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甘肃省广河县寺后子村的扶贫故事

2017年07月06日 18:42:46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甘肃省广河县寺后子村的扶贫故事

  寺后子养殖场。(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中国台湾网7月6日甘肃广河讯 (记者 李宁)在国家级贫困县广河,流传着这样一个先富带后富的故事:农民企业家马建基在外打拼致富后不忘乡亲,回乡建造养殖场带领村民共奔富裕路。在全国上下深入实施扶贫攻坚之际,利用养殖场帮助村民脱贫成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寺后子村扶贫工作的一个亮点。

  广河县寺后子牛羊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8月,是集母羊繁殖、肉羊育肥、清真肉制品加工、冷冻物流、饲料研发、沼气发电、高效农业种植、农家观光园等为一体的现代畜牧业产业链示范园区。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响应党的号召,多年来一直在兰州等地从事餐饮、房地产和水电站建设经营的甘肃云峰集团董事长马建基决定回乡创办养殖场,帮助家乡寺后子村村民脱贫致富。

  为抓住机遇帮助村民脱贫,在初期建场过程中,寺后子村委会召集村党员干部到每家每户走访,给村民讲解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遇到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户,村干部和党员积极协调,给农户做思想工作,“我们一直都没有离开过,” 寺后子村村委会主任马建忠说。

  “新疆夏天太热、冬天太冷,3月份上去干3个多月就要回来,回来以后休息一两个月就又上去,一年只能挣2万多块钱,在这里打工的话方便多了。”寺后子村村民马天云以前在新疆克拉玛依给人当架子工,在高处搭架子的工作很危险,听说家里要办养殖场,他立马就回来了,并成为了养殖场的一名饲养员。

  2013年养殖场建造完工时,有农户担心钱打水漂,不愿入股。“就算赔钱也不会让你们赔,我自己一个人承担。”马建基的一句话给村民吃了定心丸。“当时让他们入股的时候有一个承诺,入股、退股都是自愿,村民随时都可以退出。” 马建忠介绍说。

  当年,寺后子村203户农户每户出资3万元入股。村民不管经营,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统一销售,“农户到时候只领分红的钱就行了,一年分一次。” 马建忠如今也是养殖场场长。

  合作社实施“两个三七”的筹资分红方案,吸收村民入社共同富裕,即合作社初期建设阶段云峰集团出资70%,村民出资30%,等分红的时候村民分70%,30%留给合作社续建工程用,利润的绝大部分都分配给了入社农户。

  “我们每人拿了3万元的入股费,每年按入股分红。2015年分了10160元,2016年每户分了3000元。”合作社成立第一年马天云就入股了,他解释,以前行情特别好,一只羊能卖1000多元,现在行情不好,下来的话就卖个五六百元,要差一点。

  尽管如此,马天云仍然很满足。在家门口打工,可以很方便地照顾到家庭,每年不仅可以拿到分红,养殖场工资也照常发,一个人就有两份收入,“我们贫困户现在基本上把贫困的帽子都摘了!”马天云高兴地说。

  马天云的3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经济压力不小,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上完大学出来找个好工作。“3个孩子同时上学太困难了,政府的政策特别好,各方面都给我们优惠,小孩上学也贷了款,我们只提供生活费。”有了政策的扶持,马天云对生活更有信心了。

  村民马成林同马天云一样,既是养殖场的股民,也是饲养员。养殖场对马成林而言,可谓意义非凡。

  马成林有5个孩子,其中3个都有残疾,最小的一个正在读大学,妻子又刚做了腰椎间盘手术,目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

  “我也入股了,场里目前给分了2次红。这个收入对我们家帮助很大,我们很高兴。”没入股之前,马成林在外地打工,工作环境很艰苦,工资也不高,家里面老的老、小的小,都需要照顾,让他放心不下。

  如今在场里打工,一个月工资就有3000多元,下班以后还可以回家照顾病人,“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马成林满足地说。

  “我的3个小孩都是残疾,国家每个月给他们生活补助,过春节的时候还发油和面,我老婆看病回来还可以报销,这都是政府给我们的关心,我们很满意!”家庭情况虽困难,有了党和政府的帮助,马成林一点都不悲观。

  寺后子养殖场目前占地面积205亩,建成标准养殖场25座,能容纳1万多只羊的存量。现在有基础母羊4000多只,羔羊2000多只,基础母羊每5个月怀一次胎,羔羊4到5个月就可出栏,“养殖场给我们寺后子村的农户起到了很好的扶贫带动作用!” 马建忠说。

  据悉,寺后子村现有人口385户2360人,人均耕地虽然只有0.67亩,贫困面却低至4.6%,在广河县内已是脱贫村。

  不仅帮助本村村民脱贫,合作社还将扶贫范围延伸到了外村。2015年,为响应广河县委号召,养殖场从外村吸纳精准扶贫户122户,“这些村民用精准扶贫贷款的5万元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每年给他们5000元分红。”马建忠介绍。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寺后子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找到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扶贫之道,村民们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已然不再遥远。(完)

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甘肃省广河县寺后子村的扶贫故事

  马天云以前在新疆克拉玛依给人当架子工,在高处搭架子的工作很危险,听说家里要办养殖场,他立马就回来了。(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马成林在养殖场每个月工资能达到3000多元。(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甘肃省广河县寺后子村的扶贫故事

  寺后子村村委会主任马建忠。(中国台湾网 李宁 摄)

[责任编辑: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