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填补吸毒老人的精神空洞?

时间:2015-02-10 15:49   来源:中国台湾网

  这是一群基本上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妇女,其中好多人早已做了奶奶、外婆,但就是他们,从去年4月以来,经常聚在一起吸毒,直至被便衣民警当场抓获。据悉,这群中年妇女基本上是家庭妇女,很多人平日除了带下孙子孙女,就只有追韩剧、做美容、打牌度日。(新闻来源1月25日《三峡晚报》)

  老人聚众吸毒,最后悔的当属他们的子女吧:如果能经常性地给老人打个电话,如果能经常抽空回家看看,甚至,如果能够注意到老人的资金流动的异常……或许老人就不会无聊到以吸毒填补精神空洞了。

  “锦衣玉食不如儿女一碗粥。”老人们的心态,大多如此。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人们虽然较从前富裕了,可他们与子女们在一起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一方面是这个迁移社会将两代人的时空距离拉长,加大了亲情相会的成本,但另一方面,也是子女重物质轻精神的畸形孝顺心理使然。我们常常听到说“抽不出时间”看父母,可是,却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旅游、聚会乃至上网游戏。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所以,对聚众吸毒老人以及提供场地和毒品者依法惩罚的同时,对其子女,也不能少了对其监护失位进行谴责。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8亿,这还不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社会赋闲人员,这些“老人”的生存状态,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更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因而,老人的赡养问题,就不单纯是一道伦理课题,更是一道社会难题。事实上,无论是之前的大妈拆迁队,还是现在的大妈们集体沾染毒品,并未见得就是他们无知不懂法,如果认为他们只是为了寻求刺激,那更是不懂老人们的心。谁不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能有人说说话,可现实却是,除了跳跳广场舞、平时打打牌、下下棋,或者听听忽悠人买药的健康讲座,还有多少可以让他们畅快聊天、找到知音、宣泄生活孤独的选择?这是社会的欠账,是我们给他们提供的“精神菜单”太少太少,以至于在某些人的蛊惑下,将毒品当作一道纾解情感饥渴的“点心”,不惜饮鸩止渴,麻痹自己。

  欠账总是要还的,怎么还至少包含两个层面意思:一是多为他们创造出多元的业余生活选项,多引导老人们形成多元的文化兴趣,多为他们的“精神养老”提供条件;二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多在资金和规划上倾斜,拓展老人的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老人一旦有了丰富多彩的的乐趣和选择余地,他们自然会被吸引过去;如果再有亲情适时地回来陪伴他们,他们还会将精神虚空到用毒品害人害己吗?(中国台湾网网友:晴川)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