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三武”

时间:2011-09-28 16:06   来源:长江网

  在辛亥武昌首义时,有三位年轻人都是策动武昌起义的重要角色,对于创建民国厥功极伟。那就是名闻全国的“三武”——孙武、蒋翊武、张振武。由于他们三人的名字中有一字相同,地位也大致相当,而且又都是武昌起义的风云人物,故人们称他们为“首义三武”。

  辛亥革命前后,共同的革命志向将“三武”汇集在一起,他们一起组织革命团体,一起为革命奔走呼号,他们为武昌起义的爆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革命队伍内部随之出现分化,曾一起并肩战斗的辛亥“三武”也开始互相倾轧,闹得水火不相容,以致被革命的反对派所利用,演出了一幕幕令人心痛的悲剧。

  首义“三武”的矛盾与纠葛,主要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是文学社与共进会合并后的权力分配问题,一是对待黎元洪的态度问题。

  辛亥革命前夕,湖北地区的两大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虽然政治目标一致,但一直存在着门户之见。随着起义时机的成熟,为了统一革命组织,壮大革命力量,革命党人提出了两团体联合建议。围绕着这一联合问题,孙武和蒋翊武之间出现了“二武”争雄的局面。

  合作的建议最初由共进会提出。当孙武派陈孝芬去试探蒋翊武时,蒋翊武说道:“合作固然好,将来我们一定要上他们的当。他们那些留过洋的、穿长衫的人,不好招惹。特别是孙武,领袖欲特强,将来共事很难相得。”但经过反复磋商,双方还是同意在1911年5月1日举行第一次商谈联合的会议。在会上,双方的谈话并不令人愉快。蒋翊武说:“现在文学社在军营中发展力量很大,我们合作后,少数应该服从多数,我们是可以成为主体的。”孙武听罢也不肯认输,立即回答道:“我们共进会是同盟会的系统,直属东京本部领导,与长江各省都有联系,……据初步统计,人数超过文学社,我们联合后,共进会当然居于领导地位。”

  两人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会议未获得任何结果。6月14日举行了第二次会谈。会上基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随后,在湖北领导人选的问题上也作出了具体安排,议定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专管军事;孙武为军务部长,专管军事行政;刘公任总理,专管民政。军政大权,由孙蒋二人分担。关于全体重大事件,由三人集合大家共同商议处理。后来,李春萱在《辛亥首义回忆录》中对这一局面作了这样的分析,他说:“这样划分,职权不明确,究竟谁指挥谁,也未加以规定。不过当时只有这样划分才能使三人矛盾暂时得到统一。事实上三人从此形成了各不相下的恶劣局面。所以,武昌首义成功后,三人明争暗斗,矛盾逐步发展。”   

  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孙武任军务部长后,利用部长之便,委以部分共进会干部担任高级军官。蒋翊武名义上是军务部副部长,却无实权,文学社的其他成员更是遭到排挤。文学社与共进会之间早已存在的伤痕再添新疤。   

  孙武在主持军务部期间,权力欲膨胀,专横骄妄之气更盛,渐渐失去革命同志的支持,颇感处境孤立。于是他倒向黎元洪一边,希望拥黎自重,黎元洪也希望在党人中找一个强有力人物,两者一拍即合。这样,围绕着反黎与拥黎,“三武”之间又展开了新的矛盾与纠葛。

  孙武与黎元洪搭上关系后,处处与革命党人作对。后来伙同一批失意的官僚、政客在上海成立“民社”组织,拥黎元洪为社长,隐与同盟会相抗衡。

  孙武由于个人的权势欲没有得到满足逐步发展到分裂革命队伍,引起了许多同志的不满。他们私下议论:“新做了几天官就瞧不起人,要是长久下去,那还得了吗?”这样,一个以推翻孙武为直接目的的行动在酝酿着。

  1912年2月27日晚,以共进会会员黄申芗牵头,以文学社成员为主体的倒孙运动发生了。他们佩戴“群英会”徽章,高喊“打倒孙武”,“打倒军务部长”的口号,上街游行,鸣枪示威。孙武事先得到消息,逃避汉口。群英会事件后,孙武被迫去职。后来,他做了袁世凯政府的高等顾问。

  在首义“三武”中,张振武和蒋翊武的结局都不如孙武。1912年8月,黎元洪假手袁世凯在北京处死了张振武。蒋翊武参与“二次革命”讨袁失败后在桂林被捕遭杀害。

  后来,有人对“三武”作了一个结合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孙武不如振武,振武不如翊武。这也算是对首义“三武”的一个总体评价吧。

 

编辑:普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