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五逛世博园 自创小妙招尝遍各国美食

时间:2010-10-20 11:47   来源:文汇报

  谁能想象身怀六甲的“准妈妈”竟会对世博会上的各种展示如此着迷,前前后后进园区不下5次。当然,如果观博只是凑凑热闹尚不能以“技术贴”来形容,这位叫作刘玲媚的“世博达人”告诉记者,从事多年会展业务的她之所以会对世博园流连忘返,可少不了她的“专业性理由”——搜寻工作中的创意灵感,而她在博客上写下洋洋洒洒的数十篇观博日记正可以为此提供充分的“佐证”。

  “专业”技术看展览

  眼前的刘玲媚已经怀孕接近7个月,不过看她依然站在记者身旁手舞足蹈的样子,足可以说明其身手之“矫健”。按照她的说法,她和老公结伴,基本是每月一游世博园,最近她又乐呵呵地挺着6个月的大肚子逛了整整一天世博会。或许5次的进园纪录听上去不多,但对于肚子里还有个小宝宝的她来说,也能称得上“铁杆”了。

  “我看世博场馆的角度可能和一般游客的眼光不一样”,会展专业出身的刘玲媚习惯于观察各个场馆的布展情况,包括展位的各个细节、展示的内容创意都要细细留意一番。她告诉记者,很多世博国家馆里都大面积运用了LED屏幕,展示效果很好但成本也不小,而城市最佳实践区里的一些展示虽然空间有限,却显得“匠心独具”,让她很受启发。“巴西的两个城市案例馆就很有意思,阿雷格里港馆大概是整个世博园区里最小的场馆,只靠一个互动游戏就达到了展示效果;而圣保罗馆里也只有一些可以翻动的板,每块板面上黑白线条粗细比例不同,只要游客来回走动,就会发现整面墙由深变浅,这种布展方式的‘性价比’相当高。”

  或许是出于工作的关系,刘玲媚对于图片和文字显得特别敏感。她发现,看世博场馆内的展示时,很少有游客会在文字说明或者图片前驻足:“大家往往都喜欢看一些炫目的东西,可能是排队时间比较长,有种想值回票价的感觉。不过,我个人而言更喜欢看文字,细细阅读后往往会有额外的收获。”

  就拿澳大利亚馆(网上澳大利亚馆)来说,大多数游客会直奔馆内的旋转环幕电影,6块可以升降转动的屏幕确实很精彩,但刘玲媚却给记者推荐了在澳大利亚馆通道上播放的另一部循环播放的纪录片《姐妹》。“屏幕对面的墙上贴满了这些杰出女性的故事,她们中既有可持续生态系统、创新领域、医学领域的资深研究人员,也有古典小提琴手,我可是站在那里看了很长的时间呢!”

  “荷兰”技术尝遍美食

  说起各个场馆的布展方式还一脸严谨的刘玲媚,听到记者问到世博美食就立马像小孩子似的兴奋起来。“大家都知道,AA制在英文里有种习惯的讲法叫‘DutchPay’,直接翻译成中文就会和荷兰扯上关系。”她告诉记者,要在世博园里能花最少的银子,吃到最特别,最美味的食物,她可有个“小妙招”,灵感正是来源于精明的“荷兰”技术。

  所谓“妙招”讲起来也不复杂,话说刘玲媚和老公每次结伴去世博园,吃东西都会遵守几项“法则”:不自带点心,不在场馆外的餐厅用正餐,每到一个外国场馆就只买一样具有当地特色的食物,两个人共同分享。

  别小看这种带有“荷兰”味道的方法,数一数刘玲媚在世博园内尝过的世界美食总量那可就相当惊人了。从带有秘制酸辣菜酱的土耳其馆(网上土耳其馆)烤肉、德国馆(网上德国馆)里口味地道的黑啤、红遍日本街头的章鱼小丸子,一直到芬兰馆(网上芬兰馆)里的驯鹿肉串、丹麦馆(网上丹麦馆)里的特色三明治……她笑着告诉记者,每次走出世博园不但心情愉悦,最关键的是胃也非常满足,“记得那次参观完法国馆已经接近晚上9点了,尽管当天跑了20多个馆,尝到了不少好吃的美食,但我们依然坚持‘腾出胃的空间’,努力装下了一整支法国冰淇淋。”

  在尝过的那么多世博美食中,刘玲媚最喜欢的当属丹麦馆顶楼餐厅里貌不惊人的特色三明治。传统的三明治在丹麦被认为有点过时,因为面包中夹了太多的配菜,而且常常被诸如蛋黄酱等繁复的酱料所包裹。而世博会上丹麦馆里的三明治造型很时尚,内容却很简单,只有一两种配菜。“在其他餐厅卖的三明治最起码都会有两片面包,优点自然是非常‘管饱’。丹麦馆的三明治只有一片面包,看上去小小的,却可以让游客一次就尝遍不同的口味。我买了3种口味的一个餐盒,有土豆、三文鱼、鸡肉味,都很好吃。”让刘玲媚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摆在丹麦三明治样品旁的一小段文字说明:原来,在丹麦,当一大家子骑自行车郊游时,很多丹麦主妇都会准备这样一个三明治餐盒当做全家的午餐,“在世博园里品尝到地道的丹麦美食之余,还能感受一番当地独有的生活方式,这种体验很棒。”

  当然,在芬兰馆餐厅里吃驯鹿肉串的经历也让刘玲媚备感难忘,“起初是抱着‘没吃过’的好奇,想着一定要买来尝一尝。吃起来味道还不错,有点像牛肉,挺有嚼劲的。但没想到一走出餐厅门口,我就看到一张很大的驯鹿照片,实在太可爱了,再回头看看手里拿着的驯鹿肉串,‘罪恶感’立马油然而生,就全部给我老公吃了。”

  本报记者 唐玮婕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