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遭碾压女童仍未脱险 网友倡议“拒绝冷漠”

时间:2011-10-26 16:47   来源:法制晚报

  事发后,悦悦的父母赶到事发现场,见到阿婆(右),夫妻双双跪拜这位好心人,阿婆也当场落泪图/CFP

  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轧,18名路人“视而不见”的新闻事件,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法晚记者上午从小悦悦父母处及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ICU病房获悉,小悦悦虽然还不能自主呼吸,但其四肢已经有了轻微的知觉,不过,小女孩未脱离危险,不能自主呼吸,目前仍在治疗。

  向小悦悦伸出援手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已经获得了当地有关部门的数万元奖励。陈贤妹表示,将会把这笔钱分给小悦悦用做治疗费用。

  小悦悦的遭遇引起了社会公众的热烈讨论。包括演艺明星在内的众多公众,已在微博上发起了“拒绝冷漠”的倡议活动,希望能够呼唤起人们的爱心和良知。

  最新进展

  受伤女童有好转但仍未脱险

  昨天下午,小悦悦的父母开通微博,向广大关注小悦悦情况的网友们通报小悦悦的情况。

  小悦悦的父亲王先生在微博上称,医院方面并未宣布小悦悦脑死亡。悦悦的母亲在微博上表示,小悦悦昨天下午四肢有了轻微的知觉!

  今天上午,法晚记者从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ICU病房了解到,小悦悦仍在ICU治疗,虽有好转,但仍未脱离危险。

  拾荒阿姨受奖励将为女童捐款

  小悦悦被两辆汽车先后碾轧的过程中,先后有18名路人“视而不见”,直到第19个路人--拾荒阿姨陈贤妹伸出了援手。

  昨天上午,佛山市文明办的张主任曾向法晚记者介绍,佛山市南海区文明办等有关部门正在了解事件经过,拟对拾荒阿姨陈贤妹给予褒奖。今天上午记者获悉,陈贤妹已经获得数个部门分别给予的5000元和2万元的奖励。

  陈贤妹一开始表示拒绝这些物质奖励,但又担心不收钱背后又有人议论自己“装清高”。最后,在众人的安慰和劝说下,陈贤妹收下了这笔钱。陈贤妹随后还表示,要将这些钱分给需要钱救治的小悦悦。

  18名路人一人表示后悔

  小悦悦被碾轧的事件中,陈贤妹伸出援手获得了一片赞誉,而此前那18名“视而不见”的路人,则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口诛笔伐”。

  据当地媒体报道称,记者在对这18名路人进行回访时,只有一名同样是孩子母亲的路人表示很后悔当初未伸出援手,哪怕是拨打电话求助。

  而其他几名“当事”路人,却仍在坚称小悦悦被碾轧后,自己并未看见小悦悦趴在地上。

  警方调查“肇事司机”

  昨天,佛山警方宣布,根据警方前期搜集的证据以及肇事司机清晰的供述,可以确定现已归案的两名司机就是肇事司机。其中一名姓胡的司机已经表示了对此事的忏悔。

  但仍有一名自称是“肇事司机”的男子在骚扰小悦悦的父母。

  该名男子不仅称归案的司机胡某是“顶包”,还称“大不了赔钱”。

  对此,南海警方上午表示,现在警方已经对其展开联合调查,相信不久就可真相大白。

  爱心行动

  网友:发起“拒绝冷漠”倡议

  从事发后到今天,已经有网友在微博上发起了“拒绝冷漠”的倡议,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网友的支持。

  “拒绝冷漠。不奢望人人都是英雄,但曾经属于我们的伦理美德也消失了吗?是因为害怕就不再付出?还是我们的爱心已被冷漠覆盖?”著名演艺明星吴奇隆在其微博上表示:“失去人性的温暖我们还剩下什么?为小悦悦祈祷!也为仅存的人性祈祷,其实付出关爱并不难。”

  法晚记者上午从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获悉,由于需要呼吸机以及循环支持来维持小悦悦的生命体征,目前救治小悦悦的费用很大,每天需要四五千元。

  小悦悦的父母透露,目前已经有很多好心人表示要帮助小悦悦,也有网友在微博上表示,如果小悦悦的医疗费用无法承担,愿意为小悦悦捐款。

  中央文明办:道德领域存在问题须正视

  记者注意到,就在今年9月底中央文明办举办的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新闻发布会上,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在谈及“老人倒地无人搀扶”现象时,表示这绝不是中国人的道德观,扶老携幼、扶危济困是中国人不容置疑的价值判断。

  对中国人“道德滑坡”的说法,王世明表示,从主流上看,中国人呈现了良好的道德风貌。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必须正视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专家说法

  “好人没好报”观点作祟

  从此前各地传出的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搀扶到小悦悦被碾轧18名路人“漠视”,人们到底怎么了,曾经被视为民族传统美德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怎么变得这么难?

  这是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很多公众反思的话题。

  广州市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关系心理学家胡慎之则认为,这么多人对一个弱小生命见死不救,是一种“旁观者效应”——见别人都不做救人的行为,因此内心的谴责感会减少很多,“反正别人也没有救”。

  胡慎之认为,此事也说明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高。此外,胡慎之也认为,这么多人选择沉默也与一些社会上“救人者反被冤枉”的风气有关。胡慎之觉得,正是越来越多助人为乐的事情得不得应有的尊重,才造成了这么多“见死不救”的案例出现。

编辑:王新妍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