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熊传东:“四川重建模式”是科学发展的决策之路

时间:2010-05-14 15:21   来源:荆楚网

 

今年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决胜之年,四川人民誓交满意答卷:年内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明确930日前累计完成灾后重建投资和项目达到85%以上,力争年底完成90%。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灾后恢复重建新闻发布会上,四川人民作出了郑重承诺。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震撼、感叹、欣慰和奇迹

 

两年来,四川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斗争,在废墟中挺立、在不屈中前行、在感恩中奋进、在困境中自立、在灾难中自强……

 

两年来,四川灾区的城镇、乡村、住房、道路、桥梁、工厂、学校、医院、商店、农田……恢复和超越了昔日的繁荣景象;干部、工人、农民、学生、老人、小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和希望……

 

面对来自祖国、甚至世界各方如潮水般的大爱涌汇四川盆地,四川人民时刻不忘感恩的同时,更没忘记胜利的果实最终还得靠自身来争取,四川人民更加珍重通过自己动手来丰衣足食。两年来,四川人民通过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同自然灾害、生存状况、生活困境与金融危机顽强抗争。

 

在灾后恢复重建的两年时间里,在十余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在遭受特大地震灾害后的废墟上,在美丽的四川盆地里,四川人民用智慧和实干创造出了世界史上特大灾害后重建的壮丽诗篇。从而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独有的“四川重建模式”。“四川重建模式”是“中国模式”的成功典范、是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的全面小康建设与全面和谐战略的决策之路。四川重建成果向世界彰显了伟大的四川精神和中国奇迹。

 

“四川重建模式”告诉我们,重建和发展最终靠自给自足。

 

真抓实干,分秒必争,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今年春节,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的新年寄语——吃完团圆饭,咱们接着干。简单十个字,深表干群情。省委书记的新年寄语犹如重建的催化剂,既鼓舞了四川人民的士气,更表达了重建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在重建资金存在缺口的困境下,不轻易向国家财政伸手要资金,通过自身创新融资渠道来解决,进一步增收节支,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灾后恢复重建中。其缺口资金来源主要依靠群众自筹和金融机构贷款,去年,四川GDP14.5%的同比增速跑赢全国“大盘”,跻身全国第四位。目前,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已转向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等方面,灾区持续发展能力正在增强。四川从上到下,从城镇到乡村,从干部到百姓,始终将“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作为重建的法宝,即一半靠政府、一半靠百姓,一半靠干部、一半靠自己,一半靠贷借,一半靠生钱。截止目前,四川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也没有引起社会动荡。

 

“四川重建模式”告诉我们,重建和发展更需要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得以又好又快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经验,有力推动了灾后重建的进程。遵照国务院重建总体规划和十个专项规划的基础上,灾区各市州、县市区都制定了适合本地发展的重建规划和相关制度。规划从点到线,再由线到面,覆盖之广,辐射之深;制度从小到大,小细到粗,进行层层管理和规范。规划体现了前瞻超前,制度侧重了法制性,两者都注重了恢复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重建过程中,总结了六大经验:一是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二是尊重自然,科学布局;三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四是创新机制,协助重建;五是安全重建,保证质量;六是传承文化,保护生态。六大经验是“四川重建模式”提炼的重建科学规划宝典,是促进和推动四川重建工作的必要智库。

 

“四川重建模式”告诉我们,重建和发展要创新对口援建。

 

通过创新对口援建协调模式,形成了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分工负责、沟通协调、有序运转的良好局面。与援建省份无缝隙对接、无障碍合作,确保了灾后重建的有力、有序、有效。在灾后重建的实践中所创造出的一个个重建模式、推进机制,为我国深化各领域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在上海市对口援建的都江堰市成街区建设项目上,突然创新了三大特点:一是在“一街区、一家人”理念的基础上,融入上海元素的同时,建筑风貌体现上海特有的弄堂风情;二是在集居住、学校、医疗、购物、观光、休闲于一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的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性;三是在充分利用现有优质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蒲阳河的河水引流到区域中心,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下,加强与对口援建省份的企业通力合作,以求得通过与本地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参与灾区产业恢复重建。在针对各对口援建规划模式上,不是一味照搬拿来即用,而是根本当地实情,突出创新与发展,以打造和重建一个新四川为目标。

 

“四川重建模式”告诉我们,重建和发展注重管理和监督。

 

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每一个项目都承载着灾区人民的期盼,每一分钱都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支持。为确保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程都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四川各级行政部门专门成立了从上到下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机构,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模式,几乎达到一个项目有多头管理和多方监督的格局。特别是,围绕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监督检查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为此,四川从全省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发改、建设等职能部门抽调近300名干部,组成6个市(州)监督检查工作组和1个省直机关监督检查工作组,44个县(市、区)监督检查工作组,他们始终坚守一线,实行驻点和巡回检查。两年来,一手抓恢复重建,一手抓监督检查。廉洁重建和阳光重建被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做到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管好用好每一分钱,既做到财尽其用,用当其所,发挥最大效益;又做到项目落成,干部不倒,党和人民满意。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监督检查工作的一些成功做法,对于正在深入开展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专项治理工作以及玉树灾后重建都有积极意义。

 

“四川重建模式”告诉我们,重建和发展首要基础和产业。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重点突出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城镇重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工率96%,灾区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重建有序推进,工厂、学校、医院等建设全面推进。一刻也不放松抢抓重大机遇,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产业重建。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推动重点产业发展,灾区产业布局逐步优化,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加快农业恢复重建。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助农增收、致富还贷”行动,切实抓好农村扶贫开发,农业恢复面达100%。二是强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打造资源转化载体。“四川重建模式”探索出了“群众自主建、业主联合建、统筹还房建、单位组织建、政府组织建”等重建模式。对福利院、敬老院、残疾人康复机构等重建项目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功能较震前规划提前完成。真正做到了,基础建设基本完成,产业重建成效明显,生态重建有序开展。

 

“四川重建模式”告诉我们,重建和发展正确处理好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抓住重点是指要确保人力、财力、物力、智力向重点方面倾斜,主要体现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如在援建工作中突出抓好家园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精神家园建“四大重建”重点。二是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输血”是靠外力援助推动,“造血”则是内部功能的恢复,两者兼顾,必有成效。三是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抓紧恢复民生,抓紧恢复产业,抓紧恢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是恢复重建成之首、之基、之源,更是之长远发展方向,松懈不得。四是正确处理好援建进度与质量、安全的关系。质量是重建的生命,进度必须服从质量。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援建进度,提高援建效率。五是正确处理好指挥部与当地的关系。指挥部要注意与当地的关系。因为援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需要当地政府的配合和支持;援建工作成效如何,也需要当地政府的评价和肯定。要注意做到“两个充分”,即要充分尊重、要充分依靠。

 

两年来,四川人民不等不靠不要,依托“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三维重建模式,在灾难中顽强崛起、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坚强挺立。

 

两年来,今日之全新的四川盆地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四川和四川人民的坚强、神勇、美丽、智慧、魄力与魅力:四川人民挑战了,他们挑战了不可挑战的;四川人民战胜了,他们战胜了不可战胜的;四川人民征服了,他们征服了不可征服的;四川人民成功了,他们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灾后重建新成果,他们迎得了空前盛世的全面小康与全面和谐的新局面。

 

“四川重建模式”所彰显的智慧、速度、奇迹,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运筹帷幄的执政能力,印证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

 

编辑:栗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