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上天引世界猜想 美媒重提空间竞赛

时间:2011-09-30 14:44   来源:人民网
  搭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T1火箭昨晚成功发射,外电宣称“中国人距离把自己的宫殿盖在太空又近了一步”。如果天宫一号未来两年能与神舟飞船顺利对接,中国将因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确保在载人航天这一“世界最小俱乐部”的“会籍”,稳住追赶美俄的脚步。过去十年,世界至少有过几百次航天发射,但中国每隔几年上演的“航天大戏”总是出奇招眼。由于天宫一号升空恰逢美俄减缓太空探索脚步之际,这个被称有着“浪漫名字”的项目不可避免地招致一些外媒更多刻薄的政治解读,有美国媒体宣称中国人重复美国45年前的举动不足为惧,另一些媒体却将它视为东方大国谋求称霸太空的警钟。华盛顿因此被称面临“选择时刻”:要么与中国在太空竞争,要么打开国际空间站的大门,与中国合作。多家国际媒体29日提到一个有可能出现的场景:2020年前后,国际空间站退役,地球外空唯一的空间站来自中国。有学者认为,这恰恰说明探索太空是一个大国对人类应尽的职责。

  外媒称中国为建“天宫”迈出第一步

  长征二号FT1火箭29日晚21时16分载着天宫一号顺利升空。美国MSNBC称,在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夜间展示中,中国成功把它的第一个空间实验室送入太空,这被认为是中国向建设首个空间站迈出的里程碑式一步。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几周后,中国还将把神舟八号无人飞船送入太空,与天宫一号实施空间交会对接。如果一切顺利,2012年两艘载人飞船神舟九号与神舟十号也将与天宫一号对接,从而构建中国首个空间站的雏形。BBC还说,中国的最终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建设一个60吨重的空间站。虽然与重达400吨的国际空间站相比,中国空间站“体重”较小,但它的出现本身就已是一项巨大成就。瑞士《巴塞尔日报》说,中国人的目的很明确——把一个属于自己的宫殿盖到太空中。

  “真正的考验不在于发射,而在于天宫一号能否与其他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悉尼宇航专家莫里斯对英国《每日邮报》这样说。他表示,空间交会对接是空间站建设的最关键技术,如能成功,将为未来几年发射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奠定基础。一名熟悉情况的航天人士29日对《环球时报》说,天宫一号设计寿命仅两年,之后它将主动离轨陨落在指定海域,因此,天宫一号并非正式的空间站,更像是中国人为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在太空中的一次练手。

  多家国际媒体注意到,此次天宫一号发射恰逢中国国庆节前夕。彭博社称,此次发射是中国雄心勃勃登月计划的一部分,它与高速铁路、北京奥运会,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建设计划一起,构成中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主要标志。法新社称,亚洲大国已将空间项目看做展示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标志,证明中国共产党成功改变了一个曾经极度贫穷的国家的命运。日本《产经新闻》说,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天宫”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文章说,中国力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拉开界限,独立推行航天事业,并借此弘扬国威。

  美国“空间”网站说,载人航天是“规模极小的俱乐部”,在中国加入前数十年里,这个俱乐部的会员只有美俄两国。而当下形势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因航天飞机今年夏天正式退役而陷入痛苦,奥巴马因财政压力砍掉了载人登火星项目的预算,而中国的航天项目却突飞猛进,许多美国人因此担心美国未必能赢得新太空竞赛。天宫一号升空后,美国彭博社称“中国在拥挤的太空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华盛顿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者路易斯则说,中国一直把太空计划看做重建信心的东西,有了它,中国人就可以确认“我们与西方国家一样了,我们终于挤进了这个俱乐部”。

  俄罗斯《观点报》等国际媒体则想到这样的场景:2020年前后当中国首个空间站顺利升空时,人类现存唯一在外空飞行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早已退役,中国届时将成为唯一拥有在轨空间站的国家。这一场景激发了BBC一个猜想,由美、俄、日、欧洲等多方参与合作的国际空间站会敞开大门与中国合作吗?文章说,中国的神舟飞船等空间器很多采用俄罗斯技术标准,国际空间站也是如此,因此从技术上说中国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完全是可能的,而且欧洲一直期待引入中国这样的合作伙伴,帮助分担国际空间站巨大的成本。但美国却因与中国的政治分歧拒绝中国加入。现在,中国看来很希望证明自己不靠别人也能将空间站发展到相当的水平。

  美学者争论“天宫”是机遇还是警钟

  “如果苏联控制太空,他们就能控制地球,就像几世纪前谁控制海洋,谁就能统治大陆”,这是苏联1958年将人造卫星送上太空后不久,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对美国人的警告,它27日出现在瑞士“国际关系与安全网络”网站的文章中。该文章说,当年美国经历人造卫星恐慌时,类似“控制太空”的言论很多,它们大多有很高的表演性,在逻辑性上却相当差。如今美国不断缩减自己的太空活动,中国却朝相反方向努力,这在美国激起与当年类似的辩论:中国人到底要用他们的火箭干什么?美国FroexTV则问得更加直接:“中国的天宫一号是给NASA敲响的一记警钟?”
“美国与中国:在空间竞赛还是合作?”美国“空间”网站说,当中国实现自己里程碑式的突破,美国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与中国提升在太空领域的合作,要么回到过去,像上世纪60年代与苏联竞争那样与中国再来一次空间竞赛。文章说,不论哪种选择对美国而言都有利有弊,而这仅仅是美中复杂关系中的一个侧面。

  为什么当俄罗斯加紧与中国在太空合作,欧洲等其他伙伴也流露出这种意愿,美国却在与中国空间合作方面退缩?美国宇航专家芙瑞斯的解释是,许多人担心如果与中国合作,会让中国在技术上占很大便宜,但她认为,与中国合作恰恰是了解中国的机遇。而美国传统基金会中国政治与安全事务专家成斌说,我们对中国的空间政策系统缺乏了解,并且中国的空间项目有浓厚的军方因素,当我们与中国在空间合作,实际上就是在和中国军队合作,这并不一定是坏事,但要求我们必须瞪大眼睛保持警惕”。“空间”网站说,很多美国议员也坚决反对美中太空合作,与之相比,奥巴马政府似乎有不同意见,NASA局长博尔登2010年访华时有意开启与中国的合作,但回国后却被美国议员质疑行程过于机密,“美国行政和立法系统在如何应对中国问题上再次出现裂痕”。

  “探索太空是一个大国对人类应尽的职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29日对《环球时报》这样说。他表示,中国没有与美国在太空竞赛的意愿,但作为大国必然重视太空现代化,后者是检验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技术标准。中国即使发射了天宫一号,距离美国的技术水平也相差很远,美国一些人反应过度,是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美国的“绝对安全”容不得半点下降。

  美国舆论场上也有相反声音,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天宫一号有些类似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双子星计划,也就是说,中国在做美国人45年前就做过的事,因此“不足为惧”。瑞士《巴塞尔日报》29日对中美太空态势的解读是,中美分别有点像著名寓言中的乌龟和野兔,虽然中国在技术上比美国落后,但却有极大的韧性,中国人每年都在进行太空发射,一点点积累,而美国更像在短跑,跑跑停停,缺乏永久性。用不了太久,世界会看到中国人在太空站居住,并将红旗插上月球。

  外国人评说天宫一号

  “你知道天宫一号吗?”《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28日在伦敦街头向十多名路人随机问了这个问题,超过半数人表示不知道它是中国的空间项目,这与西方舆论近年来对中国航天大戏亦步亦趋的关注有些不同。在天宫一号发射前,俄罗斯、日本、印度、菲律宾等中国周边国家也都在跟踪报道它的点滴进展。不过熟悉《西游记》的伦敦人麦金农和记者拿“天宫”的名字开起了玩笑,他说:“猴王去天宫是推翻天上的皇帝的,天宫一号这次是要去和西方国家争夺太空的王位吗?”他同时称赞天宫一号名字浪漫,让太空不再那么死气沉沉。

  过去几天,多名外国学者向《环球时报》记者表达了他们对天宫一号的看法。美国智库“海军分析中心”专家冯德威说,中国应当像美俄一样把太空计划看做一项公益事业,而不仅仅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他表示,天宫一号与即将发射的神舟八号都是中国太空项目的重要步骤,但与航天技术成熟的大国相比,中国航天项目至今仍没有任何优势。

  在国际舆论体系中,当下的亚洲时常被描述为太空竞赛的新中心,参与角逐的除了中国,还有印度和日本。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孔达帕利对《环球时报》表示,3国太空任务特点各不相同:中国的太空任务有更强的“数量”意义,印度在“质量指标”上取得了一些进展,而日本的太空计划比中印更加精密、尖端。他认为,作为一项重大进展,天宫一号将令中国在经济和国防领域双双受益。美国学者芙瑞斯说,与中国相比,美国现在太空开发的劣势在于缺乏如中国般强烈的政治意愿,而“如果一场竞赛真的上演,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意愿”。(●本报驻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记者 纪双城 孙秀萍 青木 陶短房 ● 本报记者 王海峰 ● 柳玉鹏 汪析)
编辑:陈宁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