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年学生走访腾冲 向中国远征军老战士致敬

时间:2011-06-27 13:47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1年5月19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秘书长李宁和两岸及港澳青年学生一起在云南腾冲慰问中国远征军老兵。(中国台湾网 杨永青 摄)

  中国台湾网5月27日消息 12名两岸及港澳青年学生于19日走访了七名中国远征军老战士,将满97岁的路珍楼、当年的炮兵黄有强、运输兵何绍从等“活历史”们强烈地震撼了同学们的心,通过追寻当年的那段历史,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1942年到1944年,为保卫中国唯一的对外联络通道滇缅公路,中国政府先后两次派出近30万部队进入缅甸与日寇作战,在付出了10余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全歼缅甸日军。他们被现代史学家称之为“中国远征军”。

  此次慰问远征军老兵的同学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蔡秉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罗海芸、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王正、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胡梦若四名台湾籍学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廖广南、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黄滋才两名港澳学生,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吴景键、中国地质大学地信学院本科生周舟、中国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生赵晖等六名大陆学生共计12名两岸及港澳的青年学生。

  今年8月即将满97岁的路珍楼老人为原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野战医院的军医,1945年抗战胜利,路珍楼积军功晋升少校,是目前建在官职最高的老兵。他是山西省高平市路家村人,1934年离家,1938年参加原国民革命军第54军,在中南地区抗战;1943年加入重建的中国远征军赴云南,参加收复腾冲战役。他是当时20集团军司令霍揆彰的随身军医,在那期间路珍楼恪尽职守,救治战友。

  如今,他的作息和三餐都很有规律,虽然已近百岁,但他思路清楚,记忆力惊人。战后他归隐为医,滞留腾冲,自己在腾冲开设了“济民医馆”,悬壶济世。路珍楼一直当医生直到退休。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常荣军曾来看望过他。台湾的同学此行特意带来了梅兰菊竹图样的杯垫赠送路珍楼老人,象征他参加抗日的高尚气节。

  因得知现年95岁的黄有强老人抽烟,来自香港的廖广南特意带来了他老家湖南产的香烟,深得老人的喜爱,马上点上一支。他的湖南小老乡周舟、李梦帆、廖广南等同学簇拥在他的身旁,听他讲当年抗日的故事。黄有强老兵为原中国远征军第54军的一名炮兵,当周舟问他还会讲湖南怀化的家乡话时,他用腾冲当地话说:“不会啦”,眼神颇让人感到心酸。当年他13岁就离开家乡外出闯荡,直到近年才回去过一次,家乡在他的记忆中早已模糊。

  他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当年使用82迫击炮,跟在步兵后面炮击日军据点。他也向前来的小朋友们讲述着家里的事情,讲述他喜欢看的有关战争的电视剧。当同学们要离开时,他甚至像个老小孩一样跟同学们撒娇:“再坐一下嘛!”,同学们夸他买的帽子很时髦,手里的烟斗很酷,他得意地哈哈大笑。上次回到湖南家乡时,受到千余名乡亲的热烈欢迎,这出乎他意料,也让他感怀至今,每每想起都温暖他的心。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