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两岸文学创作者谈心中城市乌托邦:需民间参与

时间:2012-04-01 10:57  来源:中新网

  据台湾《旺报》报道,民众对自己的住房是否应有更多自主权?建筑师谢英俊所倡导民众参与权的提案,在2011年获深圳“一·百·万”保障房计竞赛金奖,而游走于两岸乃至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创作人,又是如何看待民众参与及城市样貌之间的关系?从事文学创作者心中,其实都有着一片城市乌托邦。

  游走于台北北京一日生活圈,担任企业及机构顾问,在大陆已有数十年生活经验的范畴,认为城市自有不同的氛围。

  “北京的梁启超故居,走进去会发现里头住了100多户人家,每一户平均不到2坪!”(1坪 = 3.305785 ㎡)虽说城市的样貌由民众参与决策,体现人民的需求与文化特色是好事,但范畴也不讳言:私人产权和公共政策永远是难以取得平衡的。

  南京出生长大而后在香港大学取得文学博士的葛亮,作品《朱雀》《七声》展现了南京与香港的人物故事。书写六朝古都南京的近代史诗,雄浑大气的葛亮,对家乡南京今日的除旧布新、快速变化,大规模成立规划区的大动作,有着无限感慨。

  南京的夫子庙、南京的秦淮河畔马头墙……。从小在南京长大的葛亮认为“这些经历了千、百年留下来的古迹文物,都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意义与人民集体记忆的情感。”葛亮认为城市的未来必须考虑城市及民众过去的记忆。

  赴港读书多年,目前是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的葛亮,写《朱雀》捕捉了南京的许多掌故及城市感,他自己也表示希望在小说中“看到一种时代记忆的南京”,在葛亮眼中,南京是个既古典却又很现代的城市,但在赴港之前并不会想把它表现出来。“在香港,反而增加了我写家乡南京的欲望。”他也在香港看到,皇后码头等英殖民地的地标同样面临拆除命运。

  与其将旧的全数拆除,葛亮宁乐见仿古街市或文化保留区的存在,如《南京1912》。或许新的规划区内已不是原有的生活型态,但至少留下一些历史特色建筑,将原初的历史身份与元素,融合现代化商业化的机制。“仿古并具有现代功能性,既有古老的记忆,又有当代人的生活渴望,融合成新的集体记忆并没什么不好。”

  将于今年伦敦书展参与“都市图景”对谈的盛可以,曾以《北妹》描写了生活在深圳的外地女子。首次赴英国与当地的媒体、作家、读者交流,盛可以也打算谈深圳的城市文化,在她看来“深圳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中国城市”。

  与葛亮的支持仿古论不同,盛可以认为把既有的历史建筑拆了,却大兴仿古街,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残酷摧毁!”把深圳当作第二故乡,盛可以认为深圳是个美丽的物质天堂,适合享受生活,深圳让人想起的,就是美食、海岸,而这样的城市,敞开着大门,任人们来来往往,与其说深圳是冷漠的,盛可以认为,一座到处是钢筋水泥的城市,本来就无法被要求有体温,赋予温度的,应该是愿意站出来参与规划、表达意见的民众的声音,以及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点滴印记。

  出生于上海,曾任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取得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台湾“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员的杨小滨,长期游走于两岸,他认为台湾和香港、大陆的城市风貌最大的差异在于民间文化的多元展现。就以师大夜市为例,即是台湾多元、丰富的文化样貌代表,因此他对于某些文化评论者所谓“夜市是低级文化”的说法极不以为然,杨小滨认为现今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快速变代,缺少的正是民间的参与,就不会出现像台湾夜市文化的多样选择与丰富色彩。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分享到:
编辑:李博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