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中科院获奖人才平均38.5岁 年轻学子归国有大空间

2011年06月24日 15:19: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为青年人才打造创新环境

  6月17日,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戴希来说,十分有意义。这天,他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和他一同获该奖项的还有9位青年学者。

  10位获奖青年学者的平均年龄为38.5岁,研究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他们已成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其中7人为该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同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宣布成立,340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成为首批会员。会员入会的前4年,每年将获1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主要用于学术交流、科研活动等。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旨在全面提升中科院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品德、善于把握科技前沿、能够带领团队进行自主创新的新一代学科技术带头人。

  今年3月17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谈创新人才建设问题时,明确表示要着力解决科技工作者的“3H”,即他们在住房(Housing)、子女入学和配偶工作(Home)、就医(Health)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让科研人员能安心做科研。这个计划被中科院人亲切地称为“3H”计划。

  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步伐

  17年前,中科院推出“百人计划”,这是我国最早启动的高目标、高标准和高强度支持的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着眼于吸引世界范围内的人才,实行公开招聘、择优选拔,对入选者给予强力支持。截至2010年底,中科院在“百人计划”品牌下的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共计2079人。通过该计划,中科院凝聚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管理人才。

  另有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中科院通过“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101人,占全国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总数的1/10。

  “未来5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支持领军人才数百名,引进培养数千名善于攻坚的科技尖子人才和学术带头人。”这是中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

  作为中科院重大战略部署,“创新2020”规划也提到:“继续实施‘百人计划’、配合‘千人计划’等国家人才计划,按需引进高层次人才。”

  提供沃土和充足阳光

  “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该回去……”这是数学家华罗庚于1950年2月的归国途中,给中国全体留美学生写的一封公开信。

  几十年来,不少海外学子怀着同样的心情踏上了归国之路。但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活动时间少,科研投入大多属竞争性经费,争取和实施过程耗费大量时间、精力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如何创造更具活力的科研“软环境”自然成了大家谈论较多的话题。

  白春礼在中科院人才座谈会上曾谈到:“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最关键的是拥有优秀人才,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事。科研管理者要尽量少管具体的科研项目,要集中精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

  白春礼表示,中科院将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规划好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着力解决阻碍人才发展的各种观念和体制束缚,营造科学严谨、求真唯实、诚信合作、风清气正的创新文化氛围。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要闻 时政新闻

[责任编辑:吴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