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回顾汪辜会谈推进两岸关系(2003-4-25)

  时间:2008-06-06 17:27    来源:华夏经纬网     
 
 

  10年前的4月27日至29日,著名的“汪辜会谈”成功举行。对于两岸两位老人的会面,江泽民评价说:“汪辜会谈是成功的,是有成果的,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反映了两岸同胞及港澳同胞、海外广大华人要求两岸接触商谈、共同合作、发展经济、振兴中华的愿望”。

  在“汪辜会谈”10年之际,回顾“九二共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两岸同胞加深对“九二共识”的认识,进而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向前迈进。

  “九二共识”客观存在

  “汪辜会谈”之所以能够成功举行,之所以具有特殊的政治和历史意义,是因为海协会和海基会形成的“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提出于1992年1月8日,海协会根据两岸“本来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没有分歧”的基础,邀请海基会董事长率员访问大陆。海基会在复函中表示“于双方便利之时机专程拜访”。作为“汪辜会谈”的准备工作之一,两岸两会于3月间开始事务性商谈。在“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开办海峡两岸挂号函件遗失查询及补偿业务”两项议题进行商谈时,海基会按照台湾有关机构的指示,不仅表示“没有授权谈一个中国问题”,而且在商谈中提出一些明显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图谋制造“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使两项本来单纯的事务性议题复杂化。海协会重申: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可以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讨论。特别是在邀请辜振甫访问大陆前应该首先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确立一个中国原则。直到8月1日,台“国统会”对“一个中国原则”做出解释,尽管宣扬“两岸暂时分裂分治和两个政治实体”,但是明确表示“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的涵义有所不同”。鉴于此,8月4日汪道涵会长再次致函辜振甫会长,邀请他于当年择日择地会谈。22日,辜振甫表示接受邀请并建议在新加坡进行会谈。

  与此同时,在8月27日和厦门、香港两会代表会晤中,两会在达成一个中国原则方面的步伐加快。海基会提出了“在海峡两岸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的第8种表述(口头)方案。海协会认为这一方案基本符合两岸现状,在当时条件下已经是较为成熟和务实的方案,可以考虑接受。11月16日,海协会在第8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海协会口头表述的要点是:“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含义。”12月3日,海基会回函对此未表示任何异议。就此,“九二共识”正式达成。

  两岸形成“九二共识”,为举行“汪辜会谈”最终扫清了障碍,“汪辜会谈”的准备工作也十分顺利。因此“九二共识”不仅为“汪辜会谈”铺平道路,也成为两会23次会谈和1998年10月中旬“汪辜上海会晤”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九二共识”确定两岸事务为一个国家内部事务,保证了两岸关系和各项交流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然,也正是这一原因,李登辉和陈水扁等分裂势力都要极力否认“九二共识”。

  “汪辜会谈”之所以成为两岸关系中“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因为会谈反映了所有中国人的愿望;“汪辜会谈”迈出的“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已经在两岸关系中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观察10年来的岛内政局,以李登辉垮台、“第一次政党轮替”、国亲两党组织政党联盟为标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台独”主导政局也无法改变岛内的政局格局,台湾同胞“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没有改变。观察10年来的两岸关系,以李登辉访美和提出“戒急用忍”与“两国论”、陈水扁推行“渐进台独”和提出“一边一国论”,严重干扰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导致两岸形势严峻和政治僵局难于化解;在面临岛内分裂势力一再进行干扰、破坏的情况下,祖国大陆坚持“一国两制”和“八项主张”、坚持十六大关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各项交流和经贸往来飞速发展,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和反独促统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因此,尽管10年来两岸关系历经波折、大起大落,可是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祖国大陆维持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信心没有改变,两岸关系和各项交流要发展要前进的趋势没有改变。10年来岛内政局演变过程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成果说明,“汪辜会谈”反映出的两岸要“接触商谈、共同合作、发展经济、振兴中华”的基本精神深入人心,任何政党和个人难于改变。

  接受共识开启新局

  正是因为“九二共识”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正是因为“九二共识”反映两岸政治现实、符合两岸同胞的要求,所以成为一直图谋突破两岸关系现有格局、鼓吹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分裂势力反对的目标。也正是因为分裂势力的反对,回到“九二共识”的立场才显得特别重要。

  “九二共识”不容否定。对待“九二共识”,“台独”势力采取三种态度。第一种是“歪曲”。李登辉无法阻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后,既要欺骗民众又不愿承认“九二共识”,于是将“九二共识”歪曲为“各自表述,两个中国”,并且以到美国制造“台湾问题国际化”的方式,阻挠第二次“汪辜会谈”的举行;再将“一个中国”表述为“两国论”的方式,阻挠汪道涵访台。第二种是“否认”。对待“九二共识”,民进党当局是极力否认。2000年6月27日,陈水扁上台后不久,玩出先承认后否定“92年共识”的把戏,以后把否认“九二共识”作为大陆政策的中心,反复强调和宣传要以“对话、交流,搁置争议”的“九二精神”来否认“九二共识”;“两岸在92年时没有达成有关一个中国的共识,找遍了材料也没有‘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只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口号,‘本来无此物,何处惹尘埃’”。在否定“九二共识”无效后又狂称:“执政一年多来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原因是,中共坚持的‘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主是要是‘一国两制’,就是没有‘中华民国’、消灭‘中华民国’、吞并台湾,让‘中华民国’在地球上消灭”。第三种是“违反”。民进党当局在否认“九二共识”没有得逞后,又以“渐进台独”的分裂行为拒绝“九二共识”。他们在施政过程搞“‘台独’治政”、经济运作搞“‘独’字挂帅”、大陆政策搞“阻挠三通”、两岸经贸搞“有效管理”、对外关系搞“务实外交”、社会活动搞“去中国化”、教育领域搞“文化台独”\军事领域搞“军事台独”,全面推进“渐进台独”、“一边一国”的行为,是对“九二共识”的严重挑衅。“歪曲”、“否认”和“违反”“九二共识”,成为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也成为第二次“汪辜会谈”没有实现的原因。

  “九二共识”复谈基础。“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第一是因为“九二共识”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因而成为两岸关系顺利发展的保证,成为两岸两会恢复商谈的前提,成为化解两岸政治僵局的钥匙。第二是“九二共识”作为40多年来第一个由两岸民间高层达成的共识,值得两岸珍惜,应该发扬光大。第三是“九二共识”形成的过程和内涵值得两岸双方借鉴,即只要能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其他什么问题都好解决,特别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含义也不争论,充分反映出“九二共识”原则性和灵活性、理想性和务实性的结合,为台湾方面接受“九二共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是否接受“九二共识”成为是统是“独”的分水岭,成为是否具有发展两岸关系诚意的检测点,只要接受“九二共识”,困扰海峡两岸多时的许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两岸同胞盼望的第二次“汪辜会谈”和两会商谈也能实现。祖国大陆反复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方面关心的问题。就在民进党当局胜选之初,江泽民主席指出,“台湾不管谁当权,我们都欢迎他来大陆谈,同时,我们也可到台湾去。但是,对话谈判要有个基础,就是必须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就在民进党当局上台之初,5月20日,国台办发言人声明,“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认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我们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受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对话”。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明确提出“三个可以谈”。接受“九二共识”、缓和两岸关系、推动“直接三通”、发展台湾经济,已经成为岛内的主流民意。台湾在野党“立委”和有关人士多次访问大陆,与大陆达成坚持“九二共识”为基础重开两岸对话、推动两岸直接“三通”的共识。前不久,国民党主席连战代表国亲政党联盟表示,如果赢得明年3月的选举,他将在接受“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访问大陆,“展开和平之旅”。从中可以看出,“九二共识”作为两岸政治共识,有着广泛和坚实的政治基础。

  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是客观事实,任何否认共识的言行都是徒劳的;接受“九二共识”并非难为台湾当局,因为这是两岸两会得到授权后达成的共同意见;接受“九二共识”是实现两会商谈和两岸政治谈判的关键,因为这是下阶段两岸政治僵局能否缓和、两岸关系能否发展的转折点。 (刘红)

 
编辑:齐晓靖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