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架起一条生命的“天路” 玉树巴塘机场见证一名婴儿的生命救援

时间:2010-04-20 08:21   来源:新华网

  “快,来个医生!”兰州军区第三二三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员李芹的一声高呼,引得无数双眼睛转向了那边。一名藏族老太太在她的搀扶下,走进了巴塘机场隔离厅里的急救帐篷。

  这名老太太穿着深红色的藏袍,怀里鼓鼓囊囊,边走边叫嚷着。由于语言不通,没人知道她发生了什么事。

  当她解开藏袍时,怀里竟然躺着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青紫的脸庞,紧闭的双眼,不断颤抖的身体告诉李芹,婴儿的生命危在旦夕。李芹一边呼喊身边队员去请妇科医生王小特,一边急忙找来棉被把婴儿包裹起来。

  在李芹的协助下,医生王小特迅速为婴儿听诊,查体。婴儿是个早产儿,脐带用麻绳绑着,由于缺氧、饥饿导致面色发青,如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造成缺氧缺血性脑病乃至死亡。

  吸氧、处理脐带、用针管为男婴喂水……经过近1个小时的救治,男婴的体征状况暂时稳定下来。

  随后,医生王小特立即向带队领导请示,要求马上将男婴转送西宁。

  老太太名叫松措,这个男婴是她的孙子,家住玉树县西同路。地震发生时,婴儿的母亲曲尕、父亲斑久扎西、外公格兰一家三口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中。受伤较轻的斑久扎西从废墟中将曲尕和格兰挖了出来。格兰多处骨折;怀孕八个月的曲尕腿部软组织损伤。

  18日傍晚,由于地震的惊吓,曲尕出现早产迹象,斑久扎西请来了母亲松措帮忙接生。19日1时左右,在松措的帮助下,生下这名男婴。由于条件有限,又是早产,男婴身体非常虚弱。于是,松措等到天亮后,抱着男婴,拦上了一辆前往机场的轿车。

  12时46分,在医生王小特、康乐的护送下,男婴登上了前往西宁的班机。记者通过电话了解到,一路上,在两名医生的护理下,男婴一路吸氧,细心的医生在冲好奶粉后用皮肤试温后再喂食。13时50分到达西宁机场后,婴儿被立即送往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记者 刘奕湛)

 

专题: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强震

编辑:孙金诚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