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应忘了李文会

时间:2011-09-22 16:51   来源:中国台湾网

  李文会先生是我们天水市、三阳川近代历史上产生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曾参加宣传过推翻满清政府的辛亥革命,也曾与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交往甚密,曾请天水士林之首的张世英(字育生)先生到中滩镇宣讲过富民强国的新政。更值得一提的是1917年张勋复辟丑剧上演之后,李文会先生当选为孙中山先生成立的“非常国会”议员,准备奔赴广州靖难国事,在上海集结时,先生不幸病逝,留下一段永远的遗憾:革命未成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想起李文会先生,我就想起伟大的辛亥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李文会先生应该是我们三阳川乃至整个天水人民的骄傲。可惜的是在我们解放前后出版的天水县志,天水市志上都没有提到这么一位曾轰轰烈烈参加过民主革命的先驱人物之一,也不得不让我们后代感到困惑和遗憾。正因为这样,有关李文会先生文字记载的东西很少很少,几乎是零,知道他生平事迹的人也越来越少。1917年8月份在广州参加的“非常国会”会议,并受到孙中先生亲自宴请的150多名议员的名单中也没有提到他的名字,因为先生是在上海集结时不幸病逝的。

  我对先生的生平事迹的了解也是近几年的事,因我和他的孙子辈交情较深,才得知先生事迹的一鳞半爪。眼下,在全国人民声势浩大地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笔者写这篇小文以表达对李文会先生及所有民主革命的先驱人物的缅怀及追思。

  李文会,字友卿,祖籍河南孟县。公元一八七五年(清光绪元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县三阳川雷王集的一个商人家庭。李文会先生自幼聪颖好学,青年时代深受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的影响,接受革命思想,志在推翻满清建立中华民国,因此曾遭到清朝衙门的缉捕。衙门张贴标语云:“对、对、对,先杀李文会!”李文会先生于是逃奔到陕西三原县的于右任先生的故乡避难,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秘密联系革命党人,经年不归。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李文会先生回到家乡三阳川中滩镇。他仍然热衷革命进步思想的宣传,请来天水士林之首的张世英(字育生)先生来中滩镇宣讲富民强国的新政,内容涉及到兴学校、办水利、妇女放足、男人剪辫子等等,李先生率先剃了光头给当地百姓以作示范。张世英先生临别慨然书写:“大鱼纵海一向无前;高爵排天数行直上”,赠与李文会先生。

  1905年清廷下令废除了科举制度,让各省学政专管学堂事务,奉行一千多年的封建科举选士制度宣告寿终正寝。但此后的几年时间,三阳川这样一个传统的文化区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学堂。1913年接受过进步思想的李文会先生决定创办“三阳川高等小学堂”,走教育兴国之路,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办点实事。原校址选在与樊家城相连的中镇山堡子内,打算利用堡子内闲置的房子做校舍。但这件事立即遭到雷王集守旧乡绅势力的阻挠,并散布封建迷信邪说,谤言办洋学堂将会把所谓的“小儿煞”带到主山上,有损风水龙脉。李先生几经奔波,几经周折,终于得到中滩镇有识之士王汝翼先生等人的支持,大家慨然解囊,李先生租赁堡子下当街一处私人宅院作为校舍(即现今中滩卫生院所在地),邀请当地名人高士做教员,招来四乡私熟学子入学读书,“三阳川高等小学堂”正式宣告成立,李文会先生亲任第一任校长。

  1917年(民国六年),张勋演出了复辟丑剧,下令解散国会,孙中山先生振臂动员成立“非常国会”,李文会先生是这次全国遴选的非常国会议员之一,他在上海集结时不幸病逝,享年42岁。李文会的丧事由国会操办,当时在上海的甘肃议员王庚山、汪剑平按甘肃乡俗将李文会遗体入殓,护送回甘肃天水中滩镇雷王集李文会家乡安葬。李文会先生的儿子李健侯当时年仅14岁,远赴上海奔丧,用了40多天扶父亲灵枢北上,安全回到家乡。这件事情后,李健侯初露头角,受到国会议员及家乡人民的普遍赞誉,大家认为李文会先生的儿子将来一定是有大出息。果然,他在成年后,继承先父遗志,也为家乡人民办了不少实事,兴学校,修水利,做了不少善事,成为饮誉三阳川的一代名流。

  李文会是天水地区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驱之一,也是天水参加宣传辛亥革命、参加“护法运动”、创办新式学校的第一人。(屈荣芳0

编辑:普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