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大开放的四川之互利互赢路:成都高新区成长记

时间:2010-10-14 19: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9日讯(记者 蒋亮)一个地处偏远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怎样才能从全国五十六个国家级高新区中脱颖而出并一举跃上全国排名第四、中西部高新区第一位?今年9月,在国家科技部发布的综合排名中位列中国五十六个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中西部高新区第一位的成都高新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回首成都高新区的成功,显然不能将之归结为偶然。那么,成都高新区辉煌成功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发展秘诀呢?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被批准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规划面积122平方公里,是四川省和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聚集地。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精密机械、通信、光电显示六大产业集群。目前在国家科技部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位列中国五十六个国家级高新区第四位,中西部高新区第一位。

  历史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十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抢抓机遇,锐意改革,扩大开放,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2009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集中建设区实现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2亿元,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370.4亿元,增长28.8%,其中工业投资193亿元,增长45%;全口径财政收入114.55亿元,增长9.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4亿元,增长2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7亿元,增长30%;外贸出口26.88亿美元,增长33.98%;成都出口加工区进出口总额达到64.2亿美元,增长35.2%,继续居中国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第一位。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8.6%;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增长26.9%;出口2.1亿美元,增长27.8%。

  今年正值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开局之年,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成都高新区紧紧围绕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天府新城建设等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推进落实。前六个月即完成产业增加值221.2亿元,增长29.3%;固定资产投资174.5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86.3亿元,增长6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12亿元,增长30.1%;合同外资2.4亿美元,增长3五十六.4%;到位外资4.79亿美元,增长85.9%。

  数据显示,经过多年的持续培育发展,目前成都高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光电显示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等方面已经在中国内地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

  集成电路产业在中国同类产业中形成新的一极,位列中西部第一位。成都高新区是国家七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了英特尔、友尼森、美国芯源、成芯半导体等八十多家IC企业,拥有两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和五座封测厂,吸引了莫仕、BOC、林德、梅塞尔、联华、空气化工等配套企业落户投产,形成了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IC产业链,产业规模和水平居中国前列,中西部第一。在IC设计方面,吸引和聚集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IC设计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1.5亿元,增长30%以上,聚集企业六十余家,业务方向涉及射频IC、通信、视频消费电子、智能家电、信息安全、功率半导体、IP核、形式验证等。目前,全球IC设计前三十强中已有四家落户成都高新区,即美国赛灵思、台湾晨星、美国升特和美国科胜讯。

  光电显示产业从无到有,使成都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光电显示产业新一极。中国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包括液晶显示器件在内的光电子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国家工信部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把TFT-LCD列入重点发展的领域,并把TFT-LCD产业作为紧随集成电路后信息电子产业高端技术领域予以实施,进而带动产业创新,不断提升产业能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川省及成都市政府已经把光电显示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成都在发展光电显示等高新技术产业上,具有科技实力雄厚、人才储备丰富、市场容量巨大、产业配套齐全、政策体系完善、产业基础良好的综合优势,尤其是通过近年来积极的产业引导和配套建设,使成都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聚集区,光电显示产业呈现出加速聚集发展的势头。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成功聚集了两条4.5代TFT-LCD生产线及代表下一代发展方向的主动式OLED项目,以及相关的模组代工及LED封装、液晶玻璃基板、液晶电视等上下游项目,在中小尺寸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主要项目包括,总投资27亿元的中建材液晶玻璃基板、总投资31亿元的京东方4.5代TFT-LCD、总投资30亿元的深天马4.5代TFT-LCD、总投资7亿元的虹视OLED等项目。2010年,成都高新区光电显示产业预计将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

  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快速聚集,已经发展成为成都最具竞争力和代表性的产业。2005年前成都市政府正式提出,将软件产业作为全市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发展。五年后成都软件产业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全国知名、中西部领先、具有一定区域竞争力的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产业已经成为成都市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2009年,成都高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6.9%;聚集企业六百余家,全球软件二十强中有十一家落户;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突破八万人整数关口;在全国享有声誉的天府软件园入园企业突破一百家达到118家;以成都高新区为核心载体和依托,成都拥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等十一个软件类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位居中国各大城市之冠;成为中国第二大的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第三大游戏产品研发运营中心和中西部3G通信企业聚集度最高、最具产业活力的区域,整体产业规模和水平排在中国前六位。

  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形成了现代中药、生物制剂、化学合成药、数字化医疗设备等特色产业集群。成都高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生物医药基地三块国家级牌子。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截至2009年,成都高新区共聚集两百余家生物医药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三十六家,通过GMP认证的二十五家,销售收入过亿的知名企业十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知名产品六个,销售收入占四川省的三分之一。目前,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医疗设备等领域特色:在现代中药、天然药物领域,聚集了地奥、恩威等现重点企业三十余家,培育了心血康、洁尔阴等优势产品;在生物制品领域,聚集了蓉生、华神等生物制剂企业五十余家,培育了静丙、131碘等优势产品,具有后发优势;在化学药领域,聚集了成都药业等四十余家化学药,培育了二甲双胍缓释片、倍特巴沙等优势品牌;在医疗设备领域,聚集了南格尔等医疗设备企业四十余家,新引进了奥泰医疗、西南医用设备、恩普等优秀企业;此外,随着国际医药产业形势的转移,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新的产业特色。

  结合天府新城建设,总部经济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迅速发展。截至今年5月,成都高新区已成功引进了阿里巴巴、赛门铁克、腾讯、诺亚舟、携程旅行网、中建材等包括结算中心、运营中心在内的各类总部项目近五十个。依托金融总部商务区建设,引进了益丰投资、格兰西亚、北京银泰、北京产权交易所等项目,吸引了深创投、美国黄石基金、德同资本、四川龙蟒、新华投资、天盈投资等二十余家投资机构和投资管理机构。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条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成都高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比如快速聚集了阿里巴巴、中电科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新力光源稀土新光源总部基地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建成了面向3G的移动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互联网应用孵化平台,设立了5000万元天使基金和5000万元担保基金,新增大学生创业载体一万平方米,新增孵化面积三万平方米,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结合已有的产业基础,进一步深化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技术发展路线的研究,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新媒体等产业的培育和推进,加强对以云计算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的关注和跟踪,抢抓机遇,寻求突破。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器载体和完善的科技孵化体系。成都高新区一直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及孵化培育工作,建成了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为骨干、包括24家孵化器在内的、孵化总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群体,形成了多层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培育了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群体,每年新增创新创业企业两百余家,常年在孵企业保持在1500家以上。目前,成都高新区拥有国家软件产业成都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成都产业化基地等十一个国家级专业基地,国家人事部和地方政府共建的首个留学生创业园,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的成都全球多语信息转换中心,欧盟委员会在中国设立的唯一项目孵化中心。着力构建一加五的软件公共技术平台服务体系,即以软件公共技术主平台为支撑,包括IC设计、数字娱乐、信息安全、软件及服务外包、3G的移动互联网公共技术平台等内容的软件共性技术平台。建成国家中药安全性评价成都中心、GLP中心分析测试平台、GMP中试生产中心项目、小分子筛选平台等生物医药平台,支持华西医院在高新区建设科技园和国家创新药物公共技术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2009年专利申请量56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1200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通过验收,并成为西部首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积极打造国家级产业化基地,积极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已形成四川省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四川信息安全产业联盟、成都数字媒体产业技术联盟、成都软件外包技术联盟、RFID产业技术联盟、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联盟等十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效提升了区域技术创新的能力。

  成都高新区明天必定更美好

  去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成都高新区开始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天府新城建设,在已有产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化,最终确立了建设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的奋斗目标,明确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及服务外包三大集群率先实现跨越的努力方向。同时在路径措施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瞄准具有较强产业带动整合能力的龙头项目,加快推动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集群化发展,主动流转一般性项目,确保有限的资源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集中,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发展和天府新城建设,努力争取在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上实现更大突破。

  进一步营造比较优势,增强招商引资实效,促进产业发展壮大,为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提供更大的产业支撑。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成都高新区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了承接全球优质产业转移的良好产业生态环境,在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等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已经和正在形成全国范围的比较优势。成都高新区将牢牢把握国际产业调整的历史机遇,主动确定承接产业转移的领域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投资促进活动,锁定一些重点国家和重点地区进行招商,锁定IT等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招商,特别是加强对产业链上目标企业的研究与推进,积极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价值链,继续做大做强三大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寻找和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提升经济实力,努力为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提供更大的产业支撑。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积极打造创新示范区,努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自主创新不仅是高新区本身的使命,也是成都高新区下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成都高新区将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集群,实现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生式发展模式的转变,即在发展动力上由生产要素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在建设重点上从硬环境建设向软环境建设转变,在发展路径上由强调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与自主创新并重转变,在园区形态上从产业孤岛向现代化城市新区转变。一是构建大孵化体系。整合区域创业孵化资源,构建以创业工作室、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企业加速器等为主体的多元、梯级孵化体系。二是完善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人才等创新平台,打造创新载体,促进产业的内生性发展。积极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和各类重点项目。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形成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等为一体的梯形融资体系。三是聚集创新资源。加大对国内外创新团队、创新企业、创新项目等的引进力度,促进高端创新资源向高新区汇聚。建立官产学研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落户和互动。加强创新人才聚集,形成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的聚集效应。四是积极培育新技术、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研究和把握新兴技术、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趋势,捕捉新的发展机遇,在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同时,还要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努力引领产业的发展。

  加快天府新城建设,努力为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将其打造为软件产业城,城市新中心与创新示范区。天府新城建设是成都高新区落实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总体要求,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好的发展质量,真正担当起在省市新一轮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的重要抓手。天府新城位于成都南北中轴线南段,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其定位是软件产业城,城市新中心和创新示范区。规划总用地面积37.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500万平方米。规划总就业人口六十万人,其中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二三十万人。有关方面表示,天府新城是以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为主导的科技商务新城,是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有机融合的新城区,是融创新研发中心、总部商务基地、现代服务基地、开放型人文住区为一体的新城。

  作为软件产业城,截至2009年底天府新城已落户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五百多家,聚集了IBM、赛门铁克、阿尔卡特、诺基亚、甲骨文、上海盛大、华为、中兴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特别是2009年又成功引进埃森哲、DHL、亚马逊、马士基、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完美时空等著名企业。全球软件二十强中有十一家、服务外包百强中有五家已进驻天府新城。在载体建设方面,通过政府建设、软件企业自建、第三方投资建设模式,已形成高新国际广场、天府软件园、孵化园、天府新谷、联通、移动、中兴、安捷伦等约13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五万人。在建的包括天府Village、塞门铁克、中国电信、三零所等项目;拟建项目包括阿里巴巴、E托邦试验园等。据不完全统计,全部建成后将可形成约420万平方米的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承载能力。作为成都的城市新中心,已建成或在建电力、通讯、石油等行业的区域总部及川投、新希望等大企业总部约二十项;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太平洋保险、成都控投、深圳创投等知名金融企业落户新城;商业零售业方面的仁和春天、美美力诚、伊藤洋华堂、王府井、欧尚、苏宁、凯德、上海复地等进入新城,并将会形成新南天地、金融总部区、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三大商圈;新国际会展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基本建成;海洋乐园、歌剧院艺术馆、两个高尔夫体育公园、成都大魔方、儿童乐园等文化休闲设施落户新城,有的已开始建设。作为成都新的城市中心区,根据目前已经建成和引进的项目来看,天府新城天府大道一带将正在承担成都的科技商务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会议展览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中心功能。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按照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思路,加快推进天府新城建设,努力把天府新城建设成为充满现代气息和个性魅力,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态现代、城市品位一流的城市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充分体现成都城市时尚、国际品质和现代形象。

  “2010年底,天府大道沿线的在建项目将基本竣工。预计到2012年,天府新城建设量将达到26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15年,天府新城建设量将达到3900万平方米。”成都高新区相关人士说道。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