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南繁基地 中国种业硅谷

时间:2010-01-12 11:20   来源:新华网

袁隆平(中)等在海南“南繁”基地察看育种水稻的生长情况

  祖国的南海明珠:海南岛——这里是一片充满阳光的神奇土地,四季都呈现着播种、耕耘与收获的美景;天南地北的农技人员在这里洒下汗水收获成功的同时,不仅延长了宝贵的科研生命,更孕育了“南繁”精神。

  新华社记者 郑玮娜 摄

  中国有句古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农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而这一举世公认的历史伟业,在某种意义上归功于南繁育种,归功于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的奉献。迄今为止,新中国培育出的5000多个农作物品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用种完成6-7次更新换代,几乎都是在三亚南繁基地完成的,三亚被我国南繁育种专家称之为“中国种苗硅谷”。

  在三亚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三亚以其独特的“天然大温室”的热带气候,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生态环境,“绿色基因库”的天然优势,孕育了共和国的南繁育种的辉煌业绩。1956年9月,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一行数人卷着简单的行囊,不远万里,直奔海南,扎根三亚,研究选育优良水稻和玉米种子,自此,60年来,除了西藏、青海以外,先后有500多家来自祖国各地的南繁育种科研单位的30万余名农业科研人员汇聚天涯,从事南繁育种活动,育种面积达300余万亩,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聪明才智,谱写新中国南繁育种的壮丽篇章。正是这块深情的土地造就了闻名世界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甜瓜大王”吴明珠、“玉米大王”李登海等世界顶尖农业科学家。

  “是三亚天然大温室成就了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1971年11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三亚南红农场成功地培育出了“三系”杂交水稻;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他又成功地培育出了“两系”杂交水稻。如今,杂交水稻在我国推广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产量占全国的60%。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在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30000多万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口,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世界育种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

  “没有南繁,就没有今天取得的科研成果,我对三亚很有感情……”这是“甜瓜大王”吴明珠的心语。在三亚南繁育种近40年来,她把青春热血奉献给了这块土地,这块热土成就了她人生的追求。40年间,她先后在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里培育出了西瓜、哈密瓜等数十个品种,其中芙蓉、含笑、绿宝石、哈密瓜品种,已在新疆、西北、华北各省得到推广,年产值超亿元;而金凤凰、早佳8424、方老三等品种也成为海南的甜瓜主打品种,从此,她在拥有“西部瓜王”封号的同时,又增加“东部瓜王”的美称。

  而被世人称为“杂交玉米大王”的李登海,几十年在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里,于20世纪70年代末,选育出了第一个玉米杂交种掖单2号,首创了我国夏玉米亩产776.6公斤的最高纪录,80年代后期,又育成了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目前,他培育出来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10多个,种植面积占全国的63.4%,其中玉米杂交种掖单13号种植面积达5000万亩,种子销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让美国玉米种子销售商惊叹:“要想让世界玉米种子进入中国市场,必须联合登海种子集团!”

  60年来,南繁大军用他们的血汗浇灌着三亚这块充满神奇的土地,铸就了共和国现代农业史上的里程碑。目前,三亚市科信局、三亚南繁科研院等有关单位,正在起草《海南国家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方案》,争取通过省部共建和国家计划单列,组建中国南繁科研院,建设4万亩南繁科研基地和20万亩种业繁制种产区,将基地建成国家南繁转移的国际中心,将三亚的南繁基地打造成中国的“种业”硅谷。 (特约记者 梁路)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