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道路看科学发展

时间:2012-09-25 15:16   来源:新华网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的复兴之路。

  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心中高扬的旗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征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今天,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发展的“考问”——时代的必然选择

  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革命圣地西柏坡。2002年12月,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透过历史烟云,60多年前,毛泽东率领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发,踏上进京“赶考”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纪元。那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2年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近1000美元,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讲话,有着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如果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经济可以迅速起飞。但这又将是一个结构变动最为剧烈、各种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但另一方面,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4月,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

  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此后几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系列特大自然灾害、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重大挑战接踵而至,社会变革深刻复杂。

  世界用复杂的眼光看着中国会不会落入“拉美陷阱”。

  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面临着重大战略抉择——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历史的长河往往在蓦然回首时,才更能体会它的恢宏气势。

  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和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说。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