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深圳国贸大厦:“深圳速度”从这里诞生

时间:2010-08-25 13:24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一座建筑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一个城市浓缩了一个国家改革开放的奇迹。深圳国贸大厦便是如此,她的诞生,创下了中国的数个第一:我国最早实行招标的建筑工程,在国内率先大面积运用滑模施工,以及抒写“改革开放神话”——“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新中国六十年的岁月中,抽离出深圳国贸大厦这一“标本”,我们可再次回味“深圳速度”的历史意义。速度意味着效率,效率背后则是创新。用创新赢得尊严,也正是深处金融危机中的广东乃至中国当下最需要的。

  解密

  少赚几百万创了“深圳速度”

  在彩色照片还很稀少的年代里,上世纪80年代,一张四顶“红帽子”的照片反复出现在各种报章上。照片中的四个人,在那时被称作“缔造深圳速度的四顶红帽子”:工地负责人王毓刚,工地党支部书记厉复兴,技术负责人俞飞熊,滑模小组组长罗君东。在国贸大厦的建设热潮中,这4个年轻人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

  不惜一切代价承建方“拿下”国贸

  深圳国贸大厦高160米,53层,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中建三局建造。它在建设过程中创下了3天1层楼的“深圳速度”,但承建方为此却付出因放弃另一大项目而少赚几百万港币的代价。

  1983年,中建三局一公司刚接下金城大厦工程,该项目由6栋32层的大楼组成,港商给出的条件非常优厚。而几乎就在同一时刻,深圳市政府宣布投建一座50层的大楼——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时任中建三局局长的张恩沛特地从武汉来到深圳参加投标,但深圳市政府要求:参加国贸大厦招标,就必须放弃金城大厦工程。

  “国贸”只是一个有可能辉煌的希望,而“金城”却是唾手可得的经济利益,张恩沛反反复复拿不定主意,而投标的日期已经临近了。经过反复考虑,中建三局决定:国贸大厦是深圳特区的标志性建筑,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工程,要不惜一切“拿下”它!

  1984年4月30日,国贸大厦比计划提前1个月封顶。从那时起,“深圳速度”就在全国传开了。四顶“红帽子”之一的王毓刚说,中建三局建国贸大厦赚了1000多万元,但如果接金城大厦项目可多赚几百万港币。

  贷款购买设备受到经济审查

  中建三局是以“滑模施工”中标,但实际试验数次失败却差点压垮了他们。滑模工艺是指先用钢结构搭建模板,再往里浇灌水泥,等到水泥大体凝固,再往上提升模板。这种盖楼的方式虽然快,但是如此大面积的滑模施工国内尚无先例。

  3次试验,3次失败!四顶“红帽子”连同1000多位工人被狠狠打击了一把。为了顺利实施关键的滑模施工技术,张恩沛在四顶“红帽子”面前做出了承诺——你们要什么设备,我给你提供什么!

  等真正拿到设备清单一算账,张恩沛一筹莫展了:折合外汇一算,最起码没有八十万元是不行的。八十万元呐!怎么解决?按照国家当时的规定,购买价值在五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设备,就必须向国家建设部递交书面报告,报告的审批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谁都猜得到,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未被批准。国贸大厦的工期一天天临近,再不开工,大厦将无法按期交付使用。

  张恩沛干脆来了个“只斩不奏”,未经请示上级,张恩沛以个人名义做担保,用外汇券从香港采购了2个爬塔、3台混凝土输送泵和1台混凝土搅拌站。当晚11时,新设备刚到,他们就连夜进行滑模试验。“豁出去了,反正我不为自己,你法办我,我也心安理得。我觉得我没有做错什么,过去当兵,我牺牲都不怕,现在搞这个为了国家,我怕什么?”张恩沛并没有为当时的做法而后悔。

  就因为在国贸施工期间的这个举措,张恩沛在1989年受到了有关部门的经济审查。审查的结果只有八个字:功大于过,下不为例。

  过了这一关,国贸大厦工程建设就“雨过天晴”了,越干越顺,速度越来越快。第5至10楼,7天一层;第11至20楼,5天一层;第21至30楼,4天一层;到了30楼以上,进度达到了3天一层,其中最快是两天半一层!

  观察

  速度成就改革先锋的高度

  在深圳这片不长庄稼只“长”高楼大厦的土地上,耸立着一座享有殊荣的建筑——深圳国贸大厦。

  如今,深圳国贸大厦在鳞次栉比的楼群里已显得有些陈旧,但二十多年前,它却是“深圳速度”的代名词。这座建成于1984年、高160米的中国建筑史上第一栋超高层建筑,是我国最早实行招标的建筑工程;她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是深圳人用“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谱写的“改革开放的神话”。

  速度之于深圳,从来都是一个极具诱惑的词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当时的深圳,大街小巷都张扬着这个振聋发聩的口号,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试图把自己变成一个高速运转的永动机。

  那时国贸工地上共有60多对双职工,其中就有工程局副局长李传芳和在一公司技术科当主任的丈夫俞飞熊。这些天天见面的“牛郎织女”们,像单身职工一样,分住在大工棚集体宿舍里。而“深圳速度”就是这批最早来深的建设者们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

  在中国女排拿了世界冠军后,国贸大厦工地上还挂出了一个大标语——“发扬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优质高速完成国贸工程施工”。

  改革创新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国贸大厦承建方——中建三局,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制度,实行计件工资。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奖金不封顶,大楼快封顶;奖金一封顶,大楼封不了顶。工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最高拿到的工资是六百多块。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基本的生活条件远不及现在。在国贸大厦建设工地,有记者采访工人,问他们这么辛苦最希望得到什么?工人们说,只希望能够在落成的国贸大厦面前合个影。

  那时候,国贸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往上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平均每周都会播发一条关于深圳的新闻报道。画面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这座正在一天天长高的中国第一高楼。1984年春天,在国贸“爬升”到一半的时候,第一次南方视察的邓小平站在旁边的国商大厦楼顶,亲眼观看了国贸工地。

  1984年“五一”劳动节前一天,国贸大厦主楼封顶,比预计的工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月!

  1992年春天,88岁的邓小平登上国贸大厦顶楼的旋转餐厅,在这里,他指出: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经济特区才刚起步。八年过去了,深圳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尝试,大胆地闯!这段话,后来被人们称为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国贸大厦也成为“深圳速度”的代名词。

  1992年小平南方视察离开深圳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要搞快一点!”

  深圳人没有辜负总设计师的嘱托。不久,这一片热土上掀起了第二次快速建设的高潮。四年后,地王大厦以“两天半建设一层”的速度成就了亚洲第一高楼。

  15年过去了,又是翻天巨变。当年小平同志登临的深圳最高楼国贸大厦已淹没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一栋栋更高的楼宇从旁边超越,直指云霄……而这座城市的年轻人,盼望着继续刷新高度。

  讲述

  “参加特区建设是一生最大荣耀”

  ■讲述人

  李传芳,女,1983年任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副局长兼任深圳国贸大厦工程现场总指挥。1984年6月任深圳市副市长,现已退休。

  工地上夫妻成“牛郎织女”

  1981年,梁湘、周鼎等同志来深圳接过吴南生等同志的班后,最早酝酿立项的就是国贸大厦。当时深圳的大型办公楼,在建的只有一座20层的国际商业大厦,初定建38层,后来讨论议定了53层,比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最高建筑——南京金陵饭店高一层。53层放在现在当然不算什么,但当时属于中国内地之最。

  深圳市政府规定,国贸大厦要通过招标来确定承建单位。共有7家省级以上建筑企业获准参与投标,最后由武汉的中建三局(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标,当时我是副局长。三局在武汉和荆州地区挑选了1000多名精兵强将,意气风发地开赴深圳,充实到三局一公司。

  工地上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工人们是夫妻也得分开住集体宿舍。我受三局委托任现场总指挥,我爱人俞飞熊是总工程师兼滑模施工副指挥,也都不住在一起。工棚是用油毛毡和竹竿、竹席、竹叶搭起来的,闷热又潮湿。但工人们一点也不觉得苦,他们认为能参加特区建设是一生中最大的荣耀。深圳高温酷热、又经常下雨。工地上实行12个小时轮班倒,人停机不停。工人们士气旺盛,不讲条件,拼命苦干,每天在烈日蒸烤下作业,大汗淋漓,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很多女钢筋工也像男工们一样,很粗的螺纹钢扛起来就走。

  攻关4个月拿下“滑模”

  国贸大厦能够高标准如期建成,关键是成功运用了滑模工艺。用今天话说,是拿下了建筑行业的“高科技”。传统施工用的是翻模工艺,是在大楼的外部密密麻麻搭建一圈脚手架,一直搭到最顶层,然后一层层地制模板、轧钢筋、浇水泥;搞好一层,把模板拆下,重新翻制,再轧钢筋、浇水泥……一个1530平方米的层面,工期最少得15天;50层主楼,封顶要750天。

  滑模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搭建脚手架,用模板做成板墙,然后将混凝土从墙心中间灌入,模板“滑”升,混凝土墙就立在那儿了。整个一个平台,可以一边轧钢筋、一边浇铸混凝土,一边外筒内筒及宽梁同时滑升,几道工序衔接紧凑,同时进行,因此效率成倍提高。但滑模工艺的难度太高,建筑行业并未广泛使用。中建三局要在深圳吃这“第一只螃蟹”,无疑要冒巨大的风险。

  当时局长张恩沛说:“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通过滑模工艺才能创造效益,提升我们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和形象。”当时各种各样的风凉话都有,也有人好心地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按老办法搞吧,虽然慢,但保险。但压力再大,我们硬着头皮顶着。从1983年6月到10月,我们整整攻了4个月的关。

  1984年9月3日,国贸大厦主体工程顺利完成。封顶仪式上,工人们买了一挂总长160米的鞭炮,从楼顶直挂下来,用钢丝绳拉着,足足燃放了二十多分钟。

  “三天一层楼”只是当时深圳数千个建设工地大干快上、热火朝天地创造各式各样奇迹的一个代表。当它作为“深圳速度”的象征时,人们强调的是它的速度。我认为,“三天一层楼”也可以说是“深圳效益”的象征。由国贸大厦联想到整个深圳特区的建设,也是一个速度与效益同步发展的历史。

  延伸

  中国人的“高楼情结”

  一位从事多年社会学研究的专家可谓一语中的:“中国人有一种很深厚的高楼情结。”

  1985年,160米高的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首开大陆超高层建筑先河;1990年,北京京广中心突破200米;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以“九天四层楼”的新深圳速度将楼高拔高到384米;随后上海金茂大厦以420米的高度排名世界第三。

  如今,有统计显示:在世界排名前十的摩天大楼中,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就占了4个。

  尽管世界各国纷纷对外声称要建“世界第一高楼”,但“第一高楼”仍只是相对高度。无论城市的“海拔”如何走高,深圳国贸大厦永远是国人心中一座不朽的里程碑。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冯存健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