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过度解读“啃老”放大家庭痛感

时间:2012-03-13 14:10   来源:齐鲁网

  据调查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政协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称,应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但改变现状需要几十年的努力。(3月12日《广州日报》)

  曾有一项调查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开始结婚生子,他们的父母也步入了老年。如何解决“二养四”(即两个独生子女赡养四个老人)的现实问题,已摆在了年轻人面前。“80后”正肩负着“二养四”的重任,已显得力不从心。

  如今又有调查发现,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依然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于是,人们把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啃老”。如果说子女依赖父母的资助是物质上“啃老”的话,那么,有的父母背井离乡“老年漂”帮子女带孩子,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啃老”了。

  一边是父母要子女“养老”,一边却是子女向父母“啃老”,两个调查结果相互掐架,熟是熟非让人难以判断。但在笔者看来,之所以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调查结果,缘于当今社会对“养老”和“啃老”现象的过度解读。事实上,无论是父母要子女“养老”,还是子女向父母“啃老”,均属于家庭伦理和亲情互动的范畴,大可不必放在社会层面上去过度解读。否则,就有可能人为地损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甚至会放大家庭痛感。

  应该说,“80后”的父母刚迈入“准老年”门槛,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不论是在职的还是退休的,大都有一份稳定的工资来源,衣食无忧,身体也比较硬朗,暂时不需要子女“养老”。相反,他们现在的“第一要务”,就是敞开尚未干瘪的胸脯,让子女“啃老”。子女求职、结婚、生孩子、买房……样样都得慷慨解囊,哪怕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子女“啃饱”。所以说,“80后”面临的最大困境,并非是“二养四”,而是“二养一”,即一对“80后”夫妻艰难地哺养着一个子女,已经不堪重负,还要请来双方父母做“外援”,既出钱又出力,让“二养一”变成了“六养一”。

  俗话说:“水是向下流的”。要知道,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啃老”,都是父母爱的一种自然表达和延续;特别是“老年漂”式的精神“啃老”,既维系了一家三代之间的亲情融合,又省去了“常回家看看”的劳顿。因此,对于“啃老”现象,我们不可不必过于焦虑,更不可妄加评判。毕竟,许多父母也乐意让子女们“啃老”,一旦给子女“断奶”,他们反而会感到亲情的失落。问题是,父母终究会有老得不能动弹的那一天,那时候,我们的年轻夫妻要懂得感恩,懂得反哺,真正承担起“二养四”的重任。当然,随着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子女回馈老人的物质和精神压力,将会越来越轻。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