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百年:一位伟人与一座宝岛

时间:2011-10-10 15:22   来源:人民网

    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40年,与台湾渊源深厚。他曾经三次渡台,将台湾与中华革命运动联成一体。

  中山精神与台湾

  讲到深厚渊源,先观其革命思想渊源,中山先生自幼喜听洪门天地会的故事,深受洪门革命思想的启发。据学者考据研究,洪门天地会组织的发祥地即在台湾,由郑成功与其部将陈永华“拜盟”而开端。“革命”一词最早亦为洪门天地会所提出;再观其革命动力来源,清廷战败割台,是促成中山先生迅速组织革命团体、采取革命行动的最早动力来源。

  1912年元旦,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即向中外记者宣示:“中国如不能收复台湾,即无法立于大地之上”,并于开国典礼之后,接见曾参与黄花岗之役的台湾志士罗福星,明确保证“台湾一定要收复”,罗福星大受鼓舞,返台组织革命支部,积极鼓吹革命。

  中山先生对当时台湾同胞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吸收台湾同胞前赴大陆,或追随国民革命,或学习中华文化,前者如林祖密、翁俊明等人,后者如连横、洪炎秋、苏芗雨等人;另一方面以民族大义点燃台湾革命火种,感召台湾同胞觉醒抗日,如罗福星、杜聪明、蒋渭水等人。其时,出钱出力支持中山先生的著名志士,尚有台湾同盟会的林熊征(号薇阁)、王兆培、李春生、李友邦、赖雨若、赖和等人。这里面的事例人物很多,如翁俊明与杜聪明潜赴北京密谋毒杀袁世凯。民族志士罗福星1913年12月被日本政府逮捕时写下了著名的绝命诗,意含“中华民国孙逸仙救”。 蒋渭水被称为“台湾的孙中山”,因为他也学医,毕生为革命奋斗。他曾为当时的“台湾”开了一张诊断书,寓有深意:

  姓名:台湾岛

  性别:男

  年龄:移籍现辖已27岁

  原籍:大清帝国台湾省

  现辖:大日本帝国台湾总督府

  地址:东经120~122度,北纬22~25度

  职业:世界和平第一关的守卫

  遗传:明显具有黄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统

  素质:为上述圣贤后裔之故,素质强健,天资聪颖

  宿症:幼年时(即郑成功时代),身体颇为强壮,头脑明晰,意志坚强,品行高尚,身手矫健。自入清朝,因受政策毒害,身体逐渐衰弱,意志薄弱,品行卑劣,节操低下。转居日本帝国后,接受不完全的治疗,稍见恢复,惟因慢性中毒达二百年之久,不易霍然痊愈。

  现症:道德颓废,人心浇漓,物欲旺盛,精神生活贫瘠,风俗鄙陋,迷信深固,顽迷不悟,罔顾卫生,智虑浅薄,不知永久大计,只图眼前小利,堕落怠惰,腐败、卑屈、怠慢、虚荣、寡廉鲜耻、四肢倦怠、惰气满满、意气消沉,了无生气。

  主诉:头痛、眩晕、腹内饥饿感。最初诊察患者时,以其头较身大,理应富于思考力,但以二三则常识问题试加询问,其回答却不得要领,可想象患者是个低能儿,头骨虽大,内容空虚,脑髓并不充实;闻及稍微深入的哲学、数学、科学及世界大势,便目晕头痛。此外,手足硕长发达,这是过度劳动所致。其次诊视腹部,发现腹部纤细凹陷,一如已产妇人,腹壁发皱留有白线。盖由大正五年(1916年) 欧陆大战以来,因一时侥幸,腹部顿形肥大,但自去夏吹起讲和之风,肠部即染感冒,又在严重的下痢摧残下,使原本极为扩张的腹壁急剧缩小。

  诊断:世界文化的低能儿

  原因:智识的营养不良

  经过:慢性疾病,时日颇长

  预后:因素质优良,若能施以适当的疗法,尚可迅速治疗。反之,若疗法错误,迁延时日,则有病入膏肓死亡之虞。

  疗法:原因疗法,作为根本治疗

  处方:正规学校教育 最大量

  补习教育 最大量

  幼儿园 最大量

  图书馆 最大量

  读报社 最大量

  若能调和上述各剂,连续服用,可于二十年内根治。

  尚有其它特效药品,此处从略。

  大正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主治医师蒋渭水

  (附注:日本大正十年即1921年)

  另一层意义的“三渡台湾”

  中山先生革命理念对台湾光复及光复以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中山先生另一层意义的“三渡台湾”,是在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帮助提升台湾。当时台湾被割让给日本,所以第一要务是在民族主义上要帮助台湾同胞脱离日本统治,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会堂举行受降典礼,台湾、澎湖正式重归中华版图。台湾终于摆脱了日本统治,重归中华民族的怀抱,同时深深扎根并重新融入中华文化圈,这是中山先生以民族主义帮助拯救台湾的第一步。

  随后重要的历史发展则是在台湾实施三民主义,百年前中山先生三渡台湾,将台湾与中华革命运动联成一体,让我们确实看到、并充分体认到中山先生“所过者化,所存者神”的精神影响力,影响所及,台湾遵行实践中山先生所主张的三民主义道路,持续不断提升民族精神、文化内涵,深耕并发扬中华文化。台湾的经济在1970至1990年间依循民生主义的指导运作,发挥了极佳的效果。

  位于台北市的孙中山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山先生百岁诞辰而建,拥有两栋风格独特的大型建筑,一为座落于台北市繁华热闹东区、交通便捷的馆本部,一为座落于阳明山幽静山区、风景如画的中山楼,两者各具特色、各擅胜场。其中馆本部经过近40年累积发展,在推展文化艺术生活教育上,已成为实践民生主义具体而微的代表场所,同时也成为两岸文化交流非常好的平台。馆内原本每年约有600万人次的访客,大陆客赴台旅游开放后,又增加了约100万人次。

  回顾过去百年,中山先生将台湾与中华革命运动联成一体,三民主义对台湾影响广大深远,当然,碍于时空环境条件尚未具足,中山先生一些高远的理想仍待落实。我们共同期待着继起的领导者能够承续中山先生志业,接力发展出一条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美好道路。

  (曾一士 作者为台湾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孙中山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普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