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大王”第三次带着土豆上两会

时间:2010-03-12 13:43   来源:《农民日报》

  刘大江有很多称号,比如“土豆代表”、“土豆大王”,有时候他还干脆被称为“刘土豆”。这位来自全国闻名的土豆之乡———甘肃省定西市的全国人大代表已经连续3年带着土豆建议上两会了。

  说起为什么要提土豆建议,刘大江说:“定西是个干旱贫瘠的地方,过去土豆是定西人的‘救命薯’、‘温饱薯’,现在可是我们的‘致富薯’、‘小康薯’。”他算了一笔账,定西每年33%的土豆直接外销、30%就地加工、15%作为种子售出,还有15%农民自食和喂牲畜,土豆就是定西人富裕的希望。

  前些年,刘大江在定西创建了马铃薯经销协会,构建了“农户+协会+终端市场”的经营模式,把定西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了起来。如今,定西的马铃薯已成为农产品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去年,国家及时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和保障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使马铃薯等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稳步增加。定西马铃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着实卖了个好价钱。”刘大江说。

  去年的两会上,刘大江给总理送了一篮子土豆,向总理提出把土豆纳入国家良种补贴范围的建议,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果然写到了“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提起一号文件,刘大江高兴地说:“这对我们贫困的地区的老百姓,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张,农民增收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

  今年,刘大江又带了一篮子土豆来送总理,和去年送的食用薯不一样,今年带的是种薯。通过调研,刘大江发现,种薯之间产量差异很大,新种薯的产量比一般老种薯高50%,但由于新种薯每粒在0.5元左右,很多农民只得把目光投在每粒0.2元~0.3元的老种薯上。

  “定西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是全国的产业,是近20年的科技人员的努力,形成了人才队伍,马铃薯的质量和数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再加上定西是一个高海拔的地方,气候环境适宜种薯繁育。”刘大江说。“定西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不仅满足甘肃周边的种植户,而且向全国马铃薯产业提供优良品种。这对全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单产的提高,农民的增收,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这次,刘大江又带来三个土豆建议,建议国家将定西的马铃薯纳入国家粮食作物的直补范围;进一步提高以马铃薯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地区马铃薯原种生产的补贴标准;希望支持定西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在组培室、网棚、日光温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扶持力度等。(江娜)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