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中山交往过的陕西人

时间:2011-10-13 10:19   来源:陕西日报

  讲到辛亥革命,自然想到领导这次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陕西辛亥革命起义(那时叫“反正”)是全国第二,这与孙中山的领导分不开的。

  清朝末年,陕西到日本留学和考察的大约有一百多人。其中大多数为官派留学生,他们接触到了民主思想后,就有了反封建意识。孙中山在美国多年,去日本十多次,前后待了十年多,创立了革命学说“三民主义”,在日的中国留学生接触孙中山后,坚定了反对清朝建立民国的决心。陕西留学生也争先恐后地见到孙中山,听他的演说和谈论,纷纷要求加入他领导的同盟会。这也就成为了陕西辛亥革命的起源和基础。我把搜集到的这些和孙中山交往过的陕西人简录如下:

  1、于右任(1879—1964,三原人),他1906年去日本考察,见了孙中山,交谈甚欢。他小孙12岁,但孙很器重他。任命他为“长江大都督”,叫他在上海一带发展同盟会。于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唤醒了一代中国人的民主意识。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从日本回国,一到上海就去报社看于右任,称赞于的宣传功力。袁世凯复辟称帝后,于回到陕西,组织了革命武装“靖国军”,被孙任命为总司令。1922年于到上海见了孙中山,孙让他委托人代管陕西革命事,留他在身边帮助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次年于回陕工作。1924年,孙中山北上到北京病倒,电邀于右任到身边,指示他处理北方国民党事务。孙中山始终把于右任当作亲密战友。1964年作为国民党的元老病逝于台湾。

  2、井勿幕(1888—1918,蒲城人),1905年井勿幕留学日本,见到孙中山要求加入同盟会,孙笑问:“你多大岁数?”井回答17岁。孙说:“你有何本领?”井说他虽小,他哥井岳秀是省讲武堂的毕业生,结交清朝军中人士、哥老会和刀客侠士不少,他们都有反清思想,他可进行联络。孙中山称他人小有智,就给井岳秀写了信。当即介绍勿幕加入同盟会。次年,井回到陕西,通过他的关系,秘密发展三十多位有一定影响的人士加入了同盟会。不久他又去日本,听了孙中山的指示,回来组织军事骨干力量,秘密聚会,准备起义。1911年,西安起义成功;他当时正在渭北组织力量,促进了渭北各县起义。他又组织了十营队伍,参加了反军阀复辟的战争。1918年被敌人的间谍暗杀。

  3、宋向辰(1879—1917,耀县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孙中山让他担任陕西同盟会东京分会会长。1911年西安辛亥革命起义前一天晚上,他把印好的革命传单贴到西安街头。1917年,他在作战中牺牲,孙中山致电称:“国而忘家,为国捐躯。”

  4、李元鼎(1879—1944,蒲城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孙中山让他回国联络知识分子,他作了大量工作,辛亥革命后任国民政府审计部长,抗战中曾揭露国民党陕西省长熊斌贪污。

  5、张寒彬(1880—1969,咸阳人),1905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受孙中山指示,到南洋各地宣传革命并筹集革命资金,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任命张寒彬为大理院推事兼审判厅长。解放后任陕西省人大代表。

  6、刘丞允(1881—1941,富平人)1922年到上海拜见孙中山,奉命回陕西组织“靖国军”,他努力工作,孙中山致信称“苦心孤涓,勤勉不懈,实为嘉慰!”

  7、高峻(1884—1936,白水人)1911年12月,白水县起义的领导者。1916年经陕西同盟会介绍,孙中山任命他为西北护国军总司令,他通电全国“维护共和,再造神州。”

  8、寇遐(1884—1953,蒲城人),1924年,孙中山北上,他作为陕西代表到天津迎接,并接受了孙中山指示,曾任杨虎城主政时陕西省政府委员。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

  9、康宝忠(1884—1919,城固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被选为总会评议员。在东京举办大会,庆祝孙中山创办的《民报》一周年时,他和景梅九(山西人,长期在西安)作孙中山的护卫,保障大会的安全,孙中山在南京任大总统时,曾和他商议过建都的事情。

  10、马凌甫(1884—1970,合阳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12年,孙中山任大总统时,他作为陕西代表,出席会议。又作为议员出席了参议会,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任陕西国民党副支部长。后住南京。解放后任江苏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11、吴希真(1885—1924,乾县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向孙中山多次求教,回国后宣传民主,反对帝制,参加了西安起义。袁世凯复辟后,再去日本见孙中山,1924年初,在广州又见孙中山。拥护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派他回陕工作,不久病逝。

  12、雷世英(1885—1944,白水人),1913年留学日本,1914年孙中山在东京建立中华革命党,他见到孙中山要求加入。回国后,在陕西组织反封建军阀的斗争,曾任靖国军第三路司令。

  13、高又明(1886—1951,泾阳人),1905年经井勿幕介绍入同盟会,设厂制造子弹、炸药,为起义作军火准备。西安起义后,扩大了兵工厂,后任靖国军军械处长。孙中山知道后题“博爱”二字,以示勉励。

  14、张季鸾(1988—1941,榆林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特别是孙中山就任大总统时,他写出向国内外发布的新闻稿。受到孙中山称赞,后任《大公报》主编至逝世。

  15、柏惠民(1988—1940,泾阳人),是当时陕西巨富,1906年经井勿幕介绍入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家是同盟会经常开会的地方。先后向同盟会、革命军捐赠白银20万两。后被军阀关押,家庭破产。杨虎城主政时任陕西省参议员,靠薪度日。1912年孙中山知道后,书赠“博爱”二字,作为鼓励。

  16、成柏仁(1889—1958,耀县人),加入同盟会后,1918年任靖国军参议,1919年先后被派往上海、广州,作为联络官,会见孙中山,多次回来传达他的指示,以后在西安办报。解放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长。民盟陕西省主委。

  17、王子元(1891—1964,三原人),1918年作为靖国军的代表,去广州见孙中山,经孙中山介绍当即加入中华革命党。孙中山指示他回来联络冯玉祥,反北洋军阀,他作了大量工作。解放后任三原政协委员。

  18、胡景翼(1892—1925,富平人),1910年加入同盟会,西安起义后,他在耀县配合。1912年赴日留学,1915年孙中山见他时说:“西北大事委托于公”。胡回陕后带领靖国军赶走了袁世凯的走狗陆建章。1924年孙中山北上,他派人近身保护,孙任命胡为“西北护国军司令”。

  19、马青苑(1893—1962,长安人),西安起义时,参加了革命军,1914年专门去广州见孙中山,交谈后,孙称他年轻有为,指示他回陕继续进行反军阀的斗争。曾任旅长,他也是南京解放的促成人之一,解放后任陕西省政府参事,西安市政协委员。

  20、刘宝谔(1884—1952,洋县人),早年留学德国,孙中山逝世后,决定修南京中山陵,他被选为设计工程师,因总设计师病故,他继任,从设计到施工一直他负责建成,此陵大方朴素,成为我国一创新纪念建筑。

  解放后,我曾探访过还健在的寇遐、马凌甫、王子元、成柏仁、马青苑以及甘肃的水梓等老人,谈他们辛亥革命的历史。从他们的口中,得知陕西见过孙中山并交往过的还有不少人,可惜我当时未能都记录下来。这些老人有一个总的理念,认为陕西虽处西北,经济落后,但人们接受新思想并不慢,甚至走在前列。辛亥革命是这样(全国第二);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时也是这样,并且成为我党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这种革命精神是我们今天更应发扬光大的。(张光)

编辑:普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