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拆房子”的城管队员孙真:文明执法是原则 柔性执法为民生

2017年07月15日 13:25:06  来源:中国青年网
字号: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 刘尚君)“大爷,您家门外搭的这小棚子属于违法建筑,您看看这刮风下雨的多不安全,其他人过来过去的也不方便啊……”

  “大妈,我们知道您这边确实挺难,您支持一下我们的拆违工作,我们也看看协商其他部门为您解决实际困难……”

  “您门店外面的物料麻烦您还得往屋里收收,墙面上的小广告也得尽快清理一下,这不符合国家《户外广告设置广告办法》……”

  早上8点,北京市海淀城管局紫竹院队的城管执法队员开始了一天忙碌琐碎的工作。28岁的孙真,是他们中的一员。

  四年前,孙真研究生毕业,选择从事“城管”这个外人看来并不讨好,甚至天天被骂的职业。

  “习惯了,干城管这工作心理素质必须得过硬,全靠嘴皮子说服别人,让别人能够意识到他的这种行为会为社会带来危害或者影响。”城管这四年,孙真和其他队员穿梭在大街小巷,每天面对的是无照经营的小贩、乱堆物料的店主、私搭乱建的相对人……

  对于城管工作,孙真说,有人理解,有人误解,有人谩骂,更有人质疑,甚至有人大打出手,但是面对工作中棘手的事,队里这些年轻的一线队员以不符合年龄的心态心平气和地耐心劝导,维护着城市环境秩序的稳定,将许多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抑制在萌芽当中。

  从“象牙塔”到“街角闹市”

  2013年9月,孙真离开“象牙塔”考入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察局,成为了一名“巡街”队员,每天的职责就是在大街小巷管理无照经营的摊贩和店外经营的商户。

  孙真所在的紫竹院辖区内学校多,部队多,老旧小区多,人流量大,摊贩多,业务繁忙,如此复杂的工作环境确实给孙真这样的“新手”出了不小难题。

  “有的大爷大妈往那里一站,你还没说话,气势首先就给你压到了。”回忆起入行“巡街”的那些日子,孙真说自己当时心里真的没底气,生怕没有两句话人家就给怼回来。“没办法,一边不要脸一边二皮脸,硬着头皮也要上。”

  城管“抄摊”,是孙真和同事们巡查的重要任务,也是那些小商小贩、无照游商、占道经营者最“痛恨”的事情。每天,城管队员们都要和他们斗智斗勇,来几个回合的“游击战”。

  最初工作的时候,孙真在中关村南大街魏公村地铁站“抄摊”,执法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骑电动三轮车的无照经营商贩。就在他刚要上前去劝阻的时候,商贩一脚油门冲了出去。

  “速度快得真是几个小伙子都扽不住。”由于当时正处于下班高峰期,路上行人来往车辆越来越多,眼看着三轮车马上就要闯过红灯,孙真死死地抓住三轮车,车子从他的脚上愣生生地碾压过去,他都没松手,“当时也没多想,就是希望大家都不出现问题。”

  即便这执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但是孙真没有消极怠工,而是逐步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工作规律来。

  “流动小摊贩多半家庭不宽裕,粗暴行事肯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孙真说干城管这行久了,十分理解那些商贩为生活奔波的辛苦,所以偶尔遭到谩骂或误解,城管队员也不会去斤斤计较,“我们也一直在强调落实文明执法,用柔性执法来处理与摊贩之间的关系,解决居民们的实际问题,我们也不断在改变。”

  虽然每天的工作时长是8小时,但是孙真笑着说,自己和同事们好像从来都是“超长待机”。“接到任务,必须半个小时出现场。”“夜里整治那是常有的事情。”“队里24小时都得有人在,能每周休一天就不错了。”

  “老旧小区内老年人居多,得耐心细致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孙真和队友们每天一大早便早早出门,对辖区做好规范整治工作,并对占道的广告牌、乱贴的牛皮癣小广告及时清除,一天忙忙碌碌下来,看着街面整齐干净了,他也会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灰头土脸的“拆房子”队员

  城市违法建设的查处,历来被认为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2013年底,孙真转入紫竹院执法监察队拆违组,成为了一名“拆房子”的队员。北到三环、东到中关村南大街,南到紫竹院路,西到蓝靛厂南路,完成几万平米的违法建筑拆除,全靠孙真和另外的两名队友“扛着”。

  孙真介绍说,紫竹院地区因人济山庄的“最牛违建”而出名,是违法建设的重灾区。

  2014年6月底,紫竹院执法监察队对韦伯时代中心C座楼顶1600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进行了拆除。此次拆违是首都城管首次启用重型吊车对高空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因违法建设处于近百米的高空,拆除难度、阻力大,周边紧邻居民区,安全隐患严重。

  孙真和其他拆违组队员在年初便开始对该违法建设内的租户、公司进行腾退,拆除前两个月更是加班加点对拒不配合腾退的人员进行疏解劝导。

  拆除过程历经19天,孙真顶着北京夏日的酷暑在楼顶整整待了19天,吃饭喝水全部是在楼顶解决,每天的裤子、皮鞋上全是尘土,但他没有一丝怨言。“这都是应该的。”拆违任务结束,他瘦了,也黑了。

  城管人,每天都有新起点

  从2014年至今,孙真经历过几十次、上万平米的拆违任务。面对的违法建设各种各样,相对人也不尽相同。不仅有为了谋取更多经济利益的个人,更多的是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是城市最底层的老百姓,无工作、自身患有重病或者因为家中其他原因的关系,迫于生活的压力,将原有房屋进行改扩建,或用于出租,或用于自住。

  城管工作常常要面对这些社会弱势群体,处理一些复杂的情况,多年来,孙真用许多“非常手段”完美解决了城管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也赢得了百姓的赞誉。

  2015年8月,紫竹院城管队对万寿寺北里1、2号楼周边的8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进行拆除,这两栋紧邻西三环旁的居民楼迄今为止依然没有通暖气,大部分居民仍然依靠烧煤或土暖气进行取暖。

  其中有一位七十多岁的大妈是位孤寡老人,没有工作,也没有经济收入,身体还有残疾,每月仅依靠政府发放的低保和自己在外捡拾废物卖钱维持基本生活,家中甚至连一样基本的电器和家具都没有。十多年前,为了取暖,她在自家阳台外搭建了一处用于放置土暖气和煤块的简易房屋。这个简易房屋也在此次拆除范围之内。

  为了避免拆违给大妈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和心理上的阻碍,孙真十几次跑到大妈家中和大妈谈心,做好疏导排解工作,并将大妈的基本情况写成材料上报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拆违之前联系施工人员对大妈违建内的物品进行了搬空,与街道城管科、居民科等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实际调研,商讨了拆后恢复工作要专门为大妈家中的土暖气进行改造,保证冬天取暖不受影响,并征得居民同意,在楼的西侧建立储物间,用于大妈及楼内居民堆放煤块和生活用品。

  还有一次,紫竹院城管队对三虎桥社区周边老旧违法建设进行拆除,一户居民家中有两位患病老人瘫痪在床上,其中一位老人随时可能吸氧,制氧机要24小时不停工作,拆除违法建设时需要将违法建设内的用电全部切断,这就可能导致制氧机停止工作,造成患病老人存在生命危险。

  孙真在了解到这一特殊情况后,及时与街道办事处进行沟通,并提前协调供电部门对患病老人家中电路进行了改线,并在拆违当天现场准备急救车一辆,应对患病老人随时可能突发状况,尽量减小拆违对老人造成的影响,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赞扬。

  2016年,孙真荣获紫竹院街道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但是,在孙真看来,他所做的这些都是小事儿,“对于城管人来说,每天都是第一天,每天都是新起点,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但干了这一行,不管遇见什么事儿,都得踏踏实实的干。”

  目前,北京市海淀城管局紫竹院队共有21名队员,7名年轻队员是主力,他们脱下制服,有着20多岁年轻人的热血与激情;穿上制服,有着城管人特有的坚毅和执着。他们在基层岗位上,勇于奉献,敢于创新,执著追求管理成效,稳步提升管理标准,干出一番属于“城管人”的不平凡业绩。

  欢迎拨打“青年之声”新闻热线010-57380782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qnzsbjz@163.com;关注“青年之声”微信公众号(ID:qnzs20150428)、“青年之声”官方微博@青年之声,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