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不是谩骂攻击的“角斗场”

时间:2011-08-22 14: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民通过微博、跟帖等介入公共事务、关注政府决策、跟踪名人举动,显示了网络舆论的力量,也使公权部门和名人感到无处不在的约束和监督。但是也要看到,网络也是谣言、谎言、辱骂等不良话语和负面情绪蔓延的地方。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同网友在线交流时说:“网络,应该是网民享受幸福生活的‘虚拟家园’,而不是谩骂攻击的‘角斗场’。即使批评也要有批判的规则,揭露也要有揭露的底线。在网上无端欺负弱者、恶意侮辱他人,不是文明进步的表现,也不会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深圳特区报》7月5日)

  网民在讨论社会热点时,往往会过度解释、宣泄情绪,这无益于自由讨论的氛围和理性平和心境的构建。网络传播者动辄刻意追求集中火力的哄骂效应。一些社会现象在获得真相之前,就迅即在网络上引起一片讨伐之声,落井之石铺天盖地。在炮轰与起哄之后,还原话语真相的努力往往变得脆弱。事情缘何发生,在怎样的条件下进展,矛盾是如何升级的;这话是谁说的,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是怎么说的,又是怎样传播和扭曲的,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问题,实际关系到批判的意义和价值。不分青红皂白地兴师问罪,放大了负面效应,激化了矛盾冲突。

  网络媒体对各种怪现象、各种雷人事件有一种潜在的需求。苍蝇总是要叮有缝的蛋。即使稀松平常的事件,一些媒体也会想办法用哗众取宠的雷人标题吸引眼球。一些急于出名(包括出恶名)的人瞅准了这一点,故意制造雷人话语,以此来吸引公众注意力。对惊人之语的过度消费是当下媒体和网络之病,也是舆论让乌合之众为之疯狂的圈套和陷阱。事实上,一些雷人话语确实出自一些素质不高的人之口,也确实有一些雷人话语,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情绪背景,但也有一些雷人话语,完全是网络推手凭空炮制的。我们如果整日周旋在这些雷人话语之中,势必影响思想的深刻和社会的宽容,也会白白消耗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资源和情感资源。

  有人认为,虽然一些网络事件是人为推动的,但所体现的社会心理却是真实的,譬如对腐败愤怒、对教育不满、对贫富差距拉大担忧等等。问题是,真实的社会问题要想得到真正解决,必须建立在全面的调查、确凿的数字、具体的解决方案之中,决不会在商业目的的掺杂下亦真亦假的话语事件中得到解决。由若干无名的网民所表达的“民愤”,其建设性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无法要求跟帖者也像鲁迅先生那样有戳破“瞒和骗”的勇气和担当,但是,我们有必要从趋之若鹜的话语游戏中脱身。

  网络上的围观与起哄,并不必然代表社会正义。网络占领了当下的生活,人们在网上获得信息,在网上购物、炒股,在网上交友、恋爱、娱乐,通过网络出名、出风头。网络解放了人们的欲望和才华,使各种怀才不遇的人都有了发泄排遣的渠道。但是,网络有时也淹没了经典、稀释了真诚、放大了谣言、降低了智力、瓦解了记忆、消解了原创。网络不仅令人在阅读上浅尝辄止,也使得思考和表达变得飘忽不定。互联网不仅有黑客病毒侵袭的危险,而且也有遭受心灵病毒侵袭的危险。

  互联网时代的人心和风气不仅仅是虚拟空间的事情,也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思想文化的健康。无论是政治、法治的进步,还是教育、文化的发展都是靠一点点努力实现的。一些网络发言者拒绝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更不愿意耐心考察客观条件和语境。他们悬置了一个踮起脚也够不着的价值标准,以此来衍生出一系列的议论,他们的话语姿态是高高在上的,不合现实,也不接地气。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过程,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国情复杂,特别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之管理、决策者自身的能力水平有限,肯定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网络发言者当然有批评社会的权利,只是,不着边际的怒骂并不解决实际问题。网络发言者只有从虚拟世界回到现实中,从观念之争回到实践层面,从围观到参与,才能既发现弊端,又不以先入为主的偏见判断扭曲现实,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行之道。(国强)

编辑:王新妍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