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 大陆之声 | 本网快讯 | 大陆纵览 | 台湾 | 大陆 | 两岸 | 新闻发布会 | 港澳侨 | 国际 | 海外看中国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顾 | 体育 | 娱乐

台湾经济难以避免的梦魇

时间:2009-08-07 10:44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湾7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出炉,比去年同月大跌2.33%,而且是连续六个月出现负值,因而通货紧缩的疑虑立时升高。然而也正是这几个月,国际油价从金融海啸之后每桶30美元左右攀升到70美元,还持续升高,若干重要商品的国际价格也止跌回升,再加上房市热络、房价不断升高,许多学者专家相继发出全球通货膨胀的警告。台湾《经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通缩与通胀,有如冰炭之不兼容,却居然同时成为大众可能面对的恶魔,实在不可思议。

  社论说,两者既不兼容,只有一个会成为真正的威胁;但大众究竟该努力寻觅保值的手段诸如黄金、房产、股票等比较能够抗通胀的资产以自保?还是赶快贮藏现金,停止购买各种非属必要的耐久性财货,尤其是房屋等高价资产,节衣缩食,以对抗比通胀可怕百倍的通缩?

  如果历史仍足借鉴,则翻开半世纪来各地实际的经历,我们见过不知多少次极其可怕、物价如脱缰野马一般的通胀,就是在台湾,两次能源危机也造成过惨烈的物价飙涨;但通货紧缩,几乎未曾见过,只有大约十年前从日本开始,快速波及台、港、星的物价全面下跌,庶几近之。不过那一次环绕大陆的几个经济体发生的现象,基本上是大陆巨量廉价加工品快速压低平均物价水平而出现的良性物价下跌,与70年前美国经济大恐慌的通货紧缩实不可同日而语。

  社论称,事实上,这次金融海啸方爆发时,几乎所有的末日预言家都将它与经济大恐慌模拟,甚至认为有以过之。只是这样的恫吓之辞,没几个月就完全拆穿,目前愈来愈多专家预告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经济体第三季即可能触底;这总共九个月的恐惧、慌乱,岂可与大恐慌同日而语?何况经济大恐慌肆虐,直到二战爆发才真正得以解除,以今视昔,岂非小巫见大巫?

  经济的剧烈波动,不论为害长达10年的经济大恐慌,还是被末日预言家吹嘘出来的茶壶里的风暴,的确都会导致物价的起伏。金融海啸前,全球经济达到繁荣的高峰,不仅百物腾贵,油价直上147美元的天价,连小麦、玉米、稻米之类的基本粮食,价格也在短短数月之内几倍地升高。因而,去年前三季正是通胀肆虐的高峰;而9月之后,全球生产者、消费者信心同时崩溃,再加上减产、裁员、减薪,让所得快速缩水,物价当然会一泻而下。

  这正是台湾九个月来的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年增率去年9月开始从4.68%的高峰一路下滑,到今年初转为负数,因而CPI也从去年10月的最高峰108一路遽降至今年2月的103以下。不过尽管2月之后年增率当然是负值,但CPI本身则一路上升,到7月回升到104.28的新高峰。显然只要不触及去年从繁荣高峰急转直下的9月这个转折点,年增率仍将为负,而CPI则会持续上扬;也就是说,年增率会连续7到8个月为负,但消费者物价指数则将一路上扬。

  社论最后总结说,由此可知,CPI年增率为负值,只是反映今年的景气以及对财货的需求不能跟去年前三季的繁华景象相比而已,以此视为通货紧缩警讯而大事戒备,恐怕会误入歧途。因为真正让升斗小民感受物价压力的,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持续扬升甚至大幅跃升,这才是难以避免的梦魇。(王赛赛)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