产量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为九孔养殖业,包括珍珠九孔与翡翠九孔两种。每年7月举办的“九孔美食节”,皆能吸引大量游客。

  由于周围海域为洋流交会之处,形成鱼类资源丰富的渔场,因此渔业自古以来即为七美乡的重要产业。但因为近年来人口外流严重,加上渔货运输成本提高,渔民收入有限,大多仅能维持生活基本的需求而已。

  七美乡的农业用地达385.54公顷,占了七美乡用地的61.19%。但受限于气候因素,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并不多,大多是花生、地瓜、玉米及冬季蔬菜,另有一些具地方特色作物如风茹草等。近年来人口外流严重,导致废耕地面积比例偏高。

  七美乡由于交通不便,物资缺乏,因此畜牧业在自己自足的要求下,反而比澎湖本岛还要兴盛,主要饲养羊、鸡、牛、鸭、鹅等。岛上牛、羊饲养皆以自然放牧方式,任其啃食无污染野草,因而肉质鲜美。近年来羊肉市场需求量大增,产量有明显的大幅度成长。

  教育

  初中

  澎湖县立七美初中

 

  小学

  澎湖县立七美小学
  澎湖县立双湖小学

 

  交通

  进出七美乡仅有海路及七美机场。

  旅游

  七美人冢
  七美灯塔
  双心石沪
  小台湾

 
编辑:贺晨曦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