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就像修建自己的家园

时间:2010-05-14 10:27   来源:四川日报

 

去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灾区的百姓请回了帮助过他们的外省恩人,本报和多家省级党报联手进行报道,共同勾勒援建丰碑,传播感恩情怀,记录家园重生。

 

今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在灾后恢复重建决胜之年的关键时刻,灾区大地浴火重生的新家园,正在汇聚升腾起新的希望;意气风发的灾区群众,正与众多援建者一道,跳起摸高、蓄势突破,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而日夜奋战。今天,我们再次联合兄弟党报,推出“丰碑——党报联动·援建决胜进行时”特别报道,再次记录灾区日新月异的巨变,美好新家园的崛起,高质量快速复兴的奇迹。

 

2000万上海人民在行动

 

□解放日报记者张全

 

“上海市对口援建都江堰市,不是指挥部34个人在援建,也不是12000名建设者在援建,而是2000万上海人民在援建。”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援建指挥部总指挥薛潮的一番话,是两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情系都江堰的真实写照。

 

 200867,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震后第一时间来到都江堰。在向峨乡一片废墟上,面对失去校园的孩子们,他深情的话语中透露着坚定:“上海孩子享受什么样的教育环境,都江堰孩子也要享受同样的教育环境。”这一天,正式拉开了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的大幕。

 

岷江黄浦江水水相融,上海都江堰心心相连!截至目前,包括上海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在内,已有30位上海市领导50多次到都江堰市调研,推进援建工作;在筹办世博会最紧张的时候,俞正声也始终牵挂着都江堰,今年初1个多月时间里先后4次对援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长韩正先后4次赴都江堰市指导工作,4次主持召开市援建领导小组会议……

 

“尽管上海正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转型的考验,但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决心不动摇”、“每一个援建项目都要建成优质工程、可持续发展工程、人民满意工程”、“世博大餐,沪川分享”……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凝聚着上海市领导对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

 

两年来,上海举全市之力,全力以赴投入对口援建。上海18个区县和都江堰19个乡镇结成帮扶对子,围绕乡村道路、场镇规划、农贸市场、扶贫帮困等项目给予大力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各区县累计投入援建资金和实物已超过1.23亿元。“上海各区县还和当地各乡镇签订‘社区守望相助’协议,两地47个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都江堰人多了一个‘上海亲戚’。”薛潮说。

 

“来自上海的问候”系列活动,也持续不断地将上海人民的浓浓亲情传递到都江堰每户困难家庭,上海向都江堰低保户、孤残人员、遇难伤残家庭等赠送“爱心家电”或慰问物资。2009年春节期间,上海投入824万元开展帮困送温暖,5.51万户都江堰困难家庭受益;2010年春节前,又投入800万元帮困资金,惠及4.7万户都江堰特困家庭。

 

“一市帮一镇”江苏铸大爱丰碑

 

□新华日报记者廖慧

 

“一市帮一镇”,江苏由13个省辖市和8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区)对口支援绵竹21个镇乡,从全省各级机关选调222名优秀干部组成各援建指挥组。7700万江苏人民用奔涌的大爱和无声的奉献,铸就了援建绵竹的历史丰碑。

 

援建之初,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委副书记、省长罗志军就赴绵竹实地考察,研究制定援建方案并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口支援绵竹是中央交给江苏的重要任务,江苏人民与绵竹人民一家人、一条心,有着同一个目标——重建美好家园。”梁保华的话,掷地有声。

 

务实,是绵竹当地干部群众对江苏援建人员的最深印象。江苏各级领导干部每次到灾区,总是马不停蹄地到现场,中午一般都是吃盒饭。

 

2008年底建立的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由江苏镇江农科所承担建设,种上了草莓、梨树、葡萄。一个农业示范园里,“挤”进了一位全国劳模、3位省劳模、3位市劳模。

 

69岁的镇江农业专家赵亚夫,膝盖中的骨刺隐隐作痛,抹着药膏、拄着拐杖去到农户家的猪圈边、果园里。在他率领的一批农业专家能手带动下,高效农业的种子在绵竹开花结果。

 

各种援建服务手臂不断延伸。江苏南通市先后有上百名志愿者到绵竹新市镇服务;江苏学校已与绵竹市80%的学校结成了对子;江苏劳动保障部门对绵竹籍员工实行跟踪服务,到江苏打工的绵竹人没有一人失业返乡。

 

援建者们都说,最感谢的是家人,最对不起的也是家人。到绵竹援建后,苏州市援建指挥组指挥长沈国芳短短一个月内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沈国芳说,哪个家里没有点困难呢,但不愿意让家里的事情影响到援建工作。

 

负责绵竹市医院施工的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公司援建队伍中,有一位女同志叫凡建。作为建筑专家,她每天10多个小时泡在工地上。已退休的63岁父亲凡同山也跟着女儿一起过来搞援建。而凡建的丈夫高宝俭,负责管理整个集团的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援建工程动工后也多次来到绵竹。聚少离多的一家人,今年春节团聚在绵竹的援建工地上。

 

来自江苏社会各界的深情厚谊,就这样有力地支援着对口援建,深深地感动着绵竹群众。

 

山东援建创造“六个第一”

 

□大众日报记者贾瑞

 

从零开始,建起一座新县城。从中央宣布由山东对口援助北川那一刻起,北川人民便用期盼的目光关注着山东,全国人民的目光也在关注着山东。

 

“再造一个新北川”是一次城乡重建、产业重组、社会再造,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是一项伟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面对如此艰巨繁杂的恢复重建任务,山东该如何再造一个新北川?

 

“中央确定由山东对口支援北川县,这是对山东的高度信任和重托。”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多次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计代价,不讲条件,举全省之力,带着深厚的感情,坚决打好“再造一个新北川”这场硬仗。姜异康、姜大明亲自主持研究北川恢复重建规划和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并先后亲赴绵阳、北川调研考察,对接和指导对口支援工作。

 

“把北川当做山东第141个县来建”,“9400万山东人民心急如焚,你们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你们需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山东省第一时间作出铿锵有力的承诺。

 

山东省最快地确定了科学援建、务实援建、和谐援建的理念,建立了山东省包北川县、17个市包22个乡镇、140个县(市、区)包北川各村的对口援建机制。

 

一年多来,山东援建人员中涌现出了一批像崔学选那样苦干实干的优秀代表;建筑企业不计得失、争先恐后到条件艰苦的北川;全省100多家企业到北川考察投资……

 

一年多来,山东援建工作叫响了“山东质量、山东速度和山东品牌”,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个成立对口支援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个进入灾区对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第一个协助完成灾后重建规划方案;第一个为灾区提供农村住房补助资金;第一个启动乡镇援建项目;第一个完成异地重建乡镇援建项目并交付使用。

 

目前,已安排各类援建计划投资108亿元,安排新县城和场镇援建项目242个,已建成163个。农户住房和新农村建设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北川,维修加固农房已全部完成,乡镇援建项目已全部交付使用。举世瞩目的北川新县城,天天都有新变化。

 

把青川当浙江的一个县来建设

 

□浙江日报记者陈悟宪

 

“我们要竭尽全力,把青川的事当作我们自己的事,把青川当我们的一个县来建设。”在一次会议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深情地说。

 

目前,浙江省对口援建青川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胜利,援建实务工作量已达65个亿。援建指挥部指挥长谈月明感慨颇多。

 

还在中央刚作出“一省帮一县”对口援建决策时,赵洪祝就第一个来到了青川,那是2008619,正是余震频发期。浙江成立省抗震救灾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赵洪祝和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亲任组长;组建省支援青川灾后恢复重建办公室、驻青川援建指挥部,制订了援建工作方案和《3年援建规划》;确定全省11个市和29个经济强县对口援建青川36个乡镇,“一市县对口一乡镇”的援建体制;率先于全国第一个在灾区挂牌成立援建指挥部……确定援建资金财政1%支出和社会捐赠桥归桥、路归路,分开计算,一分不少全部用于援建青川,总计达80亿以上。

 

谈月明感慨地说,实践证明,这是一套符合实际的科学援建、高效援建好做法,是我省所独创的。谈月明清楚地记得,去年8月,正在西藏那曲考察的赵洪祝,因过于繁忙,加上高原反应,身体不适,带着氧气袋直下广元青川,考察援建进度。

 

“要把对口援建青川,做得更好一些、更认真一点、更有效一点。”2008821,吕祖善率浙江省政府办、发改委、建设厅、卫生厅、经贸委、教育厅、财政厅、交通厅等部门负责人来青川调研时说。

 

援建工作要务实惠民,致富百姓。浙江省十分重视在青川灾后重建的所有民生工程。为让青川人民尽快地富起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非常关注青川的产业重建与发展,决定在广元市借一块“飞地”,建立产业园区。目前,入园企业已达16家,投资额超过21个亿。

 

去年820日,青川智慧岛教育园奠基,赵洪祝亲往参加奠基启动仪式,“我们要把青川的事,真当作我们浙江的事……将来青川群众富起来了,走上了小康大道,咱们浙江才算是真的赢家。”赵洪祝表示,浙江、四川两省人民齐心奋斗,一定能够战胜眼前的困难,“把青川建设得更加美好!”

 

精兵强将广东“但求最好”

 

□南方日报记者张迪

 

“不求最快,但求最好”。去年1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援建汶川县“十大民生工程”交付使用仪式上,反复叮嘱广东援建者:广东省完成对口支援任务的决心不变、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同年827,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率领广东省代表团到汶川考察对口援建工作,出席广东省对口援建汶川16所学校项目整体交钥匙仪式。在广东省高层领导带动下,援建工作如火如荼,社会各界积极响应。

 

今年331日,广州援建威州77个项目整体竣工,提前半年实现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而这只是广东援建工程的一个缩影。佛山对口援建水磨镇灾后重建完成投资9.2亿元,援建项目78个;中山对口援建漩口镇的任务额为4.11亿余元,援建项目88个……

 

广东在对口援建上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援建队伍更汇集了各路精兵强将。“第一批援建干部58人中就有10多个是博士。”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对口援建汶川工作组组长陈茂辉用“精兵强将”来评价手下的这支援建队伍。他介绍,广州援建威州镇工作组的18个成员当中,连同组长李俊夫在内一共有7名博士。

 

在政府致力加强对口援建力度的同时,广东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其中广州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投资5800万元,捐建汶川县第一小学。在迎接灾后第二个春节之际,揭阳市慰问团为卧龙群众送去80余万元物资和现金;珠海市慈善慰问团为绵虒镇8000多群众捐赠110多万元物资和现金;惠州为三江乡捐资100万元,建立了“创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金”,同时设立的还有覆盖从小学生到孤寡老人的7个基金。

 

社会各界捐物捐钱,数不胜数。同时也提倡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援建思路,坚持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广州南联实业有限公司和广东华昌铝厂有限公司成为了首批进驻成都·阿坝工业园区的企业,肩负起就地“造血”,尽快恢复汶川工业经济的重任。

 

今年4月,广东首推“大爱之旅”,坚持以旅游“援建”汶川。广州市旅游局长朱力在活动启动仪式讲话上表示:“对于旅游占全省GDP10%的四川而言,旅游将是下一阶段帮助四川继续恢复的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编辑:栗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