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自然资源

时间:2010-06-16 21:35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

  1、植物资源

  江西全省种子植物约有4000余种,蕨类植物约有470种,苔藓类植物约有100种以上。低等植物中的大型真菌可达五百余种,有标本依据的就有300余种,其中可食用者有100多种。植物系统演化中各个阶段的代表植物江西均有分布,同时发现不少原始性状的古老植物,还有“活化石”银杏等。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充分表明,包括江西省在内的中国亚热带地区是近代植物区系的起源中心之一。

  由于得天独厚的水热条件,许多特有植物在江西省分布。全国198个特有属中64属为木本植物,江西省有19属,其中11属为单种属。江西共有木本植物有119科,其中占47.1%的56科是向北延伸到赣地为止的热带性科。全省已被直接利用和可能被直接利用有开发前景的有代表性的主要资源植物可分为12大类。

  (1)用材植物。数量大的有毛竹、松、杉等10多种,还有珍贵的阿丁枫、观光木等,甚至还有白豆杉、华东黄杉等名贵品种,但数量较少。

  (2)薪炭植物。有映山红、继木等10余种荒山木本植物,还有萁、蕨、芒等多种草本植物,大量栽培的有桉、刺槐和黑荆等。

  (3)木本粮食植物。数量相当多的主要有苦槠、甜槠、构栲、鹿角栲、罗浮栲、栗、茅栗、白栎、短柄栎、栓皮栎、石栎和多穗石栎等。常见的还有枣、柿、薜荔、野木瓜、豆腐柴等。珍贵品种双季板栗在永修有分布。

  (4)食用野果和富含维生素类植物。大量分布的有山楂、山柿、杨梅、山莓、草莓、粗叶悬钩子、弥猴桃、乌饭树、米饭花和野葡萄等。可作果树嫁接的木有野梨、海棠等。现弥猴桃已被引种改良为高产果木,维生素含量超过弥猴桃的野生果树还有胡颓子等。

  (5)野菜和野生饲料植物。大多为草本植物,还有一些水生植物,种类丰富。常见的有野大豆、假地兰、鸡眼草、胡枝子、葛藤、草木樨、车轴草、山绿豆、山合欢、马兰、鼠曲草、梨蒿、一年蓬、刺儿菜、蕨、紫萁、野苋、荠菜、独行菜、鱼腥草、糯米团、藜、平蹄、构树、车前、鸭蹼草、马齿苋等。水生植物中常见的有满江红、眼子菜、水葫芦、大瓢、水竹叶、浮萍、菱、苋实、水芹等。木本植物则有榆、椴等。其嫩叶可食。

  (6)芳香植物。开发前途较好的有深山含笑、乐昌含笑、紫花含笑、凹叶厚朴、观光木、木莲、建兰、惠兰、春兰、寒兰、多花兰等,大量分布的有山苍子、山胡椒、狭叶山胡椒、山姜等,较少的有大叶樟、土肉桂、细叶香桂、香叶树、黄丹木姜子等。还有紫菜、白菜、枫香、马尾松、弥猴桃以及一些蔷薇属植物也教多。另外,玉铃花、夜来香较少,特别是满山红数量更少,但香气纯正、浓烈,利用价值很大;桔草遍布于荒山,也有较大利用价值。

  (7)药用植物。全省药用植物有1500余种,常用的有300余种。盛产栀子、泽泻、石韦、香芋、南山楂、枳壳、枳实、钩藤、蔓荆子、土茯苓、薄荷、荆芥等。分布量大或较名贵的有贯众、野菊、半夏、天南星、桔梗、前胡、白果、黄连、龙胆、千里光、金银花、土茯苓、苦参、千层塔、厚朴、海金沙、梨荷枫、五加皮、花榈木、远志、金锦香、山蚂蝗、鹿蹄草、土党参、孩儿参、菟丝子、玉竹、百合、枸枸子、沙参、盘龙参、商陆、草珊瑚、五倍子等。蛇药有滴水珠、七叶一枝花、云头、竹叶椒、野花椒、斑叶兰、八角莲、九头狮子草、半边莲、望江南、纤花耳草、山扁豆、杠板归、蜂山菜等,另有抗癌药和避孕药多种。

  (8)鞣料植物。分布较广的有槠木、青冈、蚊母树、野柿、君迁子、杨梅、枫香、盐肤木等。还有大量种植的黑荆树,是优质栲胶原料。

  (9)纤维植物。大量分布的有竹、芒、金茅、芦苇、狼尾草、牛背草、河八王、灯心草、龙须草和拟赤杨、芒花、椴等,民间造纸原料有毛冬青、铁冬青、长叶冻绿、小赤麻、弥猴桃和一些锦葵科植物。

  (10)观赏植物。种类相当繁多。杜鹃花为特产,有20多个品种,花色黄、白、粉、红,枝干别致,可作大型盆景。各种兰科、草尾科、百合科植物,花大秀美。大量生长的金鸡菊、野菊、秋牡丹、黄花、黄花远志、金丝梅花朵十分醒目。玉兰、木莲、黄山木兰等多开单生大花,可成纯林;还有大量可赏花的葵科植物;竹柏、红豆杉、福建柏、苏铁、三尖杉、华东黄杉、刺柏、铁杉、银杏、虎皮楠、厚皮香、香果树、赤楠、大叶楠、井冈槠、大果马蹄荷、华幌伞枫、黄杨等以树型健美和叶片奇特而受人青睐。有观赏价值的竹类有黄竹、紫竹、斑竹、方竹、夹心竹、篌竹、人面竹、桂竹、井冈寒竹等。可作盆景的有极常见的继木、白马骨、黄栀子等。漫山的紫薇、云实、金樱子、多花蔷薇、石斑木等十分灿烂悦目。

  (11)油脂植物。山茶类有20余种,如小果油茶、红花油茶、糙果油茶等。三年桐、千年桐、乌柏等工业油脂植物已广泛栽培,野生的有野茉莉、盐肤木、野漆树、拟赤杨、白乳木、山乌柏等,另有从美国引种的紫穗槐。种子含食用油的有竹柏、榧等。13种山矾属植物含油脂,分布量大的有华山矾、老鼠矢等。榛、山核桃、野核桃等分布较少,但含油高量。

  (12)净化环境和监测环境污染植物。樟树、夹竹桃、臭椿、女贞、构树、杉木、杜仲、皂荚、泡桐、栀子花、无花果、蚊母树、山楂、苍耳、南蛇藤、绣线菊、杜鹃、艾蒿、金荠麦等能降低空气中有毒成份的含量;水葫芦、香蒲等可减少水体污染;可监测空气污染的有唐昌蒲、鸭蹼草、牵牛花以及各类苔藓植物。

  江西珍稀、濒危树种有110种属于中国特有。如水松、金钱松、柳杉、华东黄杉、木莲、玉兰等60余种属中国亚热带特有;江西杜鹃、井冈杜鹃、红花杜鹃、背绒杜鹃、江西山柳、江西槭、美毛含笑、柳叶腊梅、全缘红花油茶、井冈厚皮香、井冈猕猴桃、井冈葡萄、井冈绣线梅、寻乌藤竹、河边竹、厚皮毛竹等16种属中国江西特有。这些品种约占全省珍稀树种的73.3%。江西境内尚有不少古木大树。如庐山晋植“三宝树”、东林寺“六朝松”以及树龄逾千年的“植物三元老”之一的古银杏也保留有数十处。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保留下来的古木大树有近40种。分属13科29属,分布点达95处之多。特别是古樟树,为江西一大特色。现500龄以上的古樟树有30余处,300龄以上的古樟几乎每村都有。江西旧称豫章,即因遍布樟树而得名。今南昌等城市均选樟树作为绿化用树。

  植被类型: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针阔叶混合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合林和落叶阔叶林,山顶矮林以及竹林也不在少数。主要分布于鄱阳湖滨湖地区。还有荒山灌丛草坡、沙地植被、草甸植被等。其中荒山灌丛草坡是常绿阔叶林反复遭到人为破坏后逆向演替的产物,植被稀疏低矮,生物学产量低,植物种类也较少。优势植物有杜鹃、黄栀子、金樱子、茅栗、乌饭树、三叶赤楠、毛冬青、长叶冻绿、短尾越桔、萁脊、芒、野古草等,除分布于鄱阳湖地区外,还分布于赣江冲积平原的四周丘陵和山前地带。

  2、动物资源

  江西水域面积广阔,山地峻峭延绵,植被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特别是近年来环保措施的不断加强,丰富的动物资源日益得到有效保护。历年调查表明,全省现有脊椎动物600余种。其中鱼类170余种,约占全国的21.4%(淡水鱼);两栖类40余种,约占全国的20.4%强;爬行类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5%;鸟类270余种,约占全国的23.2%强;兽类50多种,约占全国的13.3%。鱼类和鸟类种类较多,经济价值较大,成为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的重点。

  (1)水生环境动物

  鱼类。鄱阳湖有140余种,占全省81%以上。1962年捕捞量达5063万斤,是捕捞年产量最高年。鄱阳湖种类最多的为鲤科鱼类,共计70多种,占鄱阳湖主要经济鱼类约55%,其中鲤鱼、鲫鱼几乎占整个鄱阳湖鱼产量的一半。产量较大的还有刀鲚(凤尾鱼)、黄颡(黄牙头)、鲶鱼和草、青、鲢、鳙四大家鱼等,银鱼则是鄱阳湖名产。外,五大河水系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鲶、乌鱼、吻鲴、江鼠、马口鱼、白甲鱼、鳅、鳝等。

  水禽及涉禽。以雁形目、图形目等鸟类为主。除少数为留鸟外,主要是候鸟。冬季鄱阳湖形成许多小湖和沼泽,盛产草根、鱼虾、水生昆虫幼虫和螺、蚬等软体动物,是候鸟的丰盛饲料,因而使鄱阳湖成为世界有名的候鸟越冬地之一。

  雁形目中常见的有:鸿雁(大雁)、豆雁、白额雁等。

  珍贵种类有:小天鹅、大天鹅、鸳鸯等。还有不少世界性保护的珍禽。如白鹤,经国际鹤类基金会观鸟团1985年1月12日现场观察,白鹤总数达1350只,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鹤群,比过去国际鹤类会议宣布的世界保有数220只还多三倍。其他珍贵种类还有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白鹳、黑鹳、白鹭、黄咀白鹭、苍鹭和大鸨等。

  水生哺乳动物。在鄱阳湖常可见到江豚(江猪),一般系由长江游入,与鲸同目。在九江和湖口还发现有世界最珍贵的淡水鲸类之一的白鳍豚。

  软体动物。鄱阳湖软体动物近60种。经济价值最高的为三角帆蚌和绉纹冠蚌,均可用以培育珍珠。

  浮游动物。有技角类6科18属、挠足类4科l1属以及各种轮虫和众多原生动物。浮游生物(包括浮游动植物)是一切水生生物的饵料基础。其种群数量的丰盛与衰退决定水生昆虫、蚌类、鱼类、虾、蟹等所有水生动物数量的增长与消退。必须注意防止水质污染,以保证这些动物类群资源的稳定。

  (2)山地丘陵生境动物

  毛皮兽。有50多种。其中数量较大的有黄鼬(黄鼠狼)、麂等。还有狼、狐、大灵猫、水獭、水鹿、猪獾、狗獾、鬣羚、黑麂、獐及少量的云豹和金钱豹。

  全省毛皮兽以九江、吉安、宜春、上饶等地区为多。但由于森林过伐和滥捕,兽类资源大幅度下降。目前数量尚多经济价值较大的还有小麂、黄鼬助、豹猫、鼬獾等。数量较多但经济价值较小的有华南野兔。

  还生长着少量猕猴、短尾猴等。彭泽有野生梅花鹿,已建立自然保护区。

  鸟类。有270多种。主要种类有环颈雉(野鸡)、白鹇、竹鸡、珠颈斑鸠、红咀相思鸟、画眉、鹌鹑、八哥、暗绿绣眼鸟等。

  农林益鸟有160多种。如啄木鸟、树鹨、伯劳、杜鹃、八哥、松鸦、红咀兰鹊、喜鹊、乌鸦、鹊鸲、乌鸫、棕头鸦雀、寿带鸟、白脸山雀、树麻雀、金腰燕、家燕等,以森林和农作物害虫为食。还有灭鼠能手如各种猫头鹰和鸺类等。

  大量砍伐森林、人工营造单一林和大量施用农药,将危害鸟类生存。

  爬行类及两栖类。爬行类动物74种,其中蛇类55种。蛇类中毒蛇15种,主要有眼镜蛇、银环蛇、尖吻蝮(五步蛇)、日本蝮、竹叶青、烙铁头、白头蝰、绞花林蛇、福建丽纹蛇和中国水蛇等;无毒蛇40种,主要有滑鼠蛇、灰鼠蛇、乌梢蛇、翠青蛇、赤链蛇、游蛇、红点锦蛇、黑眉锦蛇、水蛇等。爬行类中还有鳖(甲鱼)、金龟、大头平胸龟、白条草蜥、铜石龙子、蓝尾石龙子、壁虎、脆蛇蜥等。在彭泽县沿江地方,曾发现过我国特有的扬子鳄。

  两栖类有肥螈、东方蝾螈和青蛙、金线蛙、泽蛙、虎纹蛙、沼蛙以及个体可达1斤左右的棘胸蛙(石鸡),还有各种蟾蜍、雨蛙、树蛙、姬蛙等。蛙类均为灭虫能手,有的蛙每一个体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多只害虫。

  在两栖类中,有珍稀动物大鲵(娃娃鱼),已建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和人工繁殖。

  (3)珍稀动物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鹤、黄腹角雉、白鹳、黑鹳、白鳍豚、扬子鳄、华南虎、梅花鹿等。

  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猕猴、短尾猴、穿山甲、金猫、云豹、黑熊、毛冠鹿、水鹿、小天鹅、白头鹤、鸳鸯、白颈长尾雉、大鲵等。

  国家三类保护动物:大灵猫、小灵猫、獐、鬣羚、斑羚、白鹇、大鸨、棘胸蛙、蟒蛇等。

  3、矿产资源与地热矿水资源

  (1)固体矿产资源

  江西为环西太平洋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区内地层出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

  在目前已知的150多种矿产中,江西已发现各类固体矿产资源l40多种,其中探明工业储量的89种;矿产地7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80余处,中型矿床100余处。

  在探明的89种矿产储量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3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铜、钨、钽、铯、铊、钪、金、银、铀、钍、伴生硫、溶剂白云岩等,居第二位的有稀土、硒、碲、铷、锂等,居第三位的有磷钇矿、铋、铍、岩盐、蛇纹岩等,居第四位的有钼、铌、萤石等,居第五位的有锡、锆、玻璃用白云岩等。特别是铜、钨、铀钍、钽铌和稀土被誉为江西省的“五朵金花”。其他还有不少金属、非金属矿产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铜: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工业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三分之一。德兴的斑岩铜矿,是全省重要的铜矿,探明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67.7%;伴生的金占全省总储量的98%,伴生的银占50%以上;伴生的硫达2067.7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26.4%。江西铜矿储量大,埋藏浅,易采易选,开采时能同时回收多种伴生矿产,使一矿变多矿,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目前江西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铜矿和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

  钨:黑钨储量在全国占第一位,矿床分布以赣南为最多。该类型矿床易采易选,并伴生有锡、钼、铋、铜、铍、铌、钽和稀土等多种矿产。

  钽铌:主要分布在赣中和赣东南地区。

  稀土:江西拥有罕见的花岗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床,具有易开采、易提取、放射比度低的优点,且品种齐全,特别是重稀土的储量很大,其中钇族稀土探明储量占全国第一位。矿床主要分布在赣州地区。

  黑色金属类除铁矿储量可观外,尚有大型锰矿产地,质量优良;赣北地区钒矿规模大,资源前景好。

  江西还发现有特大型银矿、特大型铅锌矿以及中型以上金矿铅锌矿、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非金属矿产有70余种,大中型矿床20多处。其中瓷土、熔剂灰岩等量大质优。还有粉石英、硅灰石、膨润土、滑石、花岗石、大理石、珍珠岩等多种矿产,其中赣西粉石英矿面积大、储量丰、埋藏浅,矿体裸露,适宜于工业规模露天开采。

  (2)地热水及矿水资源

  江西地处粤闽高、中温热水带边缘,现有温泉百余处、热水钻孔20多处。最高温度达82℃(温泉)及88℃(钻孔)。以60℃以下的多,约占总数的86%左右。温泉总流量平均每秒718.6升,热水钻孔总自流量平均每秒151.4升。

  温泉分布以赣南和赣中南为最密,约占总数的627%,热水孔也多集中于该区,约占64%左右。主要分布区域为赣中赣南的遂川、上犹、全南、安远、石城等21县市,赣东的临川、崇仁等9县市,赣东北的德兴等4县市,赣西北的星子、武宁、铜鼓、靖安等14县市。

  江西地下热水、矿水化学类型较简单,以微矿化(<1克/升)重碳酸盐钠质或钙质水为主,占总数80%以上,次为弱矿化( 1~3克/升)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或钙质水。氟离子及可溶性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较高,分别为2~13及40~110毫克/升。在已作水质分析的温泉及热水孔中,有30多处符合饮用水标准,其余有氟、锰、铁、砷等离子超标;40余处宜于灌溉,其余为水温及氟、砷、氯化物等超标;30多处宜于水产养殖,其余为氟、铜、硫化物、锌、砷、汞或铅等超标;70余处可作医疗矿水,其中氟水50多处(武宁的汤里、上犹的暖塘等),硅水近30处(遂川的汤湖、南丰的汤尾等),另有镭水(武宁的温汤、铜鼓的温塘等)、碳酸水(寻乌的吊神排、赣州的清水塘等)、氡水(祟仁的汤溪、瑞金的咸水等)、淡温水(乐平的龙潭等)及铀、锰、锂、碘、溴、锶、硼和硫化氢水等若干处。

  全省地热水利用较好的有20多处,新建温泉疗养院多处。开发矿泉饮料的工作也已进行。利用地热水进行良种培植、孵化家禽、繁殖鱼苗等也取得成效。

  4、土壤资源

  主要有八个土类,地带性规律和地域性规律都比较明显。

  (1)红壤

  江西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带性土壤,为全省最重要的土壤资源。总面积13966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6%。积极、合理和科学开发利用红壤资源,对发展江西农业有重大意义。

  根据红壤的发育程度和主要性状,大致可划分为红壤、红壤性土、黄红壤等三个亚类。

  红壤亚类面积最大,约8798.4万亩。凡有一定的植被覆盖、剖面发育正常的均属这一类型。由于所处地形和植被状况不同,其肥力属性有一定差异。山地红壤坡度大,土层厚度一般只有50厘米左右,夹有较多的半风化母质碎块。丘陵红壤通常土层深厚,石质性不强。红壤在较好的林被下自然肥力高,在草被下则矿质养分不足。

  红壤性土亚类是在缺乏稳定成土条件下形成的幼年土,散见于丘陵山区,面积约3673.3万亩,肥力和利用价值都较低。

  黄红壤亚类分布于海拔四、五百米至六、七百米之间的山地,面积约1494.3万亩,是红壤向山地黄壤的过渡类型,由于植被较好,自然肥力一般较高。

  红壤在多种母质上都可以发育,理化性状有一定差异。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的红壤,广泛分布于低丘岗地,进贤、东乡、余江、波阳、余干、丰城、峡江、上高、永修、新建、高安、临川和吉泰盆地集中连片,土层深厚、土质粘重,透水、通气性差,养分含量低;由红砂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在赣东北的贵溪、弋阳、横峰、铅山、玉山、上饶、德兴、余干等市县,吉安和永新之间也有分布,整个土层中含粉砂和细砂较多,质地疏松,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则较差,土层较薄;由花

  岗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红壤,主要分布于省境边缘山地和高丘,兴国、于都、宁都、瑞金、赣县等市县比较集中连片,整个土层中夹有多量石英砂和砾石,质地粗糙,漏水漏肥,是本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但含钾量高;在千枚岩、板岩、片麻岩等变质岩上发育形成的红壤,质地粘细,自然肥力较高,主要分布在高丘和山区。

  (2)黄壤

  面积约2500万亩,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0%,主要分布于中山山地中上部海拔700米至1200米之间。土体厚度不一,自然肥力一般较高,很适于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

  (3)山地黄棕壤

  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米至1400米以上的山地。现有植被一般为常绿与落叶混交林,生长茂密,覆盖度大。山地黄棕壤土肥力高,适于发展林业和种植药材等。

  (4)山地草甸土

  主要分布于海拔1400米至1700米高山的顶部,面积很小。由于水分充足、阴凉湿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潜在肥力高,部分地块可用于开发药材种植等。

  (4)紫色土

  在紫色砂页岩风化物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面积约835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3%。主要分布在赣州、抚州和上饶地区的丘陵地带,其他丘陵区也有小面积零星分布。常与丘陵红壤交错分布组成复区。紫色土磷和钾的含量较为丰富,适种性广,为南丰蜜桔以及烟草等经济作物的重要适种土壤。

  (5)潮土

  成土母质为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鄱阳湖沿岸、长江和本省五大河流的河谷平原。由于水流的分选作用,一般距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距河流越远,质地越细。又由于每次水流大小不同,剖面层理性明显,常出现上、中、下不同的质地层次,对土壤肥力性状影响较大。潮士土层深厚,土体浅棕灰至暗棕灰色,质地砂壤至轻粘土,土壤物理性质一般较好,丈体疏松多孔,通气透水。是全省棉花、甘蔗、麻类的重要种植土壤。

  (6)石灰土

  在石灰岩母质上发育的一类岩性土。零星见于彭泽、德安、宜春、万载、分寅、萍乡、新余、瑞金、会昌、南康、全南、龙南、崇义等县市的石灰岩山地丘陵区。一般土层浅薄,大多具有石灰反应。根据肥力和颜色又可分为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和红色石灰土等。

  (7)水稻土

  由各类自然土壤水耕熟化而成。为全省主要的耕作土壤。广泛分布于省内山地丘陵谷地及河湖平原阶地,面积约3000万亩左右,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根据水型特征,水稻土又可分为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等三个亚类。

  淹育性水稻土。水稻土发育的初期阶段。分布地势较高,浸水耕种的时间较短,地表水在成土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包括红壤起源的黄泥田、紫色土起源的紫泥田、石灰土起源的石灰泥田等。

  潜育性水稻土。分布于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山丘垅田、坑田、冲田下部和平原低洼地段。犁底层以下长年处于积水状态,铁锰还原,土色呈明显的灰黄或灰蓝色,形成烂泥田、锈水田、冷浸田等。

  潴育性水稻土。水稻土中发育良好的类型。分布的地形部位介于前两者之间。排灌条件一般较好,水分干湿交替,土壤中铁、锰等物质氧化还原,淋溶淀积作用频繁,粘粒下移,形成深厚的猪育层,肥力较高。

  水稻土的肥力状况还取决于耕作和培肥措施的水平。全省水稻土中,高产、中产和低产田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如何提高中产田、改造低产田,是发展江西农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除水稻土外,全省农业土壤尚有600万亩左右的旱地土壤。主要为潮沙泥土、乌泥土、黄泥土、紫泥土、马肝土等。

  5、水资源和水力资源

  (1)地表水资源

  丰富的地表水资源,为江西省的一大潜在优势。全省平均年降水深l600毫米,相应平均每年降水总量约2670亿立方米。河川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385亿立方米(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统一规定计算),折合平均径流深828毫米,径流总量居全国第七位。按人口平均居全国第五位,按耕地平均居全国第六位。约相当全国亩均占有水量的二倍。

  江西河川径流总量虽然丰富,但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区分布有差异。必须继续兴建相当数量的水利工程,对天然水量进行调蓄,在时间上对水量进行再分配,以余补缺,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以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和防洪抗旱的需要。

  河川径流量

  各河系的年径流量赣江最大,接近黄河流域的年总水量。单位面积的产水量则信江最大,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产水量达106.7万立方米;赣江最小,平均78.8万立方米左右。

  河川径流特点

  径流的地区分布。地表径流分布趋势基本上和降水量相似:赣东大于赣西、山区大于平原。三个高值区均达l200毫米(折合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20万立方米)。武夷山区最高可达1400毫米。全省以赣东北地区为最大,婺源、贵溪、黎川一线以东地区普遍大于1000毫米;鄱阳湖盆地、吉泰盆地、赣州盆地均为低值区,一般在600毫米至700毫米;其他地区一般在700毫米至900毫米。

  径流的年内分配。全省河川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故季节性变化很大。汛期河水暴涨,容易泛滥成灾;枯水期水量很小,又感水源不足。故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特点。

  根据资料分析,径流的年内分配大体为:1至3月占14~17%,4至6月占53~60%,7至9月占18~22%,10至12月占6~10%。径流最大月份一般出现在6月或5月,各河最大月占全年径流量的22%左右;径流最小月份一般出现在12月或1月,各河最小月占全年径流量的3%以下。

  由于径流的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4月至6月,这段时间降水集中,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造成洪涝灾害。而7月至9月,降水稀,气温高,工农业用水正值高场,江河却处在少水期。如1978年信江弋阳县河段仅每秒2.9立方米,昌江景德镇段仅每秒1.28立方米。

  径流的年际变化。年径流量除修河流域以1968年为最小外,其它地区均以1963年为最小;最大年份除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史所罕见的特大洪水外,赣江及信江分别出现在1973年和1975年,其它各河均以1954年为最大。径流量最大年比最小年各河在4~5倍左右。年径流量变化还存在连续干旱和连续洪水的情况。

  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季节分配不均衡,年际水最变化大,少水年和多水年持续出现,是造成全省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5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江西50年来兴修了大量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已经拥有一定规模的供排水能力。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高,供需矛盾在某些季节仍然相当突出。1998年特大洪灾给江西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384亿元。今后江西将按党中央、国务院“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方针,以极大的力量抓好水利建设。

  (2)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天然资源多年平均值为212亿立方米以上。年内分配为:丰水期123.8亿立方米,占全年的58%,多在4、5、6、7月间;平水期55.5亿立方米,占26%,多在3、8、9、10月间;枯水期34.1亿立方米,占16%,多在1、12、1、2月间。其年际变化为:偏丰年(频率20%) 282亿立方米,平水年(频率50%) 217亿立方米,偏枯年(频率75%) 150亿立方米,枯水年(频率95%) 67亿立方米。

  全省具有集中开采价值的地下水资源为68亿立方米/年。赣北富于赣南,赣西富于赣东。鄱阳湖平原最丰富,具集中供水意义的冲积层潜水可开采资源达31亿立方米/年;其次为袁水、锦江和泸水流域等。

  具集中开采价值的地下水在全省分布面积较小,仅2.7万平方公里,只占全省总面积的16.2%。主要有平原冲积层潜水,赋存于河谷及湖盆砂砾石中,水量大,天然资源量达40亿立方米/年,占全省的59%,且水质好、水位浅。其次是赋存于石灰岩、白云岩一类可溶性岩石中的岩潜水,水量也较大,天然资源量28亿立方米/年,占全省的41%,水质也较好。两者都可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占全省面积83.8%的其它地区,则较少可供集中开采的大面积地下水分布,但在一些丘陵山区仍可利用地下水作为农田自流灌溉的主要水源;同时在这些区内的地层断裂发育段,也不排除有可开采的中小型供水源地的可能。

  江西约有60%的市县处于红色砂砾岩层区,部分工矿企业位于岩浆岩、变质岩区,有些地方存在可开采地下水资源较缺乏问题或水质较差问题。而分布面及资源量均具重要意义的主要地下水冲积层潜水,由于受地表水污染,个别地方开始出现程度不等的砷、酚、氰化物等有害元素含量超过饮用标准的迹象。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上可以优先考虑为城市提供优质生活用水。地下水以重碳酸盐淡水为主,水质优良,水量相对稳定,使用简便,不易污染。特别是有适宜水文地质条件的城市如南昌、萍乡、九江、吉安、上饶、宜春以及赣县、石城、于都、广昌、乐平、余于、上高、峡江、高安、奉新、分宜、铜鼓、吉安、吉水、泰和、永新、进贤、南城、宜黄、瑞昌、永修、修水等市县,可以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而以地表水作为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在满足生活用水前提下,全省平水年可集中开采的地下水源还有数十亿立方米,可用于工业方面。如纺织工业的空调,解决用水量大的化工、钢铁等工业需求。此外,干旱年地表水不能满足灌溉时,可开采平原冲积层潜水作为补充水源。还可根据情况积极开发利用医疗矿水及可用以提取矿产原料(碘、溴、钾盐等)的工业矿水等。

  (3)水力资源

  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682万千瓦以上。与主要负荷中心的华东、东北、华北地区各省相比处于较为丰富的地位。在华东地区六个省区中则处于第二位。

  据统计,江西可能开发的水力资源有610.89万千瓦,年发电量215.61亿度。其中可装机500千瓦以上水电站504处,装机容量510.86万千瓦,年发电量190.53亿度;一万千瓦以上水电站64处,装机容量401.5万千瓦,年发电量l52.3亿度;2.5~25万千瓦水电站33处,装机容量231.49万千瓦,年发电量86.34亿度;25万以上大型水电站有万安、峡山、峡江3处,装机容量131.8万千瓦,年发电量45.55亿度。

  省内中小河流密布,广大农村蕴藏着相当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全省可开发的万千瓦以下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209.32万千瓦,年发电量63.31亿度。全省可开发小水电资源在一万千瓦以上的有60个县。

编辑:石宏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