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专家:地震灾区文物急需资金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

时间:2008-06-06 11: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孙颖 张舵)众多文物专家日前在北京公开表示,汶川地震对四川等地文物和古建造成大面积破坏,修复工作的资金缺口很大,当前急需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应对即将到来的雨季。

  “目前我们急需对受灾古建筑和历史古迹进行临时性保护措施,以免在7、8月份雨季到来时再次受到自然损害。”在日前举行的“国宝工程·文化遗产震灾抢救行动”专家论坛上,四川绵阳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长唐光孝通过电话连线对现场的与会者说。

  绵阳市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文保所几乎全部在地震中受到损害,修复和重建将是长期艰巨的工程。“不管是当前的临时性措施,还是今后的全面修复都急需技术和资金支持。”唐光孝说。

  这次地震中国7个省份遭到损毁、破坏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超过12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超过300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800处。都江堰、乐山大佛、秦兵马俑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在论坛上说,维修地震受损古建要坚持四个原则,即保持原来的建筑形制和艺术风格、原来的建筑结构、原来的建筑材料以及工艺技术。

  此次汶川地震还导致受灾各省份的多家博物馆建筑坍塌、馆舍受损,馆藏文物受损数量近3000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200余件。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说,针对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古迹的修复,必须先摸清受灾情况、做好整体规划,然后科学稳妥地实施,因此抢救和修复地震受损文物和古建是非常紧迫而浩大的工作。

  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马自树指出,对于地震中受损古建筑的抢救和修复,目前最重要的是资金,需要海内外各方力量的支持。

  据悉,“国宝工程·文化遗产震灾抢救行动”日前在北京启动,武侯祠、杜甫草堂、李白故居已成为首批重点抢救资助项目,并面向海内外开展募捐。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