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动态

12.8万人次世博园内就诊 24小时监测生活饮用水

时间:2010-11-09 14:41   来源:东方网

图片说明:上海市卫生局今天上午召开世博保障总结会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8日报道:今天上午,上海市卫生局召开世博保障总结会,并表彰了世博卫生保障涌现的20个先进集体、123个先进班组、509名先进个人。

  据了解,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会园区共设立了16个医疗站点,累计接诊中外游客12.8万余人次,占游园参观者人数的1.76‰,出动急救车达8533车次,救治转送病人8183人,收治住院病人213人次,手术97人次。

  同时,世博会期间,上海卫生系统成功完成了“无重大传染病传播、无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无饮用水安全事件发生、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目标。

  16个医疗站接诊12.8万人次
  
  世博会期间,园区的5个医疗站扩增到16个,园区救护车从10辆增加到15辆。据统计,世博期间,园区16个医疗站点共接诊中外游客患者达12.8万人次,出动急救车8533车次,救治转送病人到医疗站或定点医院8183人,收治住院病人213人,手术97人次。

  世博期间发现13起传染病事件
  
  世博期间,上海市卫生系统专门建立了园区内就诊异常情况监测系统,全面加强对园区所有就诊患者开展发热、腹泻、皮疹等传染病症状监测,累计近2000人次的疾控专业人员进驻园区,每日连续14个小时对监测情况开展分析研判,整个世博期间共发现了13起传染病事件,涉及25人,包括7例水痘、13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均进行了有效处置。此外,市级层面在全市共布下了5000多个监测点,加上各区县在此基础上增加的区级监测点,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传染病监测网络。

  24小时监测生活饮用水
  
  世博园区设立的117个游客直饮水点,被誉为园区的“生命之水”。据了解,为了确保园区游客生活饮用水安全万无一失,上海卫生监督部门抽调了40名青年业务骨干组成保障队伍,每天对世博园区30个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点进行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和分析。开展在线监测生活饮用水数据分析766万余条。在世博场馆卫生检测方面,共对140个世博场馆室内空气质量开展了现场快速检测,共检测187馆次3612项次。

  无一起传染病聚集性事件
  
  为严防流感、霍乱、甲肝等传染疾病的发生,上海市卫生系统广泛开展了疫苗接种工作。去年秋冬季为学生等重点人群接种了近315万人的季节性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建立了良好的免疫屏障。世博会开幕初期,又开展了园区内餐服人员、志愿者等重点人群麻疹、霍乱和甲肝等疫苗接种工作,这有效降低了园区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世博期间园区内未发生一起因上述重点人群引起的传染病聚集性事件。

  2吨灭蚊药入园
  
  世博会期间,上海是卫生系统还开展了世博安保部队入住前屯兵点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共喷洒屯兵点面积187450m2。针对园区病虫媒密度增高的情况,协调世博局组织各片区、物业管理人员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向世博园区赠送了2吨灭蚊药物、200箱粘鼠板、15000张粘蝇板,有效控制了园区蚊、鼠、成蝇密度。全市还统一开展了夏季灭蚊蝇、灭蟑及秋季灭鼠活动。

  世博后仍有“大文章”
  
  为更好延续世博精神,市卫生局将精心做好世博后“大文章”:加大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的完善和建设;探索长三角联防联控传染病的常态、长效机制;拓展与完善在线监测饮用水方法;继续监测与管理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做好病虫媒生物控制;推进城市控烟工作及重性精神病人管理等。

编辑:徐维彬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