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将借鉴城市最佳实践区推广“可渗透路面”

时间:2010-10-30 13:21   来源:新闻晚报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多项“城市最佳实践区”环保技术值得借鉴

  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这半年来起码去了二三十次世博会。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城市最佳实践区。 “每一个案例我都仔仔细细看了,对上海而言,其中有相当多的可借鉴处。 ”张全局长透露,垃圾分类、可渗透路面、节能建筑、绿色出行等许多案例都将对“十二五”期间的规划有所启示,最重要的是,世博会透露出一种绿色环保生态理念,“这是留给上海最大的财富之一,其延续效应将是长久的。 ”

  多项环保技术有望上海实践

  张全局长说,在这届世博会中,绿色生产生活以及管理者的绿色理念都是非常值得借鉴,并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的。以台北案例馆展示的垃圾分类来说,价格机制、执法推动、具体规范和长时间的宣传教育等都是执行垃圾分类政策成功的因素。张全局长表示,对于这套机制,上海更多只是借鉴,不会全盘照搬,毕竟我们还需要一套更合理、更适合上海执行的机制。

  在此次世博会展示的可渗透路面,即便对于环保工作者而言,也算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 “这种路面在国外很多发达地区也是刚开始尝试。 ”张全局长告诉记者,污水管和雨水管的混接会造成很多问题,“如果地表雨水能够透过路面渗透至地下,不仅保证了道路行车无积水的安全,还能补充地下水。”张全局长透露,这种路面“十二五”期间将很可能在上海实践推广。

  对于此次世博会中很多场馆所展示的绿色理念,张全局长说,这正是我们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如汉堡馆内展示了很多建筑方面的节能方案,远大馆更是通过整栋房屋展示了建筑节能效果,有隔温保温效果的墙体、低碳节能的建筑结构等。

  除了在案例馆内展示的绿色环保效果,张全局长认为,世博会里还有大量绿色元素,都将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活水公园就可借鉴,上海作为一个江南水乡,在消除黑臭的工作做完后,我们怎样能够使环境变得更加和谐,让人们能和自然更好相处,这正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创新的思维。 ”

  办博绿色理念需长期坚持完善

  除了对世博会场馆的感受外,张全局长最有感触的还是办博过程中的绿色理念。“这些是更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完善的。 ”张全局长认为,在世博会期间我们的蓝天白云得到市民和世界各国游客的肯定,这除了十几年来的持久战,这一次的攻坚战也值得今后学习。

  一是应对大客流的绿色出行。尽管客流量增大,而在中心城区由机动车造成的尾气污染程度反而比去年要好。 “尽管增加了很多人,但90%以上都利用了地铁、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车辆并未太多增加,而由于交通状况好了,车速提高,使怠速排放也减少了。 ”张全局长说。

  二是工地扬尘的改善。 “世博会期间很多工地停工,但世博会后我们如何能在倡导工地文明施工上再下点功夫,更好地保证优良的空气质量。 ”

  三是秸秆焚烧方面所下的功夫。为改变这一现象,今年世博期间推出相当多的政策,其引导性非常强,而利用卫星监测的技术手段以及补贴政策和较强的执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今后我们还要继续进行引导和巩固。关键是要找出更好的秸秆处理办法,做肥料、燃料、材料等,给它更好的出处。 ”张全局长说。

  四是全国率先突破的长三角联防联治。这对上海的环境空气质量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今后肯定要保持,但我们的方法会有所不同。”张全局长认为,世博会之后要推出的是长效管理机制,要让世博会对上海的环境效应不止是提前五到十年,更需要持续几十年。

  环保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张全局长说,其实很多经验以及好的案例在不少发达国家目前也仅是一种理念,在推广上还需要下一定功夫。现在的可渗透路面、保温墙体以及伦敦零碳馆里“可吃的餐具”等,有相当部分是刚刚开始实践,或仅仅是推广一种理念,目前还很难在全社会推广。 “但这些都将会引导我们积极思考。 ”张全局长说。

  英国馆展示的种子正是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这在一名环保工作者看来,十分具有创新精神,“我个人就非常喜欢,很值得我们搞环保的人进行深思。 ”张全局长说。世博会对于上海的环保工作者有很多启迪,张全局长表示,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技术深度创新,我们在绿色低碳和环保科技的应用型研究上较多,而前沿科学往往都是源于发达国家,“这是需要我们加大力度的转化过程。 ”

  过去环保更多指的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事情,张全局长认为“现在我们更需要全社会来参与。 ”(孔同)

编辑:徐维彬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