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汶川地震两周年:新型产业托起地震灾区的明天

时间:2010-05-14 10:4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5月13日电飞地工业园、新型种植业、生态观光游……在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当记者再次踏访四川地震灾区,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如今正凭借着方兴未艾的新型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重点支持“两高一低”型工业

 

“将来青川的产业,将从这里腾飞!”张家献指着不远处一片宽阔的厂房说。这里是位于广元市郊外的川浙合作产业园,作为广元市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张家献已经无数次在心中谋划过产业园的发展蓝图。

 

广元市青川县是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青川工业企业震后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家能正常生产。浙江省援建指挥部根据灾后生产力布局及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两高一低”型工业,帮助青川产业重建。

 

川浙合作产业园是浙江支援青川在广元建设的飞地工业园,园区自2008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产业园区已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近20亿元。到今年底,入园产业项目将突破20个,产值达到5亿元。

 

在四川地震灾区,产业重建不是简单地把灾区原有产业进行复制,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各种新型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灾区抓住灾后重建契机,将灾后重建与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且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震前的北川是农业县,震后北川依托山东援建优势,积极打造北川-山东经济开发区、北川-山东产业园、安昌工业园区和永安-香泉工业园等产业园区,并且以项目为依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项目向园区集中。目前,北川-山东产业园区已有24家企业入驻,20家企业开工建设。

 

长期以来,绵阳主要发展电子工业,产业的单一性让绵阳工业的抗风险能力较为欠缺。灾后重建中,绵阳整合市内6大产业园区功能,建成了电子信息、食品医药、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六大产业基地。

编辑:栗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